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的主要政策

  1966年11月9日,第2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把每年3月21日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這是為了紀念1960年3月21日南非沙佩維爾慘案、反對種族歧視而確定的。1977年12月14日,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決定把每年的3月21日定為“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現在,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

  主要政策

  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CERD***擔憂地表示:“韓國強調單一民族的做法有可能會對居住在韓國的多種族之間的理解和寬容及增進友誼帶來障礙。”他們還勸告韓國說:“應該承認現代韓國社會具有多種族的性質,並在教育、文化、資訊等領域採取適當的措施。”

  上月30日至本月17日在日內瓦舉行的“第71屆聯合國種族歧視委員會”對哥斯大黎加、紐西蘭、莫三比克、印度尼西亞、韓國等各國提交的報告進行討論後,提出了勸告案。CERD在本月9日至10日對韓國政府提交的報告進行了討論,並在會議的最後一天發表了勸告案。

  在勸告案中,CERD擔憂地表示:“在韓國普遍使用的‘純血’***pure blood***和‘混血’***mixed-bloods***之類的用語也能體現出在韓國社會廣泛擴散的種族優越主義。”

  CERD對韓國政府在今年5月通過國家人權政策基本計劃***NAP***和《外國人待遇基本法》、去年成立外國勞工翻譯支援中心等舉措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勸告韓國製定出更好的相關制度。CERD提議制定相關法律來保障在外國勞工和國際婚姻家庭出生的子女在僱用、結婚、居住、教育、人際關係等方面不受歧視,擁有同等的權利,並將多種族和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資訊包括在小學、初中的科目中。

  CERD還對和韓國男性結婚的外國女性擔憂地表示:“不能保障不受丈夫或國際婚姻中介機構的潛在虐待。”還指出了部分國際婚姻中介機構要求支付過高的費用或不告知未來丈夫的正確完整的資訊,扣留身份證和旅行檔案等虐待女性的問題。

  就外國勞工問題,CERD指出:“只允許簽訂不可能更改的3年期僱用合同,不僅是更換工作的自由受到制約,而且勞動時間過長、薪水低、工作條件危險等遭到歧視,即使受了工傷,在受法律保護上也會遭遇阻礙。”

  相關集會

  2016年3月18日,要求消除種族歧視的日本市民團體在東京永田町的參院議員會館前舉行集會。參加者講述了針對在日朝鮮人的仇恨言論等種族歧視現狀,呼籲通過完善法制加以遏制。

  在21日的“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前舉辦的此次集會,由“消除種族歧視NGO網路”主辦,共有約130人蔘加,其中包括美國、南非等13個國家的駐日大使館館員。

  歧視實錄

  3月21日是“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2005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顯示,在美國的司法、醫療、就業和職業等領域,存在著相當嚴重的種族歧視現象,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處於美國社會的底層。

  據美國城市聯合會發表的題為《美國黑人狀況》的報告,在美國,黑人被逮捕後,被關進監獄的可能性比白人大3倍,黑人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比白人大4倍。犯同樣的罪,黑人平均服刑比白人長6個月。

  這是2005年10月8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波旁大街的一家酒吧外,幾名白人警察正在毆打一名老年黑人男子。

  《2005年美國非裔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目前非裔家庭收入只有白人家庭收入的1/10;黑人享受的福利只佔白人的3/4。2004年,美國黑人的貧困人口比例高達24.7%,拉美裔的貧困人口比例高達21.9%,而白人的比例為8.6%。

  這是2005年6月10日,一名無家可歸的黑人男子在美國東南部的邁阿密南海灘鑽進塑料袋裡躲避颶風襲擊。

  美國聯邦調查局2005年10月發表報告稱,2004年,美國有9528人成為仇恨犯罪的受害者,其中有53.8%與種族偏見有關,67.9%是針對黑人的歧視,而犯仇恨罪的人中60.6%是白人。

  這是2003年7月8日,在美國密西西比州東部城市默裡迪恩市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飛機制造廠,一名槍擊事件受害者被送到救護車上。當天上午,該工廠員工道格·威廉斯攜帶武器進入工廠,打死5人、打傷8人後飲彈自盡。威廉斯一貫憎恨黑人,平時經常揚言要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