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痛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痛經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婦科症狀之一,指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痠或其他不適,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預防痛經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預防痛經的方法

  1、避免情緒劇烈波動:劇烈的情緒波動、沉重的思想負擔,過分的憂鬱焦慮,再加上對痛經的敏感、緊張等因素均可刺激中樞神經,使子宮過度收縮,引發痛經或使痛經症狀加重。因此,痛經患者應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精神愉快,情緒放鬆,以減輕痛經的發作。

  2、防止房事過度,注意性生活衛生:房事過頻或經期過勞均可導致精神緊張,子宮過度收縮,使子宮缺血缺氧而發生痛經。平素房事不潔,不注意經期衛生,可導致盆腔器官感染,是導致繼發性痛經的重要因素。因此,平時應注意節制房事和性生活衛生,尤其是痛經發作時,更應臥床休息,絕對禁止性交,能有效防止和緩解痛經的發生、發展。

  3、經期注意保暖:經期注意腹部保暖,對緩解痛經有好處。尤其是在經期注意不要冒雨涉水,坐臥溼地、下水游泳等,在空調房內或外出時最好加一件衣服,注意保暖能有效避免痛經加重。

  4、防止濫用藥:痛經患者用藥多在經前一週開始,需謹慎用藥。忌用促凝和止血藥,如安絡血、維生素K、止血敏等,因為這些藥同樣會促使血液凝滯、瘀阻,不利於經血暢行而加重痛經。總之,痛經患者不要自行隨便用藥,應在醫師指導下對症治療。

  痛經的原因

  1.原發性痛經的發生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PGF2α含量升高時造成痛經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乏氧狀態而出現痛經。

  2.血管加壓素、內源性縮宮素以及β-內啡肽等物質的增加。

  3.精神、神經因素。

  痛經的治療方法

  痛經在女性中是常見的症狀,部分有原發性痛經的少女長大後特別是婚後生育後可緩解,個別情況除外。但是痛經的疼痛時間長達3天者應當予以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以止痛,鎮靜為主,近年來都採用綜合治療包括精神疏導,中藥、西藥與鍼灸治療。

  1.一般治療

  ***1***重視心理治療,消除緊張和顧慮。

  ***2***足夠的休息和睡眠,規律而適度的鍛鍊,戒菸。

  ***3***疼痛不能忍受時輔以藥物治療。

  2.藥物治療

  ***1***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常用的藥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那酸、雙氯芬酸等。

  ***2***口服避孕藥適用於要求避孕的痛經婦女,有效率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