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的鉛筆畫圖片

  古風型別的鉛筆畫有很多,題材也是一樣。那你喜歡什麼樣的古風鉛筆畫呢?一起來看看吧,看看你喜不喜歡?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

  1

>

  2

>

  3

>

  4

>

  5

  欣賞完之後,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於古風的介紹。

  古風與中國風填詞區別

  首先,用詞。在用詞上古風詞往往要比中國風詞更加精雕細琢,這就有些類似詩詞裡面的煉字,尤其是對動詞的錘鍊更為重要,因為古風詞是基於古詩詞來寫作的,動詞相對於名詞來說要少很多,就一句詩詞來說,一個動詞運用得好壞可以決定讓其千古留名或默默無聞,所以古時就有“推敲”之典故,這也是有的人認為古風詞的文學價值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歌詞範疇的原因之一,可以說它是詩詞的另一種延續。就歌詞的詩詞性來看,中國風詞多將其直接引用或化用,將其作為整首詞的點睛之筆,可以看作是一種延伸,而古風詞除了引用和化用之外,更多的是自己的再創作,將其作為一種詩詞的創造過程。另外,古風詞和詩詞一樣,注重寓情於景、託物言志,這就決定在寫作時要言之有“物”,即以實際存在的東西來蘊含你要表達的情感,而且略顯婉約或暗含寓意,這與中國風詞多直接表達略有不同。除此,兩者之間還有比較明顯的不同,古風詞相比於中國風詞較少在詞中用到人稱代詞“我你她”和助詞“的”等,究其原因,應該是與詩詞的用詞習慣和現代的語言習慣有關了。

  其次,韻腳使用。中國風詞所使用的韻腳暫且稱之為同音韻腳,即韻母發音相同或相似的字都可以用為韻腳,如i與in、ing,ian與ie、ue等。而古風詞則略顯不同,它源自詩詞,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現代語言的影響,除了可以遵循同音韻腳之外,還可以動用古韻腳來寫,如u和v,en和in,eng和ing等。當然,如今絕大部分古風詞都以同音韻腳為主,古韻腳相對較少,但並非沒有,夢飲千樽月《赤壁驪歌》就是主要用u和v寫成的。

  再次,內容題材。一般來說,古風詞和中國風詞在內容題材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一種復古或仿古的潮流,但若要細看,還是可以得到些許痕跡。就如上所說,中國風詞大多以某一詩詞的情感為基點來入手,如施人成《長相思》,或是以某一神話傳說、歷史事蹟、人物遺風等進行的創作,如方文山《蘭亭序》,當然還有其他的類別,像是某一極具中國特色的事物或是傳統民族文化等,但總的來說,就是對已存在的素材的再創造。但古風除了具有此特點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我視之為古風作詞的靈魂,那就是它具有自身的獨創性,它已經不單單依靠已存在的外物來創作,我們可以寫的可以是自己的經歷或自己所構思故事,甚至我們可以秉承一種觀點,每一首古風詞都有一個屬於它自己的記憶,由此觀之,古風作詞更像是一種文學創作,我認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Finale《傾盡天下》,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傾盡天下》已經不能簡單理解為歌詞了。

  來說,中國風詞的表達方式較為趨近於現代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太注重對仗等方面,寫作方式頗為自由;而古風詞較於古代來說也已經沒有嚴格如律詩絕句的格式要求,但還是講究一些基本的對仗,若簡單斷句,可以很容易看出基本格式是一對一、二對二、三對三等。舉個例子,古風《傾盡天下》的一句:刀戟聲共絲竹沙啞,誰帶你看城外廝殺,斷句後是:刀戟聲/共/絲竹/沙啞 誰帶你/看/城外/廝殺;中國風《青花瓷》的一句: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斷句後則是: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雖說總體長度一樣,但節點不同。就表達方式而言,中國風詞較為直白,帶有一些現代流行音樂的風格,而古風詞則更含蓄內斂些,多借助一些特定的意象符號來表達,形象地說,中國風詞的表達方式是直線型的,古風詞則是曲線型的。舉個例子,古風《如夢令》,整篇詞裡直接寫相思之情的句子很少,多暗藏在各種意象中,如“難再尋覓舊年沉水香”“而今春聯換下幾張”“花月佳期幾度嘆西廂”等;中國風《花滿樓》就較多地直抒情感,如“百花美 沒有你的紅顏也是罪”“吻露水 那冰涼的感覺是回味”等。就手法來說,中國風詞一般虛多於實,而古風詞則相反,實多於虛。我所謂的虛實,即詞的某一場景是通過內心的情感波動或語言行為來寫,還是通過特定的場景構建來寫,例如對“離別時”這個場景,虛的可以寫成:執手凝噎,兩行清淚拭難斷;實的則可以寫成:長橋雨斜,殘柳一葉今又斷。更明白一點就是這個場景是由主觀意識構成的,還是由特定的客觀意象構成的,而且由此就產生了兩者表達風格的差異,古風詞的風格更有可觸性,它的意象構建要更接近人物的生活,彷彿就在身邊,形成了一個獨立的世界,而中國風詞就更飄渺些,更具主觀色彩,帶有點意識流的形態,場景變換快,時空跳躍大。就創作角度而言,中國風詞多以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來寫,在讀詞時,會有一種你是其中的主角的感覺,而古風則多以局外人或評論人的角度來寫,可品評可參與可玩賞。

  最後,意象選擇,這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一環。每一種文化都有它自己獨特的意象建構,而人類的認知也是建立在意象之上,人類對客觀事物作用,客觀事物又會對人類反作用,從而使世界變得複雜多樣,這裡就不多說了,否則又要扯到頭痛的哲學問題上來。古風在作詞時的意象選取一般遵循於詩詞,有一套特定的系統,即特定意象有特定的含義,如柳表留意,梅表高潔,竹表不屈等等,甚至有些是用的詩經楚辭裡的意象來進行創作。而中國風詞就要顯得更加的開放和自由,除了上述的那套系統之外,它可以運用的意象範圍更加廣泛,而且由於中國風是世界交流的大前提下所形成的中國風格,音樂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因素,所以它受到的影響已經不僅僅侷限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還可以加入許多國外文化元素,王力巨集的chinked-out就是代表。而且,古風詞對於意象的構建要更為嚴謹,一般來說它更看重這個意象背後的含義,因為它主要靠意象來反映情感或闡述故事,而中國風詞就要稍微寬泛些,意象的使用旨在以此為基底,昇華內容,這與上述兩者的表達方式有一定關係。

  古風歌簡介

  中國風涉足娛樂圈,而古風歌曲只在網路上發展。早在周杰倫之前,娛樂圈就已出現了具有中國風感覺的歌曲,而古風始終只在自己的圈子裡發展。

  另由古風歌曲衍生出大量小說,如《傾盡天下》。

  古風畢竟不能孤芳自賞,固步自封,而我們也不是古人,用傳統的詩詞文化渲染現代觀念就是現在的趨勢。而中國風也不能太過自由,還是要回到原本中國的傳統文化。兩者的碰撞會迸出怎麼的火花,就需要我們慢慢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