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美術繪畫精選的作品圖片

  在中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促進中學美術教學走向更高的水平,從而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美術繪畫精選的作品和中學美術課培養美術能力及手段。

  中學生美術繪畫精選的作品









  中學美術課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美術教學也不例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美術課程更是主客體的統一,美術課程必須讓學生直接參與,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情趣,使其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地講解,不利於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真切感受。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能夠滿足好奇心的同時,更加靈活地促進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和美術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眾所周知,美術作品是人的觀念、情感的具像統一體。這種具像是經由我們的視覺器官把握的。在美術創造與欣賞活動中,儘管人的感覺、知覺、想象、情感思維等都介入這一過程,但是視覺始終處於優先地位,藝術家與創作物件、觀者與作品之間首先是一種直接的視覺關係。因此,從視覺的角度去研究造型形成的規律,培養學生的視覺能力,應是美術教育的基礎和前提。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藝術的生命,離開了想象,藝術就難以生存”。美術作品的深刻內涵,不是一下子就從畫面上表現出來的,而是需要欣賞者通過對作品的觀察,再進行想象和評論,才能概括出作品所表達的主題。因此,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揭示出作品的主題和作者的情感。由此看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使評論走向廣度和深度是美術教育的靈魂。

  ***三***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

  聯絡實際生活,把抽象的客觀事物直觀化和形象化。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受著具體情景的束縛,學生可以利用美術元素如形狀,色彩把抽象的東西直觀化。美術教育應該都是比較貼近生活的,課堂也應該儘量還原生活,將教學活動中的事物和大自然中的事物結合起來,能夠經常走進大自然中去寫生,在真實的事物中提煉,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體化,培養學生的美術造型能力。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把現實中的一些事物和教學內容聯絡起來,善於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這樣的教學就更能讓學生真正學習知識和學會觀察發現。我國傳統的美術教學往往是“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缺乏學生自我表現、自我評價的過程。因此,注重學生自身體驗與感受,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是中學美術教育的前提。

  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與手段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特別是學校的學生情況和教學裝置等實際情況,大膽嘗試教學方法與手段,不能老是那固定的幾個環節:提問、引導、講授、指導等。要敢於創新,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思維。在遵循教學原則,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要敢於打破課堂教學結構,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實現學習的主動性、興趣性和自覺性。多種教學方法要靈活運用,使之產生互補效應。

  作為教學手段,有條件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越性,課堂教學更具興趣性和豐富性。無條件的也要自創條件,如實物掛圖、投影或自制教具等。大膽打破教學時間、空間和地域限制,勇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新意識,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到知識。要注意多激勵、表揚,少批評,讓學生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用之才。只有這樣,學生對學習才能真正感興趣,對創新才有激情。當然有時學生也會走入誤區,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