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收藏的種類有哪些

  為了更便於你去收藏古錢幣,你應該要知道古錢幣收藏的具體種類。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古錢幣收藏的種類,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古錢幣的種類

  一、古代黃金貨幣。古籍記載商周時就有黃金貨幣了。秦、西漢都一直延用黃金幣,東漢時黃金大為減少,黃金的法定貨幣地位便失去了,又因為黃金價值的上漲,黃金的儲藏功能便增加了,多數黃金被製作成各種藝術品,一直到唐宋時代,黃金的法定貨幣地位仍未恢復。

  二、實物貨幣。貨幣起源於商品交換,而最初的交易媒介是實物貨幣。在殷周時期,除了稱量的銅幣外,還有很多實物貨幣:農具、珠玉、布帛、龜甲等,當然主要是貝。除了貝之外,還有一些仿貝物品,比如骨、石、金、陶等。在宋代以後,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主要貨幣逐漸成為白銀。

  三、古代白銀貨幣。春秋戰國時代最早使用銀幣,那時的銀貨幣有布狀、版狀和圓餅狀。秦始皇統一貨幣後,下令不許以白銀為貨幣。宋代以後白銀的流通大大超過黃金,明代以後白銀成為最普遍的貨幣,而到了清代,銀幣為主要貨幣,銅幣為輔助貨幣,一直到民國,還不斷有品種複雜的銀幣發行。

  四、古代紙幣。北宋的“交子”出現在北宋,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紙幣。元代的時候也主要使用紙幣。清代的時候是不印製紙幣的,但是後來發行了“戶部銀票”,又稱作“官票”,以解決國家困難。以後又發行“大清寶鈔”,簡稱“寶鈔”,面額複雜,很快就急劇貶值。到咸豐末年、官票已成廢紙,寶鈔一貫僅值二三文。同治以後,停止使用紙鈔貨幣,仍行銅錢。

  五、鉛質貨幣。鉛質的錢,早在漢代就有了,但未在市場上作為通貨。五代王審知鑄“開元通寶”鉛錢,開始在市場上流通。在廣東一帶常有出土的“乾亨重寶”鉛錢就是南漢的錢幣品種。

  六、鐵質貨幣。最早出現於西漢的鐵錢,在宋代時種類是非常多的,根據年號和大小有著複雜精細的劃分。但是清朝咸豐年間鐵錢停鑄。

  古錢幣收藏方法

  首先,物依稀為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幣更具收藏價值。收藏古錢幣既要看年代是否久遠、流通時間的長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國錢幣有近5000 年的歷史,大體可分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布幣、蟻鼻等,秦代的外圓內方錢、唐代的通寶、宋代的年號錢、清代的通寶元寶等,錢幣品種有數萬至數十萬種。

  總體而言,齊、燕、趙等朝代的刀幣,韓、魏、秦等朝代的布幣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幣還有唐代叛軍史思明佔領洛陽後鑄的“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為稀世珍品。

  其次,文化價值高的錢幣更具收藏潛力。如漢代王莽時的“貨泉”、“布泉”等錢文,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北宋“元佑通寶”,其篆文行草分別由司馬光和蘇東坡所書,飄逸勁拔,為古今一絕,收藏價值很高。

  再次,短命朝代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幣,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小,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國,“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五代十國時期的“開平通寶”等,年號短暫,因稀有為藏家追捧。清代穆宗時期的“祥祺通寶”銅錢,發行不到一年,俗稱“短命錢”,相當難覓。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後鑄有“永昌通寶”,也相當珍貴。

  此外,收藏古錢幣時還應注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鑑別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製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量佳,也是古錢幣收藏應重點關注的物件。

  古幣鑑定基本方法

  1.聞味:偽品錢幣多是用化學物質來偽造裝飾,往往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刺鼻的化學怪味,而真品錢幣則沒有這種怪味。

  2.沸水燒煮法。古錢上往往附著紅綠鏽,真錢的鏽附著離比較強,所以凡是遇到鏽色可疑的珍品,可以把它們放入沸水中燒煮30分鐘左右,經燒煮後,鏽脫離的錢幣是偽品,真品的鏽則不易脫離。

  3.聽聲:古錢幣由於質地的原因,年代越久遠,火氣盡脫,氧化越嚴重,擲於水泥地面其聲音也越喑啞。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均基本是啞音。而明代以後的錢幣,距今時間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清脆、響亮。

  4.看銅色:歷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而合金的成分不同,錢幣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用銅鋅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黃色,銅錫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青色。

  5.認鏽:今所見錢幣,一為發掘品,二為傳世品。發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許多年,其表面都長滿了銅鏽。傳世品也因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黑色或暗銅色。

  6.移花接木法。用現代微型磨床和微型銑床加工一枚真的普通品,使其變成一種珍品;例如用一枚普通開元通寶和一枚普通折二或折三的宋代元豐通寶切割、挖補成一枚折二或折三的開元通寶就變成珍貴稀少品了。

  7.成分分析法:藉助現代光譜、化學容量和電子儀器掃描測定分析古錢幣化學分析後,對古幣的金屬成分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準確性、可靠性較高。採用超聲波聲像儀,可看清的內部結構,改刻、挖補、拼合等偽作的錢幣。

  8.看銘文:中國金屬鑄幣的一大特點就是有銘文書寫,每一種錢幣文字的字型各有特徵,不同時代的鑄幣銘文,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根據這些特徵可檢驗是否為同時代的錢幣。

  9.比較版別法。中國古錢幣由手工鑄造,即使用來鑄錢的母錢也是手工雕刻而成,所以各枚錢幣之間多少會有一些微小差別。如果發現一批珍品,它們的版別一模一樣,甚至區域性的缺陷也是分毫不差,就要懷疑有作偽的可能了。

  10.縫衣鋼針測試法。古錢幣的真鏽不僅附著力強而且比較堅硬,把縫衣針尖頭向下豎直下壓,放手後,鋼針會倒下去。如果是偽品,由於鏽中摻入粘合劑之類的東西,具有輕微彈性,鋼針不易倒下。

  古錢幣品相的衡定標準

  一、美品。正、背面輪廓完整、文字清晰,無論生坑與熟坑泉品,其鏽色和包漿均自然,屬良品中之最好品相者。

  二、近美品。輪廓允許有因移範所引起的不規則或偏移,允許有不影響整體品相的極小缺損和極小裂紋,地張允許有因鑄造原因產生的很小漏孔;文字完整、字口間允許有因鑄造和使用磨損所造成的輕微粘連或混沌;主要品相面***一般指有文字面,對於兩面有文字的古錢則以主要特徵面——背面為主***的品相基本達到美品。

  三、上品。輪廓允許有較小缺損和裂紋,但不能傷及文字,地張允許有較小漏孔;文字完整,字口允許有較小粘連和混沌;主要品相面的品相基本達到近美品。原則上屬於個人收藏最低品相。

  四、近上品。允許有小缺損和裂紋,裂紋可以延至文字,地張允許有小漏孔;文字允許有不多於兩處的斷筆,字口***特徵字——如會昌開元的背字***允許有因粘連和混沌而只顯現輪廓現象;主要品相面基本達到上品。對於中、低檔古錢屬於臨時替代或過渡品,對於高檔古錢則可以留存。

  五、中品 缺損或斷裂後粘,文字及特徵字均能辨析,可以有漏孔。一般中品以下的古錢幣就不宜收藏了,但對於高檔泉和珍稀泉可以收藏。


猜你感興趣:

1.新中國的錢幣中有哪些可以收藏的種類

2.中國古錢幣收藏知識大全

3.哪些古幣有收藏價值

4.古幣收藏知識

5.收藏古幣有什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