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保健知識大總結

  進入冬天之後天氣越來越冷,不少人難以忍受寒冷不知如何養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冬季養生保健知識大全,歡迎大家閱讀。

  冬季養生保健知識大全:冬季養生小常識

  不宜勤洗澡:陽氣內斂之時,若加湯火所逼,肯定會出大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屬於人體內的陰液,不能隨意損傷。過多或過度的出汗,容易損傷陰液,不符合冬季藏的養生要點而且陽氣會隨陰液發洩耗散,從而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骨肉疏薄,易於傷動,多感外疾。

  保暖:在冬季養生小常識中,保暖是保證健康的關鍵。首先,要講究穿衣,適時增加衣服,注意全身保暖其次,要注意雙腳的保暖,因為寒從腳底生,外界的寒冷大多從穴位豐富的雙腳侵入人體,保暖好雙腳十分重要。

  節慾:冬與腎水相應。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精關係著人的生命中生長、發育及生殖的全過程。腎主骨生髓,通於腦,關係人的大腦功能。冬日養生要順應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對腎精的保藏主要是節慾,減少房事,避免過度的房事。另外,適宜的氣功導引法可以補腎藏精,不妨多多練習。

  多晒太陽:冬日裡陽氣內斂,外在的陽氣不旺。多晒太陽是調攝七情、克服不良情緒的自然療法。太陽可以驅散陰霾,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裡,心情自然會明亮起來,不良情緒隨之消除。在冬天裡尋求一種安靜的精神狀態,可以保精怡神。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證明,多晒太陽可以促使鈣質吸收,從而強壯骨質,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門。

  早眠晚起:根據冬日要藏的養生要點,起居方面最宜居處密室,溫暖衾服,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早眠晚起,以避霜威。早眠晚起,一可以避免多跟外界接觸,從而避免外寒的侵襲二可以保精,這種作息方式,減少了大量的活動,也就減少了大量的消耗,加上飲食調攝,居住、服飾也都保養得法,正好適應冬季要藏的要求。

  冬季養生保健知識大全:冬季養生要做的8件事

  1、十要

  頭要常梳、面要常擦、目要常轉、耳要常揉、齒要常叩、津要常咽、腹要常摩、腰要常動、足要常搓、肛要常提。

  2、十傷

  久視傷眼、久行傷筋、久坐傷腰、久臥傷氣、憂極傷心、多食傷胃、久立傷骨、遇悲傷肺、暴怒傷肝、久聽傷神。

  3、十忌

  忌晨裸頭、忌溼地久坐、忌汗出扇風、忌冷著汗衣、忌憋尿便、忌燙澡、忌蹲便、忌獨腳穿褲、忌頭部急轉、忌熬夜不眠。

  4、十多十少

  少肉多菜、少說多做、少鹽多醋、少糖多果、少衣多浴、少酒多水、少食多嚼、少車多行、少慮多笑、少藥多練。

  5、衣

  隨著氣溫迅速下降,此時不僅容易發生傷風感冒等外感疾病,而且容易誘發慢支、哮喘、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中風的發作。此時需要及時添衣,尤其要加強頭、背、腹、足等部位的保暖,以防虛邪賊風侵入。

  6、食

  可適當補充高蛋白飲食,如魚、瘦肉、禽蛋、奶製品、豆類等。因“秋燥”未盡,要多飲水,多食綠葉蔬菜以及水果,少食辛辣等刺激之品。同時飲食不可過飽,不可過涼,切忌暴飲暴食,以防損傷胃腸。

  7、住

  根據“秋冬養陰”的原則,要適當調整“生物鐘”,做到早睡晚起,起居有時,勞逸適度。心臟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腎病、胃病患者莫要“貪黑”,切忌過勞。白天宜多開窗透氣,夜間關好門窗,蓋好棉被,室內可盆栽些花草,以調節空氣溼度。

  8、行

  加強體育鍛煉,多出戶外進行各種力所能及的健身運動,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提高機體耐寒及抗病能力。初冬清晨往往多霧,霧粒中夾雜有多種有毒、有害物體,儘量避免清晨出行、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