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對生活有什麼意義

  茶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豐富,茶文化對生活具有很大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對生活的意義,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對生活的意義

  我們已然看到茶文化在中國大地上三十年來持續蓬勃地發展著。這一事實本身說明了茶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與作用。茶必定要比世界所有其他飲料而更為人們所喜愛,茶文化也必定要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產生更為深刻而廣泛的影響。這是茶的定命。然而在新的世紀面前,我們仍需要新的茶文化境界,新的茶文化精神。在新的時代課題面前,我們要接受新的挑戰。我們要重新體味一下茶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內涵,當然,我們更要進一步發掘茶文化對於現代人的意義。

  當人類社會進入近幾個世紀後,科學技術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迅猛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基本標誌。科技進步使人類日漸打破大自然的束縛,古人連做夢也想不到的事,現在也能做到了。然而幾百年來人類生活的巨大改變,同時又使人對自然的興趣越來越變成了技術性興趣,人們更多地實際從事的是控制和操縱自然。用蒂利希十分精彩的話來說,世界已經被“解除了魔力”。總之,技術逐漸變成自律的,它製造出一個無所不能的世界,具有自身規律,拒斥一切傳統。這種自律技術行為的侵入正改變著我們的文化。

  茶文化的形成發展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於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古史傳說中認為“神農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理由是,“若非玲瓏玉體,嘗藥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說“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兩說雖均不能盡信,但一靈縷微弱的資訊卻值得注意:“荼”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人們越來注重它的某些療病的“藥”用之性。這反映的是一種洪荒時代的傳佚之事。

  依照《詩經》等有關文獻記錄,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諸類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在食醫合一的歷史時代,茶類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藥用功能是不難為人們所發現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藥用發展為習常的專用飲料,還必須有某種特別的的因素,即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某種特定需要。巴蜀地區,向為疾疫多發的“煙瘴”之地。“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清·周藹聯《竺國遊記》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飲食偏辛辣,積習數千年,至今依然。正是這種地域自然條件和由此決定的人們的飲食習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藥用之旨逐漸隱沒,茶於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秦人入巴蜀時,見到的可能就是這種作為日常飲料的飲茶習俗。

  茶由藥用轉化為習常飲料,嚴格意義的“茶”便隨之產生了,其典型標誌便是“茶”***cha***音的出現。郭璞注《爾雅·釋木》“檟”雲:“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採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見,漢時“荼”字已有特指飲料“茶”的讀音了,“茶”由“荼”分離出來,並走上了“獨立”發展道路。但“茶”字的出現則是伴隨茶事的發展和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直到中唐以後的事,也正符合新符號的產生後於人們的社會生活這樣一種文字變化的規律。

  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眾說不一,西漢時已有飲茶之事的正式文獻記載,飲茶的起始時間當比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

  茶文化從廣義上講,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於人文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