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物畫精品圖片

  中華文化是寫意人物畫的根源之所在,寫意人物畫關鍵在於 寫意 二字。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學習借鑑。

  欣賞

  1

  2

  3

  4

  5

  後,下面就來下面讀一讀關於中國傳統寫意人物畫與德國表現主義繪畫比較的文章吧!

  中國傳統寫意人物畫與德國表現主義繪畫比較

  自西方繪畫傳入中國,中西繪畫的比較研究就成為中國現代美術的理論、實踐及美學等的重要課題。誠然,中西方繪畫具有各自獨立的藝術審美價值,是兩種不同的繪畫樣式,在哲學基礎、美學思想、藝術觀念以及表現形式方面均有著各自不同的價值體系。

  中國傳統寫意人物畫始終處於“似與不似之間”,重詩趣與逸緻,以及對主體精神的追求。而上世紀初的西方颳起一股新風,拋棄了保持了幾千年的“肖似”的傳統,走向內心情感的表達。其中德國表現主義繪畫重感受性,畫面有傳神的意味,這與中國繪畫的寫心表意傳統相吻合,於是,一種跨時空殊途同歸的藝術趨同現象就形成了:看科科馳卡的畫很容易想到“揚州八怪”中的黃慎;在石濤的《畫語錄》中,卻有康定斯基在《論藝術的精神》裡講過的意思。

  21世紀,全球化程序迅速發展,藝術樣式的全球一體化和民族性、個性的論戰,差異性和相同性的討論發人深醒。傳統寫意人物畫和德國表現主義繪畫雖在“精神性”上有著相通之處,但中國古代崇古、復古的傳統,特別是書畫同源的線條藝術風格,使其在藝術思維和觀念上具有歷史的規範和連續性的特徵。而以色彩和光線為主要追求的西方表現主義繪畫作為一種異域藝術,在與本土藝術的相擊撞之後,成為本土寫意藝術可以接受的營養和參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封閉的結構一旦突破,就有可能給現代寫意人物畫帶來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