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小常識大全

  立秋之後,秋風秋雨漸多,天氣由熱轉涼。由於晝夜之間溫差增大,也是人們發病較多的時節。因此,在秋季應注意保健,做到防病於未然。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秋季養生小常識

  1.吃秋梨。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2.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乾喉痛、大便乾結的人食用。

  3.少辛辣、少油膩食物。秋季要儘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4.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5.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6.中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種溼熱之氣積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7.少食生冷。由夏到秋,氣溫下降,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過於生冷,會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種消化道疾患。所以飲食上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8.多吃海藻類食物。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9.初秋時節清補。

  秋季養生方法

  一日三餐,巧安排

  一日之計在早餐!營養充足的早餐,不僅可以為健康及時“加油”,而且有助於提高上午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早餐不能忽視、糊弄,不僅要天天吃,而且還應該吃飽、吃好。午餐不能湊合,自帶“便當”好處多多,省時、省錢、營養、衛生……幾個同事一起帶的話,可以組織一個小小的午餐“派對”。晚餐不必大魚大肉地犒勞自己,飲食適度才健康。

  養生的同時,餐具的選擇也大有講究,下面給大家推薦2款一伍一拾廚房用品

  食物多樣,來點“粗”

  不同的食物提供的營養素不同,沒有一種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素。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種類要多一些,這樣各種食物所提供的營養成分才能相互補充,滿足生活和工作對營養的需求。

  現在的糧食做得太過精細,總吃這樣的糧食容易出現B族維生素缺乏。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吃點粗雜糧,如玉米麵、小米等,可以起到補充作用。另外,還可以經常吃些薯類,如紅薯、土豆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繽紛果蔬,加點“野”

  每天都要吃些綠色、紅色或黃色的蔬菜及水果,因為深色蔬果比淺色蔬果含有更多的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

  進入秋季,氣溫變得涼爽宜人。溫度降低,人的食慾逐漸增強,消化力也提高,正是彌補由於夏天氣溫炎熱造成營養不足的好季節。同時這個時候又是收穫的季節,各種動物肉肥味美,蔬菜瓜果種類齊全,數量又多,是安排飲食的最好季節。不過,如果安排不當,也容易造成營養過剩或是食性不當而傷身。

  動物食物,悠著點

  動物性食物可以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我們每天應該適量吃些動物性食物。但若動物性食物食用過多,脂肪的攝入量就會增加,不利於健康,因此要適可而止。動物肝臟,如豬肝、雞肝或鴨肝等,含豐富的鋅、鐵和維生素A等營養素,可以經常吃一些。

  奶製品的營養比較全面,每天最好能食用一些奶製品。在選擇奶製品時要注意看說明,不要把含乳飲料當作奶製品,它們是不同的。

  豆製品雖然屬於植物性食物,但品種多樣,所含蛋白質豐富,應該經常食用。

  清淡飲食,少油鹽

  做菜時儘量少用油、少放鹽,清淡飲食有益健康。少吃油,可以減少油脂的攝入量,有助於控制體重;少吃鹽,有助於防控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