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瓷器的收藏價值有哪些

  現在已經有很多的人都在收藏現代瓷器了,然而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現代瓷器有沒有收藏的價值。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現代瓷器的收藏價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現代瓷器的收藏價值

  所謂現代瓷一般指的是解放後50多年來生產的瓷器作品。由於缺乏一定的歷史積澱,因而並不太被藏家所重視。事實上,這些作品尤其是能反映新中國製瓷藝術品水平的,同樣具有收藏、投資的價值。

  購藏一件既能美化家居又有投資價值的瓷器,在很多人看來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出現在拍賣市場的古瓷,尤其是官窯精品,投資價值自然很高,可動輒十幾萬元的身價,又有幾個都市人敢“慷慨解囊”;流散在古玩、舊貨市場上的瓷器,價錢具有誘惑力,但不懂行的人又不敢輕易下手。所以很多收藏者已經瞄準了極具潛力的現代瓷市場。

  日前北京炎黃藝術館開幕的“中國陶瓷藝術家優秀創作展”上,推出了當代的各時期陶瓷藝術家的精心之作。不僅能讓觀者欣賞到平日裡難得一見的陶瓷精品,還可以挑選一兩件自己喜好但又不乏收藏價值的現代陶瓷作品。這些作品從一個側面映射了中國百年陶瓷藝術的發展史。更為難得的是,此次陶瓷展覽並未拘泥於景德鎮瓷器製品上,來自江蘇宜興的紫砂製品、龍泉的青瓷精品,同樣讓參觀者眼界大開。

  對於普通收藏來說,此次參展的500餘件作品並不是件件都可以問津的。部分參展的老藝術家的作品,如珠山八友的瓷板畫,行情大多在十幾萬元以上,沒有相當的經濟實力,難把精品請回家。據陶瓷專家介紹,這次展出的作品品位很高,但檔次分明,既有可供傳世的收藏珍品,又有供收藏界交流的收藏品,也有一些更偏重於陳設的瓷器。如果你想做少許的投資,那些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可以上手把玩。

  在此次“中國陶瓷藝術家優秀創作展”上,大師、大家的作品無疑要看,與大師“零距離”的接觸最起碼可以飽眼福。那些建國後成長起來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如王錫良、張鬆茂、張守智、秦錫麟、戴榮華、徐漢棠、李進等的作品精益求精,風格各異,無疑是收藏者的首選。在傳統制瓷工藝基礎上,不斷創新,張揚個性,這樣的創新作品最讓觀者耳目一新。像利用窯變技術製造的《窯變彩“舞”瓶》、把傳統書法寫就在陶瓷上的《東坡詩意瓶》、利用色釉綜合裝飾的《秋林瓶》、用絞泥貼花裝飾的陶藝品《荷》等,都讓人領略到古老的中國陶瓷也融入了時代的符號。

  投資現代陶瓷作品要有個側重點。陶瓷專家認為不妨從以下幾點考慮:首先,可以氫居裝飾、欣賞作為重點;第二,收藏與投資價值只作中長期的考慮;第三,應挑選20世紀五六十年代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大師們的作品,要注意燒製成品在10餘件、50餘件或百餘件這三個級別的作品,售價大致在兩三千元至萬餘元;第四,時尚型別的收藏者可挑選器型別致、繪有具有時代感的作品,傳統類收藏者則可以造型規整、器型傳統的為首選,至於選擇大件還是小品可以以個人經濟實力與喜好出發。

  應該說,當今製作精良的陶瓷品,只要投資就會有相應的回報,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具有收藏價值的現代瓷器

  1、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用風箱式小窯所燒製而成的爐鈞釉鈞瓷,所用的燃料是藍炭。這類鈞瓷的成品率非常低,但是窯變效果非常好,色彩、紋路等都十分獨特。

  2、20世紀70至80年代的煤燒產品。鈞瓷一廠、二廠、國營瓷廠以及神垕東風瓷廠燒製,窯變效果千變萬化,顏色多彩,器形各種各樣,底部沒有款識。

  3、20世紀90年代氣窯誕生,各個鈞窯廠燒製出了非常多的精品。這個時期鈞瓷的胎色既有香灰胎也有灰白胎,款識大多是廠家的名號或者是作者的姓名,有用印章的也有用手刻的。

  4、名家大師的作品。大師的作品難收藏,不同大師的藝術風格與學術成就都是影響鈞瓷收藏價值的因素。

  瓷器的收藏價值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與青花瓷共同並稱四大名瓷的還有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另外,還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高階瓷器擁有遠高於一般瓷器的製作工藝難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為古代中國的特產奢侈品之一,瓷器通過各種貿易渠道傳到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中國古代瓷器有曾拍出天價的精品,但部分國寶級瓷器並不在中國國內。歐美人士在結婚時,便特別喜歡送贈高階瓷器茶具。

  瓷器做為古代文物的一種,有其獨特的收藏價值。瓷器有三方面收藏價值:藝術審美價值、歷史認知價值和經濟投資價值。其經濟價值決定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同藝術價值的完美統一,造就了經濟價值的高昂。

  在古代,瓷器代表著使用者的不同身份地位、習俗喜好、文化藝術修養、宗教信仰和制瓷工藝水平,甚至是使用者及製造者思想意識,根據使用者的地位在製造時被劃分成了官窯瓷器和民窯瓷器兩大發展系列。

  事實上、任何一個時期的民窯瓷器都擁有著比官窯瓷器更加廣泛的使用群體,更加活潑的藝術思想,體現著民眾在政治、軍事、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好惡取向和思想變化。而歷史的風雨雖然讓絕大多數民窯瓷器湮沒於歷史的長河,讓其中的倖存者煥發出燦爛的彩虹。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投資官窯瓷器實際上是投資它的皇家地位,而收藏民窯瓷器,收藏的是民窯瓷器的多元思想。

  目前市場中能見到的明代民窯瓷器完整器多為青花罐和碗盤,彩瓷完整器十分少見,其中罐的市場價值已經很高,只有盤碗碟的價格還徘徊在相對的市場低位,呈現出理論研究和市場價格的兩大窪地。

  瓷器的質地較陶器緻密堅硬,且光滑不易吸水,氣孔壁較小,在纖維結構上含有較多的玻璃態和一定量的莫來石晶體,這些組合成瓷器的特徵,即光線、有害氣體、蟲害等都不會對它產生作用。但在製造過程中的某些缺點及本身材質所限,瓷器脆而易碎,所以,瓷器保護的重中之重是防震、防擠壓、防碰撞。小件瓷器必須入錦盒收藏,而且要一器一盒,以防相互之間的摩擦碰撞。裸放的大件器物要放穩,周圍環境中不能有易倒的硬物。雖然瓷器不怕有害氣體,但某些物質的溶液對瓷器是有害的,如鹼對釉有腐蝕作用,強酸可以改變瓷器表面光澤,使彩繪變色。

  瓷器的升值空間也是很大的,瓷器易碎,儲存具有一定難度,歷史越悠久,越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