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字的書法圖片

  在中國文化中對“真理”的闡述往往不直接稱呼他為“真理”,而是用“道”,“道”可以說是“真理”的代名詞,我們的傳統文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能生宇宙萬物的最原始的力量。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

  1

  2

  3

  4

  5

  “道”是何意?

  在中國文化中對“真理”的闡述往往不直接稱呼他為“真理”,而是用“道”,“道”可以說是“真理”的代名詞,我們的傳統文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能生宇宙萬物的最原始的力量。用現在的話說勉強可以叫做“宇宙能”。在這個“能量”中同時包含著“物質”和“精神”兩種屬性,並認為此兩者是一體兩面的關係,在時空上是同時並存的,沒有先後關係,也不存在誰生誰的母子關係,所以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認為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心物一元”。反之認為“心、物”一旦不能迴歸同一,即人類的心理和物質不能平衡歸一,那麼人類必將趨於混亂乃至毀滅。

  主要表現方式是神經患者增多,心理障礙患者增多。所以中國文化認為假如人與物質的關係不能平衡,人心不能正確的運用物質的話,那麼人心必然被物所用,如此神經患者必然增多,最終必將導致人類的毀滅。所以只有達到“心物一元”的和諧境界,即: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心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唯有如此人類社會才能保持和諧永恆。雖然在儒、釋、道三家文化中各有其自己的實踐方式,其實“道”是可以實踐的,他在人類身上的表徵是人類理性的極致,是人類智慧的最大化。現在西方流行的所謂潛能開發僅僅是東方智慧的一點點皮毛。

  三家文化的代表作:

  儒家有《大學》《中庸》。

  道家有《老子》《莊子》《太乙精華宗旨》《周易參同契》

  佛家有《童蒙止觀》《漸次止觀》《摩訶止觀》《恆河大手印》等等

  在上述的文獻中保留了大量關於實踐“道”的方法,所以“道”不是一個虛無的東西,這對於一個實踐者來講是具體的,可操作的。可惜的是我們的學者們大多不注重這些,所以中國文化的“靈魂”眼看快要失傳了。尤其是現在我們大多運用西方的所謂邏輯思維來進行思考,結果是越思考離“道”就越遠,社會越來越亂。

  因為人的心靈需要安息,所以中國產生了茶道、書法、寫意畫、太極拳等等。而在西方則出現了搖滾樂、嬉皮士等等。我們的傳統文化認為許多文化的內涵是不能用所謂的邏輯進行思考的,比如藝術、書法、音樂、茶道、禪文化等等。他只能用我們的心去感悟他,而不能用邏輯思維去理解他。

  至於道家的“無為、無不為”的思想更是人類精神的最高境界。所謂的“無為”是指人心不隨物質世界的變化而變化,要保持自己內心的寧靜與祥和。他可以通過比如藝術、書法、音樂、茶道、禪文化等等來安息自己的心靈,但這些要求不是消極的,所以老子緊接著又提出了“無不為”的思想。所謂的“無不為”是指樣樣事情都可以去做,只要不違反道德要求的。所以要以“無為”的態度去做“有為”的事情,這便是老子思想的精華所在。

  佛家的思想則更加博大,能夠真正代表佛家思想的是中觀宗、唯識宗和禪宗;

  “中觀宗”是從宇宙的本體上對“真理”進行探討的;

  “唯識宗”的重點在於從人類認識的角度通過對事物的表象來探討人生的真諦的。有興趣可以看看我的博文,唯識學的入門書籍《大乘百法明門論淺釋》。

  “禪宗”則超越了現象和本質直接去領悟人生的真諦,代表作有《金剛經》《六祖法寶壇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