白菊花油畫寫生步驟

  白菊花花序扁球形、不規則球形或稍壓扁,直徑多1.5~4cm。總苞由3~4層苞片組成,外圍為數層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中央為管狀花。氣清香,味甘、微苦。下面是白菊花油畫的繪畫教程,歡迎參閱。

  

  這是一幅比較小的作品,底材是一塊上了底料的木板,畫家將作品一氣呵成,沒有分成幾個階段,這是大多數靜物畫和風景畫中使用的方式。畫家常常畫與物件等大的比例,所以物件的邊緣幾乎能跟畫面上的一致。

  1. 雖然物件的內容只是簡簡單單的一盆花,但是在開始畫之前畫家傲了大量的思考和準備工作。他不斷地轉動放在桌布上的植物,直到找到花朵最有趣味性的角度為止。

  2. 畫家不太喜歡在純白的底色上作畫,所以他用稀釋過的顏料為木板上了一個底色,然後在木板上繪製一個細緻的草稿,標示出每朵花之間的關係。

  3. 因為花朵基本上是白色的,所以畫家選擇先塗深色的背景。他把左手搭在畫架上,來支撐作畫的右手。

  4. 畫家很仔細地在調色盤上混合顏料,所以調出的顏色中不會有不均勻的條痕存在。圖片中展示的顏色是用白色加了一點大紅和土黃調成的。

  5. 為了確定顏色的準確,畫家把蘸了顏料的畫筆靠近花瓣進行比較,這是種非常有助於分析顏色的方式***大多數人在繪畫時都有一個偏好一總是會憑印象認為物件應該是怎樣,而忽略了物件本身的真實存在***,同時這個方式也使你能夠建立起畫面的關鍵色調。

  6. 調好了顏色,為花瓣上色。由於實際上花瓣中完全相同的顏色重複非常少,所以在繪畫過程中需不斷地調和顏料中各種顏色的混合比例。

  7. 在全部的花瓣完成之前,還要先畫一些葉子,尤其是它們之中最深的區域。

  8. 黃色的花蕊和花盆,在冷色調的畫面中增添了一些暖色。在這些顏料中畫家混合了一些媒介劑,這個媒介劑是由三分之一的亞麻仁油和三分之二的松節油調和而成。

  9.為了確保能將淺碟銳利的邊緣在畫面上表現出來,畫家在畫大面積的桌布之前,先用一支尖頭的貂毛筆來刻畫盤子的邊緣。

  10.現在桌布已經完成,畫家又用一支貂毛筆來勾勒出那些最重要的葉子的形狀***與背景形成對比***。

  11. 在這個細節圖中可以看到, “白色”花瓣的色彩範圍,從微微發黃的白色到粉紅色,然後又變成相當深的紫灰色。這些色彩的變化基本上都是由於花瓣受到的光照角度不同而產生的。

  12.背景中藍色和赭石色的小色斑為畫面增添了些趣味性,使得背景看起來顯得往後退,起初這些小色斑看起來太過鮮豔清晰,在使用了唐克法之後情況就好多了。

  13.前景的葉子投影在花盆上,用深色來表現,桌布也做了最後的調整。

  油畫:《白菊花》,畫家:傑里米·高爾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