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家花鳥畫欣賞

  田園花鳥畫是以鄉村環境以及與農事相關的植物、鳥禽、農具等為主要題材,以營造鄉間氣息和展現農村景象為主旨的繪畫型別。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中國名家花鳥畫,歡迎欣賞學習。

  

  中國名家花鳥畫作品1

  中國名家花鳥畫作品2

  中國名家花鳥畫作品3

  中國名家花鳥畫作品4

  中國名家花鳥畫作品5

  谷豆棉麻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是人民衣食所依。《詩經》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採之”、“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豐年多黍多禾餘”等句。這裡說的菽就是豆類,菽就是稻類。又有“麻麥幪幪”、“九月叔苴”和“女執懿筐,遵彼微行,愛求柔桑”的關於藝麻和採桑的詩句。唐宋以來,畫家們多將它們取為畫材,表現在繪畫中,創造出《嘉禾圖》、《瑞麥圖》、《純谷圖》等佳作。 花鳥畫創作中以農作物為表現內容歷來不少見,應深入現實,體驗觀察,認真研究谷豆棉麻的具體形象和表現方法。

 

  入畫的菽類有大豆、豌豆、扁豆、蠶豆、豇豆、刀豆等,其中扁豆、豇豆、刀豆是常見的畫材。豆類可以單獨成幅,一般配以草蟲組成有趣畫面,或配以蔬果。稻麥蔬果又可與農具相配合,則更富有生活情趣。 扁豆一名沿籬豆,又叫蛾眉豆,我的家鄉把它稱作眉豆。它的長蔓牽籬薄間,有紅花、白花、紫花數種。花冠如飛蛾,有翅尾形。莢生花下,花落莢現,滿綴葉間,累累滿枝。初生莢如鐮刀新月,成熟後有的肥大如豬耳,有的蜷曲如龍虎爪。葉橢圓有尖,枝葉的生長規律,一杈三枝,一枝三葉,一葉居頂,二葉左右對生,葉腋生小枝,豆莢皆兩兩相對,生於小枝間。畫豆莢時,嘗見前人用濃紫之色一筆抹下,畫出豆莢,然後趁水分未乾時勾出莢形及豆實輪廓。或用勾勒法先勾後暈,亦可不勾輪廓,純用沒骨法漬出莢形,然後再巧妙地點以白粉,漬出豆實,則豆實隱隱於豆莢間,表現出渾化無跡、耐人尋味的效果。清代惲南田畫豆多用此法。葉可用花青和墨來畫,蔓有時純用汁綠,也可用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