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通寶古錢幣的收藏價值

  大觀通寶古錢幣制作精緻美觀,地章平整,面文和緣深峻。那麼大觀通寶古錢幣有沒有收藏的價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 它有小平、折二、折三、當十等多種版式。這些版式中,面文“大觀通寶”四個字中的“大”字,最後一捺雖有長有短,但最長 的也僅略超過方穿的右上角。筆者這枚“大”字一捺特別長的當十大觀通寶,其中“觀”、“通”、“寶”三個字與普通的大觀通寶錢沒有區別,而“大”字的一捺特別長,大大超過方穿的右上角,佔據了方穿右側至邊緣的一大半,使該錢成為一枚與許多大觀通寶都不相同的特殊錢。 “大觀通寶”並非一種筆體,近年來有楷書、篆書、行書等多種筆體的“大觀通寶”發現。其中以行書“大觀通寶”最為人們追捧。行書“大觀通寶”為證明鑄造的鐵錢,而銅錢則為行書鐵母。據說大觀行書鐵母小平錢存世僅十餘枚,但是卻是大名譽品。因其書法雋永,是大觀錢幣中唯一的行書錢幣,故而彌足珍貴,頗受藏家鍾愛。行書“大觀通寶”在歷代錢幣著作中有所記載,出土地區不明。罕見。”而作為鐵母的產物,行書“大觀通寶”鐵小平則相對多一些,“大觀通寶”鐵小平,較為容易見到的是瘦金體“大觀通寶”和行書“大觀通寶”

  近日一位黑龍江的王先生,將家裡祖傳的一件品相非常完整的“大觀通寶”母雕公眾於世,引起錢幣收藏家的熱議,大觀通寶 這枚“大”字一捺特別長的當十大觀通寶,錢徑41毫米,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38毫米略大;厚3毫米,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略 厚;重16.17克,也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重一些;製作精緻美觀,地章平整,面文和緣深峻。 宋代錢幣在中國錢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今天人們觀賞、收藏的豐富寶藏。

  嘉德2011年秋拍中也曾拍賣了這樣一枚錢幣,說明詞中寫到:“小平鐵錢為河東路***今山西一帶***鑄行,行書或仿瘦金體,現出土量甚少,可能為大觀四年***1110年***河東路罷鑄夾錫鐵錢的短暫期間鑄。行書大觀即為小平鐵母,極為罕見。”

  宋朝建立以後,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鑄 造了“宋通元寶”錢。因為在錢幣上直接鑄明瞭國號“宋”,所以被稱為“國號錢”。宋仁宗鑄造過“皇宋通寶”等。其中“皇宋通寶”品種較多。1979年,北京密雲縣的一個廢舊物資回收站,曾從回收的廢銅爛鐵中發現一枚國寶級的九疊篆文“皇宋通寶”。這種錢幣現在已有複製品,錢文疊迭,九曲八彎,如同皇帝印璽上的文字,觀賞性很強。

  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宋代與歷朝有所不同,每換一種年號就開爐鑄新幣,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 錢。終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錢為主,其間也有大錢流通、錢幣的輪廓,尺寸都有一定標準。因此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有,錢文除真、草、隸、篆外,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劃銀勾”瘦金體。 “北宋天子出崇觀,鐵畫銀勾字字端。聞道蜀中銅貨小,任憑頑鐵買汪山!”詩中傳述的便是北宋徽宗傳神的瘦金體。 徽宗早年繼承帝位,崇尚書法繪畫藝術,卻不善理國。他自己則御書親題其中的崇寧通寶、宣和通寶等錢文。御書錢錢文精美, 鑄造技術高超,為歷朝之冠。 圖中所示為御書錢“大觀通寶”折二錢。錢幣穿郭勻稱規整,銅色略深。錢文“大觀通寶”字型纖秀,氣韻貫

  大觀通寶 通,“通”字為宋代方頭通***通字“甬”頭寫作方形***。 背面無銘文。大觀通寶又有銅錢和鐵錢之分。北宋由於戰爭頻繁,官家濫鑄及民間盜鑄蜂起,銅貨短缺。因此政府開鑄鐵錢。御 書鐵錢有“崇寧通寶”折二錢,“大觀通寶”小平、折二及行書小平錢。而御書銅錢“崇寧通寶”有小平和折十。折十版制頗多,並由徽宗親自指導工匠精心製作。“大觀通寶”銅貨則多,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及特大型錢。其中又以折十錢錢文最為美觀,小平錢中有些版別也極為上乘。現在存世的特大型銅“大觀通寶”多為傳世古幣,罕有出土,而較傳統的觀點認為徽宗御書錢中,以崇寧錢為上,大觀錢次之。

  大觀通寶 韓永生及其夫人齊冀寧女士,繼承家傳愛好收藏。 藏品頗豐,涉及陶瓷、古硯、錢幣、什項等,不乏珍品。部分在南京電視臺“玩家”節目多次亮相,深受好評。現選珍泉二品介 紹如下。 一 特大型“大觀通寶”錢 中國曆代鑄幣錢文,給人印象最深的要數宋代趙佶的“瘦金書”為第一,有“風流夫子書大觀,鐵劃銀勾字字端”之譽。其他錢 文書法雖好,風格與常人書法大同小異,而瘦金書卻具有與眾不同的風格,特別受人喜愛。 宋徽宗趙佶繼承兄位,崇尚書法繪畫,在位只有二十一年,共六個年號,曾為幾種年號錢題寫錢文。 後世研究者稱其為御書錢。 御書錢中“崇寧通寶”有小平和折十,版別頗多,其中幾種非常俊美。泉家論御書錢,推崇寧為第一,大觀錢為第二。“大觀通 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及特大型錢。折十錢文最為美觀,小平中也有俊美之品。最為名貴的為特大型與折五大觀錢。此錢深坑綠鏽,背面右側珠砂沁,品相一流,實屬難得之珍品。 華光普先生編著的《中國古錢目錄》中定為二級,但目前市場上有價無物,說明珍稀。

  大觀通寶古錢幣的收藏價格

  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它有小平、折二、折三、當十等多種版式。這些版式中,面文“大觀通寶”四個字中的“大”字,最後一捺雖有長有短,但最長的也僅略超過方穿的右上角。

  大觀通寶鑄造精美,小平錢常見,普通版價格在5萬元左右,小平中最珍貴的是行書鐵母,錢文如行雲流水,市場價格在100萬元左右。折二銅錢市場價格在20萬元左右,折二鐵母在20萬元左右,折三市場價格在30萬元左右,折五應為試鑄,稀見,折十美品市場價格在10萬元左右。另有一種特大型大觀通寶,應為後鑄,性質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