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刮痧效果好而且還不疼

  很多人以為刮痧很痛而遠離刮痧,這種誤解使他們失去了一種非常好的保健機會。其實只要掌握以下幾點,刮痧就不會帶來明顯的疼痛,正確的刮痧技巧甚至是一次舒服的享受過程。 那麼又如何提高刮痧效果並減輕刮拭疼痛感呢?

  體位:舒適的體位可使被刮拭部位肌肉放鬆,有利於減輕疼痛感。

  刮拭角度:刮拭角度越小,疼痛感越輕。在疼痛敏感的部位,刮拭角度小於15°可有效減輕疼痛感。

  速度:刮拭速度越快,疼痛感越重;速度越慢,疼痛感越輕。

  按壓力:保持按壓力平穩、均勻,不要忽大忽小。

  刮拭時間: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超過面板耐受度會造成區域性損傷.引起疼痛。掌握好不同體質、不同病情的刮拭時間.交替刮拭經絡穴位與全息穴區可以避免刮痴疼痛。

  多種刮拭手法、方法相結合:發現疼痛、結節的部位。骨骼凸起部位.脂肪、肌肉薄弱的部位,開始時一定先用補法.然後多用按壓力適中、速度緩慢的手法可以減輕疼痛感。另外,特殊刮疹方法中的平刮法、揉刮法和推刮法是減輕疼痛感的刮疹方法。

  肢體用力點:刮痧操作時正確的肢體用力點.有利於保持按壓力平穩均勻。刮拭小面積時.一般肘關節、肩關節作為肢體的用力點。站立姿勢刮拭大面積部位時.應雙腿站穩.將雙腿、腰部和上肢的力最運用到手部.進行刮必。

  刮拭的面積和部位:用力點越小.疼痛感越重。增大刮疹板與面板接觸的面積可以減輕疼痛感。

  刮必與拔罐相結合:刮痧與拔罐都是中醫外治法。作用機理相似.有相輔相成之功效。拔罐的方法不直接按壓疼痛點,而是將疼痛點孟於罐口面積的中央,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在大面積刮絡的基礎上,對疼痛敏感點,柔軟的腹部或肌肉脂肪少的關節部位應用拔罐方法疏通經絡.可以減輕疼痛感。

  出現異常反應怎麼辦

  疲勞:少數體質虛弱者如刮痧時間過長,刮痧後 24 小時內有疲勞反應。體質極虛弱者如刮痧時間過長,刮痧後又不注意避風、保暖,偶爾會出現感冒。

  措施:一般不須處理,只要注意休息即可很快恢復正常。注意避風保暖,正確掌握刮痧時間就不會出現疲勞、感冒現象。

  暈刮:暈刮是在治療刮痧過程中出現的暈厥現象。如空腹、熬夜後刮痧,以及刮痧時間過長,手法不當,體質虛弱、敏感者會出現暈刮。發生暈刮時,輕者精神疲倦、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噁心欲嘔、出冷汗、心慌、四肢發涼,重者血壓下降,出現短時間的暈厥。

  立即停止原來的刮痧治療。撫慰被刮者勿緊張,幫助其平臥,注意保暖,飲溫開水或糖水。馬上拿起刮痧板用角部點按人中穴,對百會穴和湧泉穴施以瀉刮法會即刻好轉。暈刮好轉後,繼續刮拭內關穴、足三裡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