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鳥畫大全

  中國花鳥畫獨特的繪畫語言和審美特性,具有符合自身發展的規律。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希望我們的圖片你能喜歡。

  中國花鳥畫圖片欣賞

  中國花鳥畫圖片1

  中國花鳥畫圖片2

  中國花鳥畫圖片3

  中國花鳥畫圖片4

  中國花鳥畫圖片5

  中國花鳥畫圖片6

  看了中國花鳥畫圖片後,下面就來讀一讀關於花鳥畫的文章吧!

  花鳥畫創作的疏密、聚散

  聚散可構成疏密,兩者之間是緊密相通的,為畫面營造節奏感,關乎到整幅寫意花鳥畫的全域性。疏與密,聚與散是相對而言的。沒有密和聚,就談不上疏和散。密聚疏散關係實質上也是虛實關係的一個方面,疏中有密,密中有疏,聚中有散,散中有聚。一幅作品要有疏密和聚散的變化,才可以讓畫面富有層次顯得更加生動。 所謂“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疏密有致,聚散得體”即是傳統繪畫虛實對比的形式法則。一般來說,在處理疏密時,如果主體部分密集,次要部分就要疏散,另外在畫面的物象安排上還應做到“密而不塞,疏而不空”。要注意疏處要有動勢,密處要有層次,這樣畫面才會生動有致。

  聚散,主要是指畫中物象的位置安排。聚是集中,散是分開,有聚散才有變化。吳蕎之先生認為,兩線相交,相交之處就會有疏密的差別。潘天壽先生認:“虛實是有畫無畫的問題,無畫為虛,有畫為實,疏密是畫材與畫材的排比問題,疏密不能無畫,無虛則不能顯實,無實則不能存虛。無密不能見疏,無疏不能見密。”戴醇士說“密易疏難,沉著易空靈難,密從有畫處求畫,疏從無畫處求畫,從無畫處求畫難耳”。以上這些觀點對我們的創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只有仔細體會疏密、聚散的構圖形式法則,才會在寫意花鳥畫的創作實踐中另闢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