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牙齒鬆了怎麼辦

  隨著年齡的增加,年紀越大的朋友越有可能出現牙齒鬆動的情況,那麼,呢?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吧。

  老人牙齒鬆了的解決方法

  老年人要少吃堅硬的食物,因為人的牙齒上包有一層琺琅質,若經常吃一些堅硬的食物,會使這層琺琅質因過度磨損而受到破壞,甚至使深層的牙本質暴露在外,使牙髓神經失去保護。因此,老年人應儘量少吃甘蔗、榛子等堅硬的食物,更不能用牙齒去啟瓶蓋、拔釘子,以防止牙齒受到損害。

  還要按摩牙齒防治牙齒脫落:每次刷牙時,用手指按摩牙齦,可以促進牙齦血液迴圈,有效防止牙齦萎縮和牙齒鬆動。手指是很軟的,完全不會對牙齦造成傷害。方法:漱口後將乾淨的右手食指置於牙齦粘膜上,由牙根向牙冠作上下和沿牙齦水平作前後方向的揉按,依次按摩上下、左右的內外側牙齦約數分鐘。

  平時要多吃水果蔬菜,補充VC,對牙齦生長有好處:當然,牙膏只能修補牙菌斑和很微小的蛀斑。如果已經蛀成洞了,一定要及早填補!填好後,再用含氟牙膏。齲洞周圍的牙齒由於脫礦嚴重,質地脆弱易碎,含氟牙膏能夠顯著增強這個部位的質地,使它重新變堅硬。

  老年人牙齒鬆動的原因

  1、牙槽骨吸收引起老年人牙齒鬆動的原因較多,但牙周炎所致的牙槽骨吸收是最主要、最常見的原因。牙槽骨的吸收使牙齒支援組織的量減少,當吸收到達一的程度,剩餘牙周組織不足以保持牙齒在牙槽窩中的穩固時,牙齒髮生鬆動。一般認為牙槽骨吸收達根長的1/2以上時,牙齒的動度逐漸增大。

  2、牙周膜的急性炎症牙周膿腫、急性根尖周炎等可使牙齒的鬆動度明顯增加。這是由於患牙的牙周膜充血水腫及滲出所致。慢性進展性的牙齒鬆動多由於牙周炎引起,這種鬆動多不伴有牙齒明顯的疼痛不適,多會有咬物無力的症狀。如果牙齒鬆動的情況伴有牙齒咬合疼痛或牙齦疼痛後發生,多是牙周膜組織的急性炎症水腫,從而造成了牙齒的鬆動。

  3、牙齒的咬合狀況不良,或有夜磨牙、緊咬牙的不良習慣,對牙齒的咬合造成了創傷,長期也會造成牙齒的鬆動。

  4、突發的牙齒鬆動多有明確的病因,如突然咬硬物、受外傷等。這種情況造成的牙齒鬆動多會伴有疼痛不適,並可能有牙齒的移位,即偏離原來正常的位置,重者會造成牙齒的脫落。這種情況應當儘早去醫院治療。

  老年人預防牙齒鬆動的方法

  1、補腎固齒法

  年紀大了,很多老人家都出現了腎虛的現象。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腎精不足就會引起髓虧骨枯,而“齒為骨之餘”,骨質流失最先會表現為牙齒鬆動,不牢固。因此,只有腎精充盈,牙齒才會堅固如常。

  2、叩齒咽津法

  每天早上起床後或者是晚上睡覺前,將上下牙齒相互叩擊30次左右,並將產生的津液吞下去,這樣就能刺激牙周組織,改善區域性的血液迴圈,讓牙齒更加堅固。

  3、鼓腮漱口法

  每天早晚刷過牙後,做15次閉口、鼓腮、漱口的動作,然後把舌頭左右轉動。這樣就會使唾液分泌增多,沖洗和刺激牙面、牙縫和口腔黏膜,達到清潔口腔、保護牙齒的目的。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