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後如何養生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立夏後應該如何養生,供大家參考。

  立夏養生怎麼做

  飲食

  在飲食上,常吃堅果能夠有效強心護心。如常吃乾果、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堅果,都有助於保護心臟。而由於夏季陽氣盛於外,陰氣居於內,造成前文所說的“苦夏”,所以夏季應多以清淡食物為主,如白菜、苦瓜、絲瓜等。

  夏季養心補心,除了多吃清淡食物,還應多吃些赤色或苦味食物,以養心安神,如小棗、蓮子、百合等,這些都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早晚餐時喝粥和湯類對身體也大有好處,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還可健脾祛溼,補養身體。

  養神

  夏季除了飲食養生外,貴在養神。《素問·上古大真論》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明養神對於養生的重要性。進入夏季,由於天氣炎熱,人們往往心躁不安,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症狀。所以在精神調養方面,夏季應靜心養性,清心寡慾,戒大喜大悲。多靜心養神,少貪心雜念。

  運動

  夏天是晨練的好時節。中醫養生中講究“冬藏夏放”,也就是說冬季要注意營養和能量的積累,而夏季就要增強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所以,晨練是不錯的選擇。大家應早睡早起,加強鍛鍊,增強自身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鍛鍊雖有利身體,但在夏季不宜運動量過大。由於夏天天氣炎熱,容易出汗,帶走身體的能量,所以,要及時補充消耗的能量。建議在炎炎夏季自備一些降溫防暑飲品,比如綠茶、綠豆湯、酸梅湯等,都是止渴生津的養生飲品。

  作息也要適當調一調

  立夏後,天黑得晚亮得早,中醫專家表示:立夏後可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應在23點到1點***子時***階段入睡。

  由於晚睡早起,睡眠時間較冬季縮短,不少人總出現打盹現象。對此,建議增加午睡。而11點到13點進行午睡是最佳時間,且午休,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為宜,時間不宜過長,睡醒後不要急於起來,再躺上10分鐘起床為宜。而由於腦血管硬化變窄而出現頭暈的人,不宜午休。

  立夏的食療

  四君子湯,健脾補氣:

  夏季陰雨不斷,空氣中溼度較重,易感溼邪。脾性喜燥而惡溼,一旦脾陽為溼邪所遏,就會產生食慾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脹滿、四肢不溫等脾病。所以飲食宜清淡,少油膩,少生冷。

  被稱為健脾補氣第一名方的“四君子湯”,人蔘9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人蔘為主,補氣健脾養胃;配以白朮,健脾燥溼,還能加強人蔘的補氣之力。

  加上有健脾滲溼效果的茯苓,補脾作用更加明顯;配上炙甘草,能協調使它們共同發揮效果。

  立夏時節,用“四君子湯”加上粳米熬粥,減少即將到來的炎熱給身體帶來的消耗。

  此粥男人喝了可以抗疲勞,精力十足;女人喝了可以氣色紅潤,體力充沛;老人喝了可以補氣健脾,安享晚年。

  三黃飲:

  做法:黃豆50克煮至半熟,入黃瓜1條煮爛,入蜂蜜30克稍熱,吃豆瓜,喝湯。

  功效:清熱解暑,可預防中暑,治療咽喉幹痛。

  三豆飲

  做法:綠豆100克、赤小豆50克、白扁豆30克,加水煮爛喝濃汁。

  功效:清熱解暑,利水健脾。適用於暑溼吐瀉。

  ***白茅根***

  三白飲

  做法:白茅根50克、白木耳15克,白砂糖10克,水煎代茶。

  功效:滋陰生津,利尿解暑。用於暑熱之小便不暢者。

  桂圓粥

  做法: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將桂圓同粳米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尤其適用於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月經補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