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的腿法技巧怎樣訓練掌握

  泰拳腿法力量驚人,如果一擊不中,後續攻擊就會接二連三,對手如躲閃不及,就算勉強格擋,也會感到肌肉疼痛,體力不支,而精神上的打擊更令對手感到恐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泰拳腿法怎樣訓練,希望你們喜歡。

  泰拳腿法訓練方法一:踢腳靶

  腳靶是近代出現的練習工具,訓練泰拳手踢擊活動目標,增強踢擊的連貫性和準確性。陪練手持腳靶位置較高,適合練習高踢,增大了踢擊難度。

  泰拳腿法訓練方法二:空踢

  空踢也是泰拳練習中必不可少的課程,可以培養踢擊時的靈活性,練習時,應多踢高腿。由於空踢時沒有沙袋可以卸力,就必須控制好力度,故空踢非踢沙袋所能代替。練習時,假想大敵當前,我以各種腿法攻擊敵人,同時注意防守,與中國武術中的“眼前無敵似有敵”有相似之處。

  泰拳腿法訓練方法三:踢沙袋

  踢擊沙袋是練習泰拳腿法的基本功,沙袋的體積、重量類似真人,可增強踢擊力量,提高踢擊速度,掌握踢擊時的平衡感。

  泰拳腿法訓練方法四:對練

  對練則是兩名泰拳手模擬實戰打鬥,雙方點到為止,除可檢驗雙方的實力,對各自的智慧也是考驗。

  熟練上面的泰拳腿法的訓練方法,相信對你的泰拳實力的發揮也會有很大的作用。

  延伸閱讀 泰拳的意義

  根據歷史學家的引證,泰文中的“泰”字,有多種不同譯法,最通用的廣義有兩種:“一泰族或泰人,泰拳就是“泰族的獨有拳術”;二自由——“泰”有和平及自由之意,泰國又有自由國之稱。泰拳的名稱,因此可以解做“自由拳術”。

  華人徐松石所著的《泰族童族粵族考》一書中曾徹底剖析“泰”字的含義,其結論竟是“泰”字乃“本土”或“本地”之意。這個結論雖然不能否定其他釋義,但也得到部分泰國民族學者的支援,所以,泰人說的泰拳,有可能就是指“土著拳術”。

  然而,“泰”字又有另一個較偏狹的用義,極可能源出華文,音譯也可同“太’字共通。其義為“太極”“至上”之意。如果用這個意思為其命意,則泰拳名稱的真義就是“至上拳術”。在法律上,泰拳的定義頗耐人尋味,但鮮為人知。據縱橫泰國拳壇三十年的名人添汶所說:“在泰國法律上,泰拳屬於一種賭博。拳師相鬥,博取彩金,與鬥雞和鬥魚同寓一綱目。”從另一角度看,拳師竭力搏鬥,置生死於度外,豈非以性命作為賭注?所以說泰拳是賭博其實很是合理。

  泰國拳風鼎盛,俗話說:“十個男人,九個打拳。”可見拳鬥在泰國普遍流行的程度。雖然時代進步與社會商業化令拳壇風氣腐敗,道德淪落,惟其拳術角義精神始終不變。尤其在鄉野地區,尚武之風古今不渝。每當有寺廟盛會或重大慶典,拳賽不僅為必備的節目,而且常被列為大會的戲軸。泰人既以打拳、觀拳、賭拳為樂,換言之,泰拳就是娛樂的一種。此風由來已久。古時候王侯供養武士,讓他們角鬥為戲,這和如今泰國拳迷熱愛拳賽是發自同一種追求刺激的心理。

  泰拳當然是武術,而且堪稱格鬥技中的極品。技術成熟的拳師,能運用全身武器於俄頃間擊倒對手。泰拳師決勝條件是技藝、氣力、智謀及精神力量的總結合,其最高領域為機巧圓通,變化無常,而不侷限於任何拳術技法或招數。可見泰拳是一門獨特、精深和完整的武學體系。

  泰拳與泰族傳統文化關係密切,其宗教色彩濃厚。例如入門拜師、競技禮節及拳舞儀式等等,都有宗教藝術背景。至於泰國的古典詩劇和舞蹈藝術,其中有很多動作和細節被融會於拳術之中。如多款拳術招式和拳舞拳花,追根尋源,肯定是戲劇和舞蹈藝術。由此看來,泰拳被視為泰國的民族藝術絕非牽強,實屬極具代表性的技藝。

  最後,必須討論的是泰拳本身的體育價值。撇開實際比賽一面不說,泰拳的訓練無疑是上佳的體育運動。凡是正式修煉泰拳的人,生活操行都要依循嚴謹的規律,遵從師誨,接受系統的練習程式,導致體魄堅強,反應敏捷,拳術水平才能提高。所以泰拳又是嚴格的體育紀律。而基於泰拳技術要求全面,拳師體格的發育因訓練方式而達到均衡、美觀。泰國職業拳師常被稱頌為各類運動中體形與狀態最優異的運動員,實是高度體育紀律的效果。

  綜上所述,泰拳可謂集多項美質於一體,是沿革、娛樂、武學、藝術及體育的總結合。所以泰人常以其拳術為自豪。最恰當的形容,莫如已故泰拳宗師阿贊桀一言:“泰拳乃泰國民族獨有之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