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書法作品欣賞

  《春雪》是唐代詩人韓愈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構思新穎,聯想奇妙。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

  1

  2

  3

  4

  5

  春雪原文: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文學鑑賞:

  首句中"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心情 。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訊息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 "故穿",把春雪刻畫得美好而有靈性。

  此詩於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獨具風采。

  空幻、浪漫的想象翻新:一是詩人調轉筆鋒,撇置"芳華",偏寫"白雪",從春寒飛雪的視角,展現春色來臨的景象,翻春寒飛雪為春色飛花。二是翻人情為物意,期盼春意,怨春色來遲,本是人的情感,詩人卻以移情手法將人的情感賦予了無情之物,讓白雪嫌怨春色來的太遲,於是白雪頗解人情,有意地"故穿庭樹"化作飛花裝點春色。三是翻春寒冷落,心情悵惘,為飛花送春,平添歡鬧,白雪飛花,穿庭綴樹,化春寒料峭為春意欣然,化情懷冷漠為意趣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