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收藏價格

  近年來,收藏古錢幣的人越來越多。古錢幣具有一定收藏價值,那麼有多少?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897年無紀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一枚成交價:RMB 664,500

  宣統年造大清銅幣二分試鑄樣幣一枚成交價:RMB 476,000

  1902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黃銅元試鑄樣幣一枚成交價:RMB 3287,500

  民國二十五年孫中山像背帆船中圓銀幣樣幣一枚成交價:RMB 2299,000

  1902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十文銅幣樣幣一枚成交價:RMB 1345,000

  光緒二十四年北洋機器局造壹圓銀幣一枚成交價:RMB 6345,000

  1914年袁世凱像中華民國共和紀念幣壹圓成交價:RMB 2402,500

  清 “咸豐元寶”背“寶泉當五百”紅銅鎏銀雕母成交價:RMB 4460,000

  清 “咸豐元寶”背“寶河當千”成交價:RMB 3460,000

  湖南省造光緒元寶成交價:RMB3 471,960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立龍”伍角樣幣一枚成交價:RMB2 644,000

  1890年喜敦版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銀幣一枚成交價:RMB 5,897,500

  私人收藏中的一枚稀有錢幣——1822年半鷹五元金幣,拍前估價為800萬至1000萬美元。

  1900年庚子京局製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樣幣***LM6*** 估價人民幣360萬-500萬元

  鑑定古錢幣收藏價值的方法

  首先要弄清歷史價值。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更是歷史的見證。因此在收藏前有必要弄清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在呼和浩特市發現的“十文中統元寶交鈔”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紙幣,被學術界視為無價之寶;吉林的“廣平銀幣”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枚機制幣;1985年8月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承安寶貨”為我國“一兩半計數白銀幣”的罕品。短命政權的錢幣收藏價值也很高。短命王朝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幣,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方。因此,“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後鑄有“永昌通寶”,此錢幣鑄量少,且流通時間極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貴。還有一種被稱為“羅漢錢”的錢幣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康熙帝在西藏平叛時,因軍餉不足向當地喇嘛借了銅佛和18尊金羅漢,銅金共熔鑄成錢幣,當時在錢幣正面印有標誌,即“康熙通寶”的“熙”字少一豎,以便日後識別收回,因錢是熔金羅漢所鑄,民間稱其為羅漢錢。

  其次要了解現存數量。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既要看年代是否久遠、流通時間的長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國錢幣有近5000年的歷史,大體可分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布幣、蟻鼻等,秦代的外圓內方錢、唐代的通寶、宋代的年號錢、清末的“宣統通寶”,品種有數萬至數十萬種。齊、燕、趙等國的刀幣,韓、魏、秦等國的布幣等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幣還有唐代叛軍史思明佔領洛陽後鑄的“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為稀世珍品。此外,如1972年在吉林庫倫旗一遼墓中發掘的“大康六年”紀念銅幣,也是罕見的珍品;1984年在寧夏銀川賀蘭山出土的西夏“光定元寶”篆、真書體對錢,引起藏界轟動;迄今為止僅發現一枚的南康“大齊通寶”、西漢時的“國寶金匱直萬幣”等,均堪稱幣中的“孤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還要看文化價值。一些傳世並不太少的品類,則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極高而備受青睞。如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幣,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唐高祖武德四年的“開元通寶”,系大書法家歐陽洵的手跡,其書風端正古樸,法度嚴整,勁健含蓄;“淳化元寶”由宋太宗趙光義用楷、行、草三體書寫,楷書渾厚端莊,行書雋永流連,草書奔放流暢,使宋代錢幣文字藝術走到了空前絕後的境地。還有宋代的一對錢,原文行草分別由司馬光和蘇東坡所書,飄逸勁拔,為古今一絕,收藏價值很高。另外享有“篆法絕工、六朝之冠”和“北周三品”、“重寶”的古錢幣均屬此列。

  掌握觀賞品相至關重要。古錢幣的投資價值、增幅大小與品相密切相關,同一錢幣若有品相差異,則價格之差往往高達十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足見其品相的重要。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凡有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鏽蝕嚴重、看相較差者,儘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錢幣時還應注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鑑別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製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