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茶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

  茶文化作為我國獨特的本土文化,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如今飲茶已不僅限於中國,茶葉與咖啡、可可並列成為世界公認的三大飲料,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藥茶的做法:

  1.湯飲將藥物或食物用沸水沖泡或煎煮取汁,其中質地輕薄或具揮發成分的原料不宜久煎,適合沖泡或稍煎即可。這類飲料中一般不含茶葉,但也叮代茶飲用。如百合綠豆飲、川貝桑葉飲等。

  2.一同放人杯中,衝入沸水,浸泡20~30分鐘後飲用,飲後可再加沸水沖泡,沖泡3次為宜;也可將其置於鍋中煎煮,去渣取汁,煎煮2~3次,將藥汁合併。如清咽茶、大麥茶等。

  3.乳劑以乳製品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液體飲料。如芪乳飲、竹瀝羊乳飲等。

  4.鮮汁將汁液豐富的新鮮蔬菜、蔬果等壓榨取汁,可新增適量的水稀釋之,也可將幾種鮮汁合併或兌入藥汁一同飲用。如西瓜番茄汁、甘蔗汁等。

  5.露劑將汁液豐富的新鮮的蔬菜、水果或花草等原料放在容器中,經蒸餾加工而成的液體飲料。如金銀花露、茉莉花露等。

  藥茶的食療作用早在我們的古人就有認識。如成書於戰國時期的《神農本草》就敘述了茶的藥性和作用:“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唐代的《本草拾遺》也記載了“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現今,飲茶的減肥、健美、美容作用已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茶葉的功用:

  1、明目。2、利尿、消腫。3、抗菌消炎。4、助消化。5、提神醒腦。6、延年益壽。7、降血脂、減肥。8、抗動脈硬化。9、降血壓、防高血壓。10、防治冠心病。11、抗輻射。例如電視的輻射。12、安神、鎮靜、陶冶性情。13、營養劑。14、可治糖尿病。15、美容作用。16、防治貧血。17、抗疲勞、解疲勞的作用。18、醒酒、解酒毒。19、生浸解渴。20、防癌、抗癌。21、益氣增力。22、抗菌止瀉。23、解毒。24、增加人體的適應力。25、抗結核病。26、除異味、消口臭。27、升高白血球,治白血球減少病。28、調節體液的酸鹼平衡。29、外用於消炎、抗菌30、抗病毒。31、保護牙齒等。

  藥茶的介紹:

  藥茶是祖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歷史非常悠久,歷代醫書中昀有記載,最早記載藥茶方劑的是三國時期的張揖所著的《廣雅》:“荊巴間採茶作餅成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赤,......其飲醒酒。”此方具有配伍、服法與功效,當屬於藥茶方劑無疑。

  樑代陶弘景認為“苦茶能輕身換骨”,並提出以天冬等藥物也可代茶飲用。唐代的陸羽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書《茶經》,被後人尊為“茶聖“。他在這部書中系統論述了茶的起源、種類、採製技術及烹飲方法等,推動了飲茶知識的傳播。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載有“竹茹蘆根茶“等10首藥茶方。王燾在《外臺祕要》中載有“代茶新飲方”,詳細論述了藥茶的製作和飲用方法。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給予茶葉很高的評價,認為茶葉“上通天境,下資人倫,諸藥為百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

  公元992年,由宋代朝廷組織有關名家編著的大型方書《太平聖惠方方》正式刊行,其書97卷中就有藥茶諸方一節,收藥茶方劑8首,公元1078年,由宋代太醫局編成的《和濟局方》中也有藥茶的專篇介紹,其中的“川芎茶調散”一方可稱得上是較早出現的成品藥茶。宋政和年間撰成的大型方書《聖濟總錄》中載有大量的民間經驗方,也有應用藥茶的經驗。

  公元1307年,元代鄒鉉增編的《壽老養親新書》中載有防治老年病的藥茶方2首,一是槐茶方,二是蒼耳茶。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較為集中地記載了各地多種藥茶的製作、功效和主治等。元代紗圖穆蘇撰著的《瑞竹堂經驗方》一書中載有治痰喘病的藥茶方。

  明代《普濟方》中專設“藥茶”篇,載有藥茶方8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有多首藥茶方,並論述了茶葉的藥性、功用等。明代製茶工藝不斷改進,日益精良,形成了六大茶類,即綠茶、紅茶、花茶、白茶、烏龍茶、緊壓茶,這種分類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至清代時期,茶療之風盛行,藥茶的內容、應用範圍和製作方法等不斷被更新和充實.從近年編撰出版的《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可以看出,藥茶已成為清代宮廷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清宮御醫為慈禧和光緒所擬藥茶體現了當時的較高水平。據書中記載,慈禧熱病咳嗽時曾飲用清熱止嗽代茶飲,此外,慈禧太后飲用的藥茶還有生津代茶飲.滋胃和中代茶飲.清熱理氣代茶飲.清熱化溼代茶飲.清熱養陰代茶飲.清熱代茶飲等;光緒皇帝曾經飲用的藥茶則有安神代茶飲.利咽代茶飲、平胃代茶飲、和脾代茶飲和清肝聰耳代茶飲等。

  近代以來,藥茶的保健養生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種降壓茶、減肥茶及午時茶的大量湧現,使藥茶的種類和作用不斷豐富和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