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油用牡丹的病蟲害

  病害是牡丹在其生長髮育和越冬過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浸染或不良環境條件的影響,使其從生理機制到形態結構發生一系列病變。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

  油用牡丹病害防治

  紅斑病

  油用牡丹紅斑病

  病原:病原菌以芍藥枝孢黴***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屬絲孢綱,絲孢目。

  症狀:主要危害葉片。葉片初期症狀為新葉背面現綠色針頭狀小點,後擴充套件成直徑3-5毫米的紫褐色近圓形的小斑。擴大後有淡褐色輪紋,成為直徑達7~12毫米的不規則形大斑,中央淡黃褐色,邊緣暗紫褐色,有時相連成片,嚴重時整葉焦枯。

  發生規律:牡丹紅斑病菌以菌絲在病組織上及地面枯枝上越冬,翌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並再次侵染危害。下部葉片最受害,開花後逐漸明顯和加重。潮溼天氣有利於病害的快速擴充套件。

  防治方法:

  ①冬季整枝時必須將病枝清除,盆土表面挖去10釐米左右,重新墊上新土。

  ②早春植株萌動前噴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一次。

  ③初見病後及時摘除病葉,噴灑藥液進行全面防治。噴藥時特別注意葉片背面,並且噴灑均勻、周到。常用藥有:60%防黴寶超微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每七八天噴-次,連噴2~3次。

  ④傍晚時噴撒粉塵劑或釋放煙霧劑防治葉黴病***適用於溫室***。常用粉塵劑有:5%百菌清粉塵劑,7%葉面淨粉塵劑及10%敵託粉塵劑等。

  灰黴病

  病原:病原菌屬半知菌亞門絲孢菌綱叢梗孢目葡萄孢屬,常見的有兩種:①牡丹葡萄孢 ***Botrytis paeoniae Oudem***,②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Fr.***。

  症狀:主要危害葉、葉柄、莖、花蕾及花。葉片染病初在葉尖或葉緣處生近圓形至不規則水漬狀斑,後病部擴充套件,病斑褐色至灰褐色或紫褐色,有的產生輪紋。後期在病部長出灰色黴層。

  發生規律:病菌以菌核隨病殘體或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初萌發,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藉助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以後病部又產生大量的孢子進行再侵染。高溫和多雨的條件有利於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傳播。

  防治方法:

  ①選擇地勢開闊、排水良好,通風向陽的地方,為牡丹的生產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②栽培時施足基肥,以磷、鉀肥為主;保持適當的栽培密度,以利於通風;對於地勢平坦的基地要做好排水工作。

  ③及時中耕除草,以保持良好的通風透氣環境。

  ④及時清除病組織殘體,以減少翌年的病害初浸染源。發病期間及時摘除病葉、病蕾和病花,可有效減輕病害的發生。

  ⑤春季牡丹展葉初期,及時噴灑1:1:100波爾多液,每隔10d噴施1次,連續3次,全園施藥,有-定的保護作用。

  ⑥在牡丹出現灰黴病症狀時,噴施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40%高多醇懸浮劑1000倍液。每隔15d噴1次,連噴2-3次。

  褐斑病

  病原:病原菌有兩種。①芍藥尾孢***Cercospora paeoniae Tehon et dan.***;②變色尾孢菌 ***Cercospora variicolor Winter***。

  症狀:葉表面出現大小不同的蒼白色斑點,一般直徑為3-7毫米大小的圓斑。病斑中部逐漸變褐色,正面散生十分細小黑點,具數層同心輪紋。相鄰病斑合併時形成不規則的大型病斑。發生嚴重時整個葉面全變為病斑而枯死。

  發生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發病組織和落葉中越冬,成為第二年的侵染來源。以風雨傳播,從傷口直接侵入。多在7~9月份發病,颱風季節雨多時病重。下部葉先發病,後期管理放鬆,盆土過幹、過溼時病重。

  防治方法:

  ①採收後徹底清除病殘株及落葉,集中燒燬。

  ②發病前用600-800倍的百菌清預防效果較好。

  ③發病前或者發病初期可用國光英納400-600倍液、國光必鮮***咪鮮胺***600-800倍液、或80%多菌靈800倍液噴施防治。

  油用牡丹莖腐病

  病原:為核盤菌屬的一種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症狀:發病時,先在莖基部產生水漬狀褐色腐爛,進而植株灰白色枯萎。病菌侵染的莖幹有白色菌絲體和大型黑色菌核。莖腐病較少侵染上部枝條。

  發病規律:病原菌以菌核侵染到死的有病植株上保留在土壤中,從夏到冬沒有明顯的休眠期。當土壤溼潤時,菌核開始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孢子可被風傳到千米之外。當子囊孢子遇到老弱寄主時,它們就會進入寄主並釋放一種酶分解細胞或薄壁組織,形成菌絲併產生壞死組織。

  防治方法:①病株在菌核形成前即應除去,並注意清除落在土中的菌粒,收集後深埋;病原菌寄主廣泛,注意不要與蔬菜地輪作。嚴重時進行土壤消毒。雨季注意排水。②發病期可噴施70%甲基託布津或50%苯來特1000倍液進行防治。

  油用牡丹根腐病

  病原:病原為茄類鐮孢***Fusarium solani***。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症狀:主要危害根部。支根和鬚根染病根變黑腐爛。且向主根擴充套件。主根染病初在根皮上產生不規則黑斑,且不斷擴充套件,致大部分根變黑,向木質部擴充套件,造成全部根腐爛,病株生長衰弱,葉小發黃,植株萎蔫直至枯死。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核、厚垣孢子在病殘根上或土壤中或進入肥料中越冬,病菌經蟲傷、機械傷、線蟲傷等傷口侵入。採用育苗移栽的植株,機械傷口較多,受害重。

  防治方法:

  ①土壤處理:用40%拌種雙或40%五氯硝基苯***如國光三滅***,每平方米用藥量6-8克撒入播種土拌勻。

  ②發病初期若土壤溼度大,粘重,通透差,要及時改良並晾晒,再用藥。

  ③用30%惡黴靈水劑***如國光三抗***1000倍液或70%敵磺鈉可溶粉劑***如國光根靈***800-1000倍液 ,用藥時儘量採用澆灌法,讓藥液基礎到受損的根莖部位,根據病情,可連用2-3次,間隔7-10天。對於根系受損嚴重的,配合使用促根調節劑使用,恢復效果更佳。

  油用牡丹主要蟲害

  牡丹老產區由於受其它環境條件的影響,加之根肥味甜,容易遭受地下和地上害蟲的危害。常見的病害有:介殼蟲類、線蟲類、金龜甲類、刺蛾類、蟎類、蟻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