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紅豆種植方法是什麼

  紅豆可為支柱、船舶、建築用材和箱板;種子鮮紅色而光亮,甚為美麗,可作裝飾品。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大田紅豆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大田紅豆種植方法

  採種,本地南方紅豆杉種子在10月下旬,當果實外種皮呈深紅色時分批採收。採收後的果實堆漚4-6天,洗去外種皮,加入細沙,反覆搓洗,揉去蠟質層,用0.3%的高錳酸鉀浸種消毒0.5小時,晾乾表面水分,進行貯藏。

  貯藏,用砂層積貯藏方法控制含水量:前3個月分別為20%、12%-15%、10%-12%,以後1年中控制在6%-8%,播種前2個月分別在30%、38%;貯藏時間為15個月,試用光照發芽箱測試發芽率為95%-98%。

  催芽,將種子去淨雜質後放在木桶內,用40℃ 的溫水浸泡24小時後盛放在谷籮內,於每天早、晚用35℃的溫水淋澆1次,2-3天后取出。先在催芽坑中,鋪一層10cm的清水沙,將種子與清水沙混拌放入催芽坑中,覆蓋保溫物,再覆蓋塑料薄膜,每天中午淋少量水,上下翻動,使種子受熱均勻,發芽正常。經7-12天催芽,當種殼微微裂開一縫隙,有25%- 30%左右種子萌發出胚根時即可播種。

  播種,整地力求細緻,播種方法以撒播為宜。第一年秋、冬季深耕耙平,每畝放餅肥100kg。翌春,播種前整平碎土,清除雜草、雜物或石塊,每畝噴施0.3%甲醛溶液進行土壤消毒***噴藥後用塑料薄膜覆蓋24-48小時***,然後開溝做床。床寬1-1.2m,溝距30cm,溝深25cm,於2月中下旬播種為宜。播種時先在床上鋪3cm左右的黃心土壓平,然後將種子均勻的播入苗床,種子間距2-3cm,再用草木灰與黃心土覆蓋於種子上面***覆蓋厚度約1.5cm***,稍加壓實即可。畝播種量15kg,成苗率為86%,畝產苗10萬株。為有利保溫保溼,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搭弓棚覆蓋。

  圃地選擇,圃地選擇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苗木的產量和質量。由於南方紅豆杉幼苗期較耐陰,空氣溼度一般要求在80%以上,因此,必須選擇坡度平緩、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條件好、交通便利的半陰坡或者半陽坡的耕作土地為宜。

  管理,播種後一個月左右苗木基本出齊。為防止雜草滋生和土壤板結,除草鬆土期為4-10月,一般每月進行2-3次,除草機具體措施為株間拔草。

  為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成苗率,促使苗木長勢良好,在苗木生長過程中要適宜施肥和澆水。1年施肥5-6次,第1次於5月上旬施用2%的腐熟的枯餅肥水;第2次於六月上旬施0.5%尿素溶液;第3次於7月下旬施3%的餅肥水;第4次和第5次於9月上旬和下旬施1%的尿素稀釋液;第6次於10月上、中旬為促使苗木早日木質化,施少量鉀肥,提高苗木防凍抗寒的能力。伏天一般每隔1個星期澆水1次,以澆透根基為原則。

  紅豆的醫用價值

  ①治水腫坐臥不得,頭面身體悉腫: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飽,飢即食盡,不得吃飯。***《梅師集驗方》***

  ②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幹,去茅根食豆,水隨小便下。***《補缺肘後方》***

  ③治水腫從腳起,入腹則殺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極爛,取汁四、五升,溫漬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雜食。***《獨行方》***

  ④治腳氣:赤小豆五合,葫一頭,生薑一分***並破碎***,商陸根一條***切***。同水煮,豆爛湯成,適寒溫,去葫等,細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盡。***《本草圖經》***

  ⑤治腳氣氣急,大小便澀,通身腫,兩腳氣脹,變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銼***100克, 紫蘇莖葉一握***銼,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搗羅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盞煮熟,去豆,取汁二盞半,入藥末20克,生薑0.5克,拍碎,煎至一盞半,空心溫服,然後擇取豆任意食,日再。***《聖濟總錄》赤小豆湯***

  ⑥治傷寒瘀熱在裡,身必黃:麻黃100克***去節***,連軺100克,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大棗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薑100克***切***,甘草100克***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傷寒論》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⑦治急黃身如金色:赤小豆50克,丁香0.5克,黍米0.5克,瓜蒂0.25克,薰陸香5克,青布五寸***燒灰***,麝香5克***細研***。上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5克;若用少許吹鼻中,當下 黃水。***《聖惠方》赤小豆散***

  ⑧治腸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幹,復納清酒中,候酒盡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後方》***

  ⑨治熱毒下血,或因食熱物發動:赤小豆杵末,水調下方寸匕。***《梅師集驗方》***

  ⑩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小品方》***

  ⑾治大小腸癰,溼熱氣滯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湯服。***《瘍科捷徑》赤豆薏苡湯***

  ⑿治小兒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癢或腫:赤小豆二升。末之,雞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幹則易。一切丹並用此方。***《千金方》***

  ⒀治腮頰熱腫:赤小豆末和蜜塗之,或加芙蓉葉末。***《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