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吹塑紙版畫製作過程

  學習吹塑紙版畫,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並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小學生學習吹塑紙版畫,可以達到發散思維,提高想象力的目的,並有助於小學生具備一定的美術素養。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1、先把一張吹塑紙裁剪成若干所需要的大小形狀,在一張吹塑紙上,***一般用單層***,畫出自己所想創作的版畫形象,再用硬筆,如鉛筆或圓珠筆等在吹塑紙上沿畫好的形象全部加深描繪,需要突出形象的地方可多描壓幾次。

  2、檢查修改後,將準備好的刷色紙與壓印好的吹塑紙對齊,再用兩個夾子在一邊***一般在上方***固定,以免錯位,然後翻開備用。

  3、吹塑紙表面光滑不宜吸附水色,可用布稍用力先將吹塑紙表面均勻磨擦,使之失去光澤,或在水粉顏料中加點糨糊或肥皂即可均勻著色。

  4、著色時應先將筆上多餘的水分刮幹,用水粉筆沾較乾的顏色,選吹塑紙上的某些不相鄰的部位上色,將相同的顏色多塗幾次,以提高著色的效率。每塗完兩三塊小色塊就把刷色紙小心翻下,然後用手掌來回壓印,以免色彩幹掉,難以著色。太大的色塊可分幾次壓印,視效果滿意為止。這樣經過多次塗色壓印就能完成我們想要的吹塑紙版畫來。

  5、吹塑紙版畫同樣適合油印,油印時油墨中可加入少量的松節油把墨調稀,油墨放得不要過多,油墨宜薄不宜厚,在玻璃板上放墨可以從滾墨的聲音來判斷油墨的多少,如聲音細膩,證明合適。如果聲音粗糙,說明過量。一般先上下滾,後左右滾,動作要慢些,不能用力過多地來回滾,因為吹塑塑紙鬆軟,用力太大版面容易壞掉而前功盡棄。然後鋪紙對印。印得差不多時可揭開一邊檢查,把不滿意的地方繼續油印,到滿意為止。

  6、吹塑紙還可以做成有底吹塑紙版畫,方法是:把畫好的形象剪下來,貼在另一張作為襯版的紙版上,並把主體形象和襯版都印下來,這種方法又增加了一個動手操作即剪的過程,幼兒可以根據畫面需要剪出各種不同的形象來粘貼後印刷,還可以通過把各種形象靈活運用、重新自由組合印刷出不同形象的版畫來,幼兒對此很感興趣,同時又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等多種能力。

  吹塑版畫介紹

  吹塑版畫躋身於現代版畫家族,憑藉著獨特的肌理魅力和廣闊的創造迴旋餘地,寶山鎮人民在新的藝術天地裡營造出一幅幅情感質樸,造型誇張,色彩明快,構圖別緻的佳作,向海內外推出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精神特產。

  如今,在這片14平方公里城鄉一體的土地上,已聚集著一支由農民、工人、學生、幹部等各階層數百人組成的吹塑版畫創作隊伍,湧現了曹福妹、金益明、嚴秀林等一批業餘創作骨幹。他們的作品,曾經在國際展覽和國內展賽中擷獲過近百枚獎牌,有的還被美國、日本、新加坡等海內外人士和愛好者收藏。

  寶山鎮吹塑版畫的崛起,得力於寶山鎮經濟的昌盛,各級領導的重視,得益於市美術界的扶植和區文化館龔贛弟等教師的悉心輔導。展望未來,吹塑版畫這株藝苑奇葩將在寶山鎮富庶的土壤中,根深葉茂,開放得更加鮮豔奪目。

  在1984年,上饒版畫家蘇烈熙就開始進行吹塑版畫研究,經過近兩年的潛心研究,於1985年開始面世。在我國著名版畫家李平凡先生的關懷和指導下,吹塑版畫很快在上饒進行了普及推廣,並於1986年元旦在上饒舉辦了我國首次吹塑版畫展覽,李平凡先生專為該展覽寫了前言和題詞。1986年5月,蘇烈熙先生應約在《美術》上發表“談吹塑版畫”一文,吹塑版畫這一新的版畫形式正式在全國亮相。蘇先生這文章中全面介紹了吹塑版畫的起源.命名和技法。之後,全國很多版畫愛好者紛至沓來向蘇先生請教,吹塑版畫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宣傳普及開了。期間,當時的《贛東北報》《江西日報》《江西人民廣播電臺》《江西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大眾美術報》美國《列奧納多》日本《NHK》等國內外媒體相繼給以採訪和報道,吹塑版畫也開始走向世界。就1985.1986兩年上饒版畫群體就創作吹塑版畫數百件,分別在上饒,北京,日本舉行了展覽。在蘇先生的建議和相關單位的支援和積極籌備下,1991年,江西上饒,江西宜豐和上海寶山三地吹塑版畫聯展先後分別在三地展出。吹塑版畫的出現,得到國內外美術界一致好評,不僅為上饒也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1.吹塑紙版畫製作技巧

2.吹塑版畫步驟

3.吹塑紙版畫的技法

4.吹塑紙版畫製作步驟解析

5.吹塑紙版畫製作過程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