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黑茶文化的歷史發展

  黑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在中國的雲南、湖南、廣西、四川、湖北等地有加工生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黑茶文化底蘊厚重。安化縣地處湘中偏北,雪峰山北端,資水中游,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98萬人。境內山青水秀,溝壑縱橫,氣候和地理條件優越,是茶葉生長的理想之地。安化種茶、製茶的歷史記載已有1000多年,唐代楊燁***公元856年***《膳夫經手錄》就有安化"渠江薄片茶"之記載。明萬曆23年***1595年***,皇帝御定安化黑茶為官茶,並實施以茶治邊策略,繼而成為西北少數民族同胞的必需品。道光年間曾任兩江總督的陶澍有詞曰:"才交穀雨見旗槍,安排火坑打包廂。芙蓉山頂多女伴,採得仙茶帶露香"。這些都是安化茶業輝煌歷史的真實寫照。隨中國幾千年茶的變遷而發展,繼製茶先人首創"龍團鳳餅"。安化明清時期有家家戶戶種茶、製茶的傳統習慣。有茶行數百家,產茶高峰時,坐船、騎馬前往安化以現鈔買茶、以物兌茶的客商達6萬餘人,匯聚晉、陝、鄂、川、徽等地客商及茶葉加工製作人員,茶市十分繁榮。"茶市斯為最,人煙兩岸稠"是當時安化茶市的真實寫照。茶業一直是安化"衣食萬戶"的 主導產業,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安化成為全國第二大產茶縣。目前還存有的百年茶行、茶亭、茶書、茶碑、茶鍾、茶馬古道驛站、茶工具、茶歌、茶瑤、茶戲、茶電 影可佐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安化茶葉為題材的《烘房飄香》、《鄉里妹子》被拍成電影在全國放映。安化還誕生和造就了黑茶理論之父-彭先澤,早年留學日本九洲帝國大學,浙江大學教授,先後出版《茶葉概論》、《茶葉行政》、《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磚》等專著。2008年《安化黑茶》由原政協主席伍湘安編著,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是共和國第一本寫縣域茶葉的專著,為安化黑茶系統總結的第一人。1985年,日本茶葉會長松下智率隊到安化考察,在日本《朝日新聞》發表《製茶的故鄉》,讚美安化茶。

  2、黑茶原料上乘獨特。安化茶葉品種上乘,完全得益於優越的自然環境,境內山青水秀,溝壑縱橫,雲霧繚繞,茶樹"山涯水畔,不種自生",是獨特的宜茶區域。在大學茶葉教科書裡的記載, "安化大葉茶群體品種"。安化雲臺山大葉種是國家評定的21個優良茶葉品種之一。安化仙溪、龍溪、大橋、九渡水等地產的茶明代朝廷指定的"四保貢茶";"六洞茶"***火燒洞、思賢洞等***和"高馬二溪茶"***高家溪、馬家溪***,都是歷史上產黑茶的最好地域。

  3、黑茶製作工藝獨特。安化黑茶是一種完全發酵的後發酵茶,是區別綠茶***完全不發酵***、青茶***部分發酵***的根本。原料採用成熟且內含物豐富的葉和梗,在製作中要經過 "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等工序,以致茶的內含成份發生變化形成的一種獨特品質,使生產出來的茶葉片片漆黑、湯色杯杯橙黃、香味陣陣入鼻,帶有特殊的陳香味。

  4、黑茶產品種類獨特。安化黑茶的成品茶均屬緊壓茶,有"黑磚茶、茯磚茶、花磚茶,天尖、貢尖、生尖[系清乾隆間***1736-1795年***晉陝茶商在安化採購引茶就地加工而成]",以及花捲千兩茶***清道光元年1820年至清同治年間,晉商"三和公茶行"在"百兩茶"的基礎上選用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竹葉、棕、篾一次捆壓而成***。簡稱三磚三尖一卷。"世界茶王"產於安化,千兩茶安化獨有。安化千兩茶的製作是茶葉製作史上的偉大創舉。臺灣著名茶文化專家曾至賢的緊壓茶著作《方圓之緣》一書,為"世界茶王--安化千兩茶"寫了專門章節。公認安化千兩茶為世界茶王,究其之理是:單品最大,產品以重量命名,老計量稱1000兩,包裝絕妙,樸實無華又奇巧異常,造型風格獨特,包裝與產品同步生成,天下唯一的非後包裝產品;口味獨具,並隨陳年時間不同,品質不斷變化,增色增味。在2007年10月的北京•中國國際茶博會上,我們特製了一支重2008兩的茶王獻北京2008年奧運會,又將成為世界珍品。

  5、黑茶保健功能與收藏價值獨特。安化黑茶不僅有與其他茶類共同的基本功能:解渴、益思、輕身、氣爽,而且有它獨特的保健功能。世界各國人們有的稱安化黑茶為美容茶、減肥茶、長壽茶……。歷史文獻記載了西北民族的切身感受,"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因而病"《明史.食貨志》,"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清.黃宮繡《本草求真》記載:"解酒、促消化、消腎火、清肺清痰、刮脂去膩、久服瘦人"……,這些都對黑茶進行了中肯評價和記錄。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攝脂飲奶越來越多,飲用黑茶越來越必要。"

  湖北黑茶文化的飲用方法

  黑茶主要產於湖南的安化縣、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地。主要品種有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藏茶、廣西六堡散茶等。黑茶不比綠茶沒有限定不同茶品配以不同的泡法,五種黑茶的喝法,只要自己喜歡都可以用來沖泡。

  一、傳統的喝法:取茶10至15克,用壺或其它容器盛滿500毫升的水,煮至一沸時,將茶放入其中,待至壺中水再沸騰時,改用文火煮一至二分鐘,停火後,濾去茶渣,即可飲用。

  二、功夫茶的喝法:用功夫茶具,按照功夫茶的泡飲方法飲用。

  三、蓋碗沖泡的喝法***南方最為常見***:可用蓋的紫砂或陶瓷杯、碗,取茶5-8克,先用沸水沖洗一次,燙杯後倒掉,再衝入沸水,加蓋悶一分鐘左右,待到湯色紅濃,即可飲用。

  四、涼茶的喝法:用1比60的比例,配好茶水,按照傳統方法將茶水煮好,濾去茶渣,放涼後即可飲用,放入冰箱,風味更佳。

  五、奶茶沖泡喝法:用傳統的方法將茶湯煮好後,按照茶湯和牛奶1比1的比例,調入牛奶,加少許鹽,即成具西域特色的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