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養生飲食怎麼樣

  繼7月18日入伏後,明日又將迎來大暑。營養專家提醒,大暑是一年裡最熱的節氣,極端的氣溫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會帶來種種不利,在日常飲食上也要注意科學養生。?下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夏季6種養生食物是首選

  夏季飲食1、河蚌

  河蚌清熱滋陰,適宜陰虛內熱之人食用,諸如消渴,口乾舌燥,目赤者;治煩熱,適宜甲狀腺機能亢進者;消渴,適宜炎夏季節煩熱口渴時食用;可治血崩,帶下,痔瘻,目赤,溼疹。且養肝涼血,熄風解酒,明目定狂。夏季來臨,人們常呆空調房也會誘發“乾眼病”。中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對人體有保健功效。

  河蚌做法很多,燒、烹、燉均可。水煮河蚌是很多人喜愛的美食。需要提醒的是,河蚌性寒,脾胃虛寒、腹瀉的人不宜吃。

  夏季飲食2、荔枝

  荔枝果肉中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總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種水果的首位,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的作用。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吃荔枝前喝點鹽水、夏枯草涼茶,或冬瓜湯、綠豆湯等對上火有預防作用。或吃荔枝的同時,多喝鹽水,也可用20-30克生地煲瘦肉或豬骨湯喝,或與蜜棗一起煲水喝,都可以預防荔枝病。

  夏季飲食3、黃鱔

  黃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據分析,每百克黃鱔含蛋白質18.8克、脂肪0.9克、鈣38毫克、磷150毫克、鐵1.6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黃素0.95毫克、尼克酸3.1毫克等。正因為如此,民間流傳“小暑黃鱔賽人蔘”之說,最近一段時間鱔魚最為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

  但要注意的是,人們愛吃脆嫩的鱔魚片,在烹調時,只是在鍋中爆炒幾下就出鍋。這樣烹調鱔魚,雖然味鮮美,但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夏季飲食4、紅豆

  紅豆,性平偏涼,味甘,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族、鉀、鐵、磷等。紅豆能促進心臟血管的活化,利尿;有怕冷、低血壓、容易疲倦等現象的人,常吃紅豆可改善這些不適的現象。另外,紅豆還有健胃生津、祛溼益氣的作用,是良好的藥用和健康食品。

  小暑重養心,紅豆有清心養神、健脾益腎功效,加入蓮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氣、止血、強健筋骨等作用,能治肺燥、乾咳,提升內臟活力,增強體力。養生也是護膚的重要的一部分,外調加上內養,才能造就一個水靈靈的女人。

  夏季飲食5、姜

  俗語有“冬吃蘿蔔夏吃薑”、“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小暑過後,盛夏來臨,不少人會食慾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夏日人們好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很容易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及時喝點薑糖水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

  而且,生薑中含有辛辣和芳香的成分,含有姜油酮、薑辣素、澱粉和纖維,用於風寒感冒,可通過發汗,使寒邪從表而解。薑辣素對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可使腸張力、節律和蠕動增加。姜油酮對呼吸和血管運動中樞有興奮作用,能促進血液迴圈。

  夏季飲食6、綠豆芽

  綠豆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綠豆芽性涼味甘,不僅能清暑熱、通經脈、解諸毒,還能補腎、利尿、消腫、滋陰壯陽,調五臟、美肌膚、利溼熱,還能降血脂和軟化血管。小暑時應多吃炒綠豆芽,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素炒豆皮,具有補虛止汗的功效;蠶豆燉牛肉,具有健脾利溼、補虛強體的功效;西瓜番茄汁,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還可常吃絲瓜、苦瓜、黃瓜、冬瓜以及淡水魚、海帶等,對身體都有益處。

  夏季暑天飲食要注意的事項

  一、注意增加一些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迴圈、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

  二、注意補充鹽分和維生素。高溫季節最好每人每天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鈉等營養素,這樣可減少體內糖類和組織蛋白的消耗,有益於健康。可多吃一些富含上述營養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腎、蝦皮等。

  三、注意不可過食冷飲和飲料。氣候炎熱時適當吃一些冷飲或飲料,能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溫作用。雪糕、冰磚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製成的,不可食之過多,過量會使胃腸刺激,引起不規則收縮,誘發腹痛、腹瀉等疾患。飲料品種較多,大都營養價值不高,還是少飲為好,多飲會損傷脾胃,影響食慾,甚至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四、注意不能把啤酒當飲料喝。夏天氣溫高,人體出汗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斷地喝啤酒當飲料來解渴,由酒精造成的“熱乎乎”的感覺會不斷持續,口渴出汗現象將更加厲害。這樣不僅達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和工作效率。

  五、注意補鉀。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慾不振等症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可酌情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等水果;蔬菜中的青菜、大蔥、毛豆等含鉀也豐富。

  六、注意滋補。夏天需要滋補,而以清補為原則。清補的含意是挑選的食物要利於滋陰、健脾、祛暑、化溼。諸如鴨肉、鯽魚、蝦、食用蕈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等等。此外,亦可進食一些綠豆粥、扁豆粥等“解暑藥粥”,有一定的驅暑生津功效。

  七、注意飲食衛生。膳食最好現做現吃,生吃瓜果要洗淨消毒。在做涼拌菜時,應加蒜泥和醋,既可調味,又能殺菌,而且增進食慾。飲食不可過度貪涼,以防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

  八、注意就餐規律。夏季要按時進餐,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這樣會打亂脾胃功能正常活動,使脾胃生理功能紊亂,導致胃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