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優質大蔥

  大蔥的生育過程雖然比較簡單,但田間管理的技術要求卻比較高,為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那麼大蔥怎樣種植才高產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種植優質大蔥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優質大蔥的方法

  1.早整地,早移栽,合理密植是關鍵。多年生產經驗表明,早移栽大蔥比晚移栽大蔥產量有明顯的提高。另外,合理密植是大蔥優質高產的重要措施,一般株距為4~6釐米,行距為25~30釐米。

  2.中耕鋤草要及時,以防澇災造成爛根。中耕能促進大蔥根系生長,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大蔥栽植時正值氣溫高、雨水多的季節,各種雜草很多,因此一定要及時除草,防止草荒;7、8月是北方地區的集中降雨期,易造成大蔥漚根、黃葉、幹尖現象,除做好防澇積水的同時,還要早破錶散墒,以便大蔥的根系進行各種正常的活動。

  3.底肥追施要恰當,豐產優質有保障。結合大蔥的生育特點和當地的施肥習慣,一般每畝底施30千克‘天脊’硝酸磷鉀,7~8月畝追施30千克‘天脊’硝酸磷肥,9月下旬每畝再追施25千克‘天脊’硝酸磷。

  種植優質大蔥的技巧

  第一,促根壯棵

  在大蔥定植之後即將進入高溫時期,在這個時候管理的重點是促根,應該掌握好澆水,在降雨之後及時排水防澇,加強中耕,促使植株根系正常生長。

  若是在大蔥定植後出現了高溫降雨的天氣,這就會造成大蔥的生長環境出現比較大變化,若還是根據往年的經驗施用肥料、澆水,大蔥就會由於天氣因素導致漚根死棵,甚至出現倒伏等,對其產量影響很大。因為澆水後如遇雨會導致大蔥根系呼吸困難而漚根死棵,而施肥則會造成養分流失,增加投入成本。

  第二,在大風降雨的時候注意防止倒伏

  栽種大蔥,就害怕遇到大風降雨天氣,這極易造成大蔥出現倒伏,最終導致減產減收。筆者建議菜農朋友們選擇在降雨量大的季節多進行中耕劃鋤,通過中耕之後,土壤就會得更加的疏鬆,大蔥地下部生長就開始旺長。更重要的是,在通過中耕之後,土壤的抗旱抗澇能力就會進一步的提高,只要不遇到比較大的降雨,田間通常就不會積水,漚根死棵問題就能夠順利解決。

  第三,不失時機防治害蟲

  由於是露天栽種,發生大蔥蟲害就會比較多,其中主要是以甜菜夜蛾、斑潛蠅以及薊馬危害最為嚴重重,在生產中應該注意預防。如,甜菜葉蛾。其主要是咬食葉片。應該不失時機的將卵塊及蟲葉摘除掉,集中消滅。噴藥應該選在傍晚進行。藥劑可以應用卡死克、抑太保等及時防治。

  大蔥種植的方法

  1.栽培季節 春播大蔥可採用冬性強、耐抽苔、抗病、產量高、品質好的品種,用於春播種植,可於3月下旬播種、育苗,6月栽植,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採收。

  2.播種育苗 選擇未種過蔥蒜類、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壤土作苗床地,翻耕細耙,每分面積***約67平方米***苗床地潑施腐熟人糞尿100~150千克,下滲後做成1米寬高廂,溝寬

  30~40釐米,廂面整細耙平,每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大田需用種子100克左右。種子拌適量細砂或細土,均勻撒播床面,覆土或泥灰1~2釐米,以蓋沒種子為宜,然後床面覆蓋稻草或薄膜增溫保溼,促進種子發芽。種子萌芽出土後,及時於傍晚揭草或揭膜。當蔥苗高達6~10釐米及15~20釐米時,分別進行間苗、拔草,間拔瘦弱苗和過密苗,留苗距2釐米左右。當苗高30~40釐米時,即可安排種植至大田。

  3.整地施基肥 大蔥忌連作,蔥地宜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1~2年內未種過蔥蒜的地塊。大蔥生長期長,需肥量大,又要培土軟化,整地時要深耕細耙,南北向作廂,廂寬60~90釐米,溝寬30~40釐米。廂中開定植溝,溝寬20釐米,深13~17釐米,其中一邊溝壁宜垂直,以免栽後蔥苗彎曲不正。種植溝內畝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或菜餅100千克,複合肥100千克及生物肥料1千克作基肥,與土充分混合,整細、鋤鬆。

  4.定植與管理 定植前1~2天,將苗床澆透水,留苗高25~30釐米,剪去頂端葉片,並將大、小苗分級起苗。定植時,按株距3~5釐米將大小一致的蔥苗排在定植溝內,儘量使蔥葉著生方向與行向垂直,然後覆土,以埋沒鱗莖、露出蔥心***分叉處***為度。栽植後澆清水糞,使蔥根與土壤密接。大蔥苗恢復生長後,於7月開始追肥,畝施人糞尿750~1000千克,或複合肥30~50千克,促進蔥苗生長。在大蔥生長盛期,畝用50%鋅硫磷350~500克,兌水500~700千克灌根,殺死蔥蛆,間隔40天左右再灌根一次;用40%樂果1000倍液與馬拉硫磷1000倍液混合噴霧,防治薊馬。在陰雨、高溫天氣,大蔥鏽病及紫斑病發生嚴重,須噴銅氨合劑,將碳酸氫氨550克,硫酸銅100克,拌勻後在塑料袋內悶24小時後,加水250千克,噴灑防治。8~9月間畝施腐熟人糞尿1000~1500千克,或複合肥40~60千克,促進蔥苗旺盛生長。生長期間,結合培土2~3次,第一次培土在生長盛期之前,培土厚7~10釐米;第二次培土是生長盛期之後,填平定植溝;第三次培土高13~17釐米,培成高壟。培土需在清晨或陰天進行,每次培土都不能埋沒蔥心,土粒也不能落入蔥心,以免引起腐爛或妨礙生長。雨後或灌水後,如土壟崩塌,須及時補培。蔥白形成期,畝施複合肥40~50千克及磷、鉀肥10~20千克。乾旱時要注意勤澆水。

  5.採收 當蔥白長度達到25~35釐米、直徑達1.2釐米以上時,即可分批採收上市。畝產可達2500~4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