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鳥工筆畫

  經過歷代畫家、理論家的創作實踐,花鳥畫逐漸成為中國畫壇具有很高影響力的繪畫之一。 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欣賞學習。

  欣賞

  1

  2

  3

  4

  5

  古人有云:“色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工筆花鳥畫之美是通過視覺感官起作用而發生心靈感動的審美。花鳥是人類的朋友,在白花之中枯木、竹石、梅蘭、菊被人們稱之為“四君子”,而牡丹集天地之靈氣,沐日月洗禮,為萬卉之首,眾香之魁,是社會繁榮昌盛的象徵,是人民理想的寄託。當我們欣賞一幅工筆畫鳥畫時首先欣賞的是畫的外部形式,如構圖、線條色彩等感性的美,然後欣賞畫面內在的哲理、寓意、象徵等內在的理性美。

  工筆花鳥畫的審美標準和原則應遵循自然美***天***——心靈美***人***——藝術美***合***達到人天和一。一幅好的工筆花鳥作品應該是感悟和技法結合得比較完美,使欣賞者賞心悅目,回味無窮。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對花鳥從物理感觀到情感體驗,從賞心悅目到哲理思辯,在花鳥畫的的成熟過程中也不斷賦予哲學內涵,上升為花鳥的繪畫之“道”,花鳥畫已成為人類文明不可缺少的獨具東方特色的大道,其歷史源遠流長,其成果浩如煙海,可謂中華一絕。花鳥畫的藝術形態,是我們民族獨特的藝術創造,她豐富了中華審美文化,也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塊綻放著異彩的瑰寶。

  花的美麗,花的安靜,鳥的活潑,鳥的生動,反映著自然生命力與人類心靈深層的一種對應。可以說愛花既愛人,寫花鳥也是寫人。在花鳥畫中牡丹花的風情雨露,可用下面一首口訣簡述:“風花瓣舞葉如驚,晴花迎日葉勁挺。雨花下斜葉如浴,露花合抿葉羞情”。以喻人的手法講述了花在自然界引響下的狀態。可見人類對花鳥畫深入的觀察與研究是分不開的。

 

  藝術的發展總是在系統地研究前人的基礎上傳承和進行的。體會前人的精神,繼承已有的技法,結合當代的實驗,表達自己的感受,形成當下的觀念,繼承與創新並重,保守與開放共存,像所有生命一樣周而復發的按自己的規律執行著。中國花鳥畫就是這樣經過千年積澱,顯示著,發揚著生命的燦爛。昔日“金釵錦繡知多少,多是看花爛醉人”而今是“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時逢改革開放,建設小康社會的盛世,願“天下太平,牡丹始盛”,國泰民安,國運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