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核心道德觀是什麼

  “文化是一條從老祖宗那裡流來又流向未來的河”,生動形象地闡明瞭文化發展中傳承和創新的辯證關係,茶文化的核心道德觀也是如此。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核心道德觀,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核心道德觀

  從茶文化的角度看,茶並不只是一片樹葉,也不只是一種飲料。茶,源於自然,貴乎人文,植根中國,風靡世界,富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兼有物質性和精神性***文化性***兩大特性,具有經濟、社會、文化、生態、養性健身五大功能,是享譽世界的文明象徵,又是東方生命倫理和生態哲學的集中體現,也是中國一個能見度很高的國際化話語體系,還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盛於宋,綿延數千年,融於儒釋道文化,中醫藥文化和農耕文化之中,與人類生活相伴隨。她起步於物質形態,昇華至哲學境界,滋養人的身心,涵養人的品格,豐富人的精神,啟迪人的智慧,慰藉人的心靈,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人的自我心靈的整體和諧與統一。茶乃萬物之精,萬品之華,清而不浮,靜而不滯,淡而不薄,是進入人精神的通道,是開啟人的智慧、健康和幸福之門,是人類僅次於水的健康飲料。

  當前,擁有4千多萬畝茶園的中國已是世界第一產茶大國,擁有13億7千多萬人口的中國應是世界第一茶消費大國,多茶類、高品質、富文化、養身心正成為中國茶和茶文化的重要特徵,蓬勃發展的中國茶和茶文化日益成為民生產業、綠色產業、文化產業、服務產業、健康產業,越來越受到中國茶人和世界茶人的喜愛。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俗話說:“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茶。”“唐宋元明清,自古喝到今”。數千年來,人們以茶為飲,以茶為緣,以茶會友,以茶禮敬。香道、茶道、花道、琴道、書道五韻並蓄,營造了底蘊深厚,歷久彌新的中華茶文化,在茶香的氤氳之中融入了越來越多的人生體味、審美意境和價值理念。此時的茶成了儒家的正氣茶、道家的養生茶,僧侶的平安茶,茶人的雅氣茶,百姓的生活茶,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成為尋常百姓的家事,香醇的茶水滋潤著人們的心田,發揮著茶和天下、健康身心、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

  飲茶習慣的歷史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嘗食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本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

  5、交際說:《載敬堂集》載:“茶,或歸於瑤草,或歸於嘉木,為植物中珍品。稽古分名檟蔎茗荈。《爾雅·釋木》曰:‘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採者也。茗又為茶之通稱。茶之用,非單功於藥食,亦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來》詩云:“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對坐細論文,烹茶香勝酒。”***摘自《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此說從理論上把茶引入待人接物的軌疇,突顯了交際場合的一種雅好,開飲茶成因之“交際說”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