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要怎麼種植採收方法有哪些

  豇豆,豆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俗稱角豆、姜豆、帶豆。這種豆類,你知道是屬於種植出來的嗎?以下便是小編為大家所帶來豇豆種植的相關知識,希望各位會喜歡!

  豇豆的生長習性

  豇豆要求高溫,耐熱性強,生長適溫為20~25℃,在夏季35℃以上高溫仍能正常結莢,也不落花,但不耐霜凍,在10℃以下較長時間低溫,生長受抑制。豇豆屬於短日照作物,但作為蔬菜栽培的長豇豆多屬於中光性,對日照要求不甚嚴格,如紅嘴燕、之豇28-2等品種,南方春、夏、秋季均可栽培。豇豆對土壤適應性廣,只要排水良好,土質疏鬆的田塊均可栽植,豆莢柔嫩,結莢期要求肥水充足。

  豇豆是攀援植物,所以在幼苗長到30cm以上時需要及時搭建高度約2米的架子, 材料通常選用蘆葦、細竹竿、細木條等,其頂部枝頭具有纏繞攀爬習性,會自行向上攀爬。

  豇豆的種植方法

  育苗

  豇豆易出芽,一般不需要浸種催芽,育苗的苗床底土宜緊實,以鋪6cm厚壤土最好,以防止主根深入土內,多發鬚根,移苗時根群損傷大。所以當苗有一對真葉時即可帶土移栽,不宜大苗移植。有條件的可用營養缽或穴盤育苗,每缽兩苗或三苗。

  定植

  斷霜後定植,苗齡20~25天,定植田要多施腐熟的有機肥,每畝3000~5000kg,過磷酸鈣25~30kg,草木灰50~100kg或硫酸鉀10~20kg,定植密度行距66cm,穴距10~20cm,每畝3000~3500穴,每穴雙株或三株***育苗時即可採用兩、三株的育苗方式,方便以後定植***。定植後澆緩苗水,深中耕蹲苗5~8天,促進根系發達。

  直播

  斷霜後露地播種,蔓生性品種密度為行距66~70cm,株距20~25cm,每穴4~5粒,留苗2~3株,矮生品種行距50~60cm,株距25~30cm。播後用腳踏實使土和種子充分接觸,吸足水分以利出芽,有70%芽頂土時,輕澆水1次,保證出齊苗。澆水後及時深中耕保墒、增溫蹲苗,促使根系生長。

  田間管理基此方法

  查苗補苗:當第一對初生葉出現時,就應到田間逐畦查苗補苗。補栽的苗最好用紙缽於溫室大棚內提早3~4天播種育好苗。若育苗移栽,則應在緩苗後進行補苗。

  中耕鬆土:直播時苗出齊或定植緩苗後每隔7~10天進行一次中耕,鬆土保墒,蹲苗促根,伸蔓後停止中耕。

  澆水追肥:豇豆前期不宜多施肥,以防止肥水過多而引起徒長。一般在活棵後澆一次糞水。現蕾開花和始收後則要加強肥水供應,一般追肥2~3次,每次每畝施人畜糞尿750~1000kg。如因多雨不能澆糞時,可在行距中間穴施尿素5~10kg。秋季栽培的則一促到底。

  插架引蔓、整枝打杈:植株吐藤時,就要插架。用人字形架或X字形架。架高2~2.5m,距植株基部10~15cm,每穴插一根,深15~20cm,每兩架相交,從中上部4/5的交叉處放上橫先竿並紮緊。豇豆引蔓上架一般在晴天中午或下午進行,不要在露水未乾或雨進行,避免蔓葉折斷。引蔓要按反時針方向進行。

  整枝方法

  基部抹芽,主蔓經一花序以下各節位的側芽一律抹掉,促進開花。

  主蔓中上部各葉腋中花芽旁混生葉芽時,應及時葉芽抽生側枝打去。

  打頂類,當主蔓長2米以上時打頂,以便控制生長,促副花芽的形成,同時也利於採收。

  肥水管理

  豇豆忌連作,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幼苗期需肥量少,要控制肥水,尤其注意氮肥的施用,以免莖葉徒長,分枝增加,開花結莢節位升高,花序數減少,形成中下部空蔓不給莢。盛花結莢期需肥水多,必須重施結莢肥,促使開花結莢增多,並防止早衰,提高產量。以春豇豆為例:齊苗及抽蔓期追施10~20%人糞水1~2次;當植株進入初花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並進,結果數增多,每畝重施人糞1500~2000kg,促使多開花結莢;採收期間,每隔4~5天施入糞水一次,共3~4次。豇豆耐旱,南方春季雨水較多,不必灌水,而夏秋兩季屬高溫乾旱,應注意施肥灌水,以減少落花落莢,並防止蔓葉生長早衰,以延長結果提高產量。

  病蟲害防治

  蚜蟲主要在苗期危害,並能傳佈豇豆花葉病毒病,用40%樂果每7~10天噴一次。豆野螟一般於7~8月間***夏秋豇豆***大量發生,危害豆莢。花期用敵敵畏800倍每6~10天噴一次,南方夏秋季雨水多時,常會引起豇豆煤黴病危害。發生初期,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50%託布津1000倍液噴2~3次即可防治,而豇豆鏽病可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共2~3次。

  豇豆的採收貯藏

  採收

  長豇豆播種後,約經60天***春播***或40天***夏播***開始採收嫩莢,而開花後約經7-12天,莢充分長成, 組織柔嫩,種子剛剛顯露時應及時採收,質柔嫩。產量高。豇豆每花序有兩對以上 花芽,通常只結一對豆莢。如肥水充足,及時採收和不傷花序上其他 花蕾時,可使一部分花序多開花結莢,這樣可以提高結莢率,增加產量,採摘初期每隔4-5天採一次,盛果期每隔1-2天採一次,採收期共約30-40天。矮性種 畝產600-800kg,蔓性種1250-1500kg。

  留種

  豇豆留種可分夏播和秋播兩種,留種株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徵、無病、結莢節位低、結莢集中而多的植株,成對種莢大小一致,籽粒排列整齊,以選留中部和下部的豆莢做種,及時去除上部豆莢,使籽粒飽滿。當果莢種壁充分鬆軟,表皮萎黃時即可採收,掛於室內陰乾後脫粒,晒乾後乘熱將種子裝入缸內,密封貯藏或在缸內滴入數滴敵敵畏和放置數粒璋瑙丸密封貯藏,防止豆蟓危害。如少量種子,亦可將豆莢掛於室內通風乾燥處,不必脫粒,至翌年播種前取出後脫粒即可, 種子生活力一般為1-2年。秋播要注意時機。

  貯藏

  剛剛採摘的鮮鮮豇豆,應急時保鮮收藏,一般採用塑料袋密封保鮮。溫度應保持在10-25℃之間,溫度過低, 烹飪出來的味道很差,也炒不熟;溫度過高,會使豇豆的水份揮發太快,形成幹扁空殼,影響烹飪的味道;也容易腐爛變質。

  幹品的收藏,用剛剛採摘的新鮮豇豆,經沸水煮至熟而不爛時撈出瀝乾,在太陽下晒乾或用機械烤乾;用時拿出經涼水浸泡至軟備用,其味甘而鮮美,回味無窮。

  豇豆的宜忌人群

  宜食

  豇豆含有能促進胰島素分泌的磷脂,可以參與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腹脹、口渴、多尿、婦女帶下、腎虛、腎功能衰竭、腳氣病、尿毒症等病症以及老年人適宜食用。此外,豇豆煮熟再加適量調味品,消化不良者最適宜食用,而且療效顯著。

  忌食

  豇豆性味平和,但不宜多食,否則會產生不良後果,尤其氣滯便結的病人更應慎食。此外,豇豆與粳米一起煮粥食用不宜一次過量,以防產氣腹脹。

  豇豆要烹飪熱透食用,不熟豆角易導致腹瀉、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