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文化的論文賞析

  日本茶文化是在中國茶文化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融哲學、宗教、文學、倫理、道德、繪畫、建築等在內的一門綜合文化藝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內涵探析

  摘 要:日本茶道就是日本茶人所推崇的茶湯道禮儀,日本茶道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且具有很強的審美特徵,是一種飲茶藝術。日本茶道自身講究摒棄悅樂,甘於苦寂,日本茶人潛心探究精神修煉之道。禪、美、氣以及型是其具有獨特性的四大文化元素,是日本茶人經過百般冥思苦想才能夠抵達無形的茶道境界以及茶道的規則,所謂的禪是指從茶自身的飲茶氛圍、飲茶心境以及鋼管特質來看,茶和禪的枯淡特性、幽玄特性以及寂靜特性相結合,美是指實用茶具中散發出來不修飾、不刻意以及不拘泥自然之美,氣是指客人和主人在茶室裡面對於彼此的用心進行體會,隱現人和人之間相互尊重的精神,而型是指飲茶人通過反覆思考才能夠抵達無形茶道的境界以及茶道的規則。本文中,筆者就探析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內涵。

  關鍵詞:日本茶道 文化內涵 文化元素 文化禮儀

  茶原產自於中國,茶已經成為了世界三大飲料植物之一,在我國古代時期,茶經由絲綢之路,經過汪洋大海,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為世界各個民族以及各個國家所接受,並且形成了自身獨特飲茶的文化。比如英國的午後紅茶、土耳其的浴室飲茶等等,這些方式方法都獨具一格,然而,在各種演變飲茶的文化領域中,日本茶道因為其具有繁複形式手法,具有神祕深奧精神文化內涵,而被世人所尊崇和矚目。我國的茶文化十分悠久,我國具有禮儀之邦之稱,對於日本的茶道文化進行研究,明確其人生哲學的文化體系,對於發揚我國傳統的茶文化,構建獨特品位文化以及獨特境界的文化十分重要,下面,筆者就對日本茶道及其茶文化內涵進行探析。

  一、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發展

  日本相關文獻已經明確記載,日本天平元年四月時,朝廷召集了百僧到禁廷講傳《般若經》的時候,曾經經歷了賜茶之事,縱觀日本茶歷史,日本人飲茶始於奈良時代的初期,弘仁年間已經成為了日本古代茶文化黃金的時代,學術界將其稱為弘仁茶風,弘仁年間這一個階段已經成為了日本茶道發展起源的階段。在室町時代中,日本出現了具有遊藝性鬥茶活動,鬥茶活動成為了日本茶文化主流的活動,這一個時期日本出現了三大茶師,對於茶道發展以及茶道完善起到了具有決定性作用。這一個階段出現了古樸茶室,對茶具進行製作,並且對茶藝進行了規範,為日本茶道禮儀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15世紀末期,茶道已經完全脫離了宗教進行發展,成為了獨立禮法,由此,日本正式確立了茶道。

  經過一千多年漫長的歷程,日本茶道始終伴隨著日本人文文化發展以及日本社會文化發展而逐漸得到了完善,進而形成了具有獨特特色的茶道內容、茶道理念、茶道流派以及茶道精髓等茶道的文化體系,從弘仁茶風、書院茶以及鬥茶等等歷史現象產生,到真正意義上的日本茶道形成,都反映出了日本茶道的發展,日本茶道已經從一種飲茶娛樂的形式提升成為了一種倫理道德、一種宗教、一種哲學以及一種藝術。日本茶道所倡導的典雅、純淨、樸素精神,將日本的茶文化提升到了道這一個境地,最終成為了日本民國生活中重要 的內容以及日本傳統文化代表,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茶道發展對於推動日本民族文化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並且產生了十分嚴重的影響。

  二、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實質

  日本的茶道文化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其中,最為突出的內涵就是日本的茶道精神,日本茶道精神的實質主要包括寂、清、敬以及和這四個字,從本質上說,從事日本茶道的人士畢生所追求的目標就是這四個字,日本茶道文化倡導人們通過淨化心靈、提高品行、磨練意志、學茶上茶,將人們克服困難信心以及道義感進行增強,進而達到昇華思想境界這一最終目標。

  “寂“就是指不貪圖奢侈生活、謙恭以及樸素,倡導人們不管世俗有多紛亂,都要具有一顆平常心,做到謙虛做人,擁有無私和坦蕩的內心。在做茶事的時候,必須要做到心靜如水,如果心懷雜念,茶事就不會圓滿,境界也不能夠達到閒寂。

  所謂的清就是要求和茶事相關的人和物必須要潔淨,清對於身體以及其周圍一切的事物都有美好以及潔淨的渴求,當每個人都具有清澈透明的心以及純潔無暇的內心時候,才能夠享受以及領略到大自然之美,進而能夠愉快和輕鬆地進行生活。達到這樣一種境界的時候才是日本茶道“清“實質的含義,也就是日本茶道本來的面目。茶庭院、茶具以及茶室等等也要將潔淨作為標準,注重保持茶室以及其周圍環境潔淨的過程中,更加要注重心靈之美,只有這樣,才能夠稱為作茶的心境。

  所謂的敬就是指相互尊敬,主要建立在“和”這一基礎之上,共同實施茶事的人士並不分身份的高低和貴賤,全都聚集在窄小茶室裡面,溝通感情和品茶暢飲。雖然茶席上面設有末席、次座以及上座等等席位,但是,這並不是身份象徵,僅僅是茶室裡面設定座位而已。由此在平等之中產生了差別,在差別之中又包含了平等,只有保證“和”這一個心態,人和人之間才能夠相互尊敬。

  “和”是指和諧、和氣以及柔和的意思,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相互謙讓,永遠保持和的狀態,茶事中茶庭院、茶室以及茶具等等,其色彩、形狀、寬窄、長短以及大小都應該保持協調和完整,這一種統一和協調之美,將人們緊緊聯絡到了一起,這也就是茶事和茶會魅力之處。換而言之,其具備了物質和人協調的條件,正因為如此,茶主人對客人進行精心招待,客人也能夠對主人用意進行真心體會,客人和主人之間彼此不分你我,十分和睦,在周到、熱情的茶室活動之中,以心感心,由此產生來了十分和諧的氣氛,這就是日本茶道文化“和”的用意。

  三、日本茶道及其文化的特點

  日本茶道突出強調茶環境所具有的藝術特性,在進行茶事的過程中,要求茶具、茶室以及茶庭院等等佈置必須要具有一定的特色,與此同時,還要講莊重、優雅以及樸實等等突出出來,進而烘托出溫馨、和諧的氛圍,天然水井池、別緻休息亭以及幽深的茶庭院小路,都分別營造出了無盡環境文化韻味。日本茶室自身的精心佈置,每一個環節都和茶主人自身細心周到的服務結合在一起,進而形成了人和物之間最佳的組合,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

  日本茶道具有人文文化,其人文文化主要體現在茶道感悟性方面,感悟性又體現到了品茶的過程之中。當茶主人進行送茶的時候,要求客人要回敬給茶主人四禮,這四禮主要包括對茶主人的熱情款待感謝、對自己得到飲茶機會進行感謝、對同伴和長輩進行致謝以及對端茶人進行感謝。日本茶道自身就是使客人能夠在禮儀規範之中體會到人間所存在的關愛,享受到人世間的美好,這已經成為了感悟性主要的內涵。茶事從始至終都洋溢著十分濃烈的人文文化氣息,人們在幽靜恬靜以及和睦的氣氛之中,增加友情,提升自身文化的品味,同樣為社會安定,家庭和睦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

  四、結語

  對於任何國家來說,注重對自身民族傳統文化進行發揚和保護,都是十分重要的國策,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對於發展國家經濟,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鞏固政權以及塑造良好素質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筆者主要從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實質以及日本茶道及其文化的特點這三個方面對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內涵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參考文獻

  [1][日]千宗 室.茶 經於 日 本 茶 道 史 上 的 意 義[M].日 本淡交社,1983.

  [2]湯淺泰雄:日本思想N深層日本思想26[M].東京:巖波書店,1989.

  [3]武心波.當代日本社會與文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張忠良等.中國世界茶文化[M].時事出版社,2006.

  2

  日本茶道文化

  摘要:中國茶道是日本茶道的祖先,但是日本茶道卻擁有自己的特色。它擁有自己的的發展過程及獨特內涵。日本茶道必須按照一整套規定程式來進行,它不只是一般的是社交手法,更是通過品茶和茶道來達到陶冶情操,抒發情感的目的。

  本文從日本茶道的創立及形成入手,通過對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佈置等方面的分析,來簡單探討日本茶道中所體現的日本人傳統審美意識以及其蘊含的禪宗精神。

  關鍵詞:日本茶道、審美意識、茶具、茶室、和敬清寂

  一、日本茶道的建立和發展過程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中國茶道是日本茶道的源頭,茶道由中國傳入日本後,經過發展、變化、融合形成了具備大和民族韻味的日本茶道。

  唐代中期,派遣來中國的日本僧人最澄將中國的茶葉盒種子帶回日本,並種植在大阪一帶。茶葉剛剛出現在日本的時候屬於貴族用品,只有權貴、少數高階僧侶才可以享用茶葉。茶道被當作一種特殊的有品位的文化活動僅侷限在權貴的身邊。

  但到了鎌倉時代,受《吃茶養生記》的影響,茶道有權貴和僧侶發展到了平民中間。等到了室町時代,以種茶為生的茶農開始對茶葉進行品評和開辦品茶會,逐漸的這樣的集會變成了平民的娛樂活動,並由此發展成為了日本最早的茶道。

  對於“茶道”這個名詞,最早則是由和尚村田提出來的。他把對佛法中的領悟融匯到了茶道之中,它起源於“佛法存於茶湯”的道理,並藉由此發展成為了最具自然氣息和樸素的茶風。

  日本戰國時代的千利休則把日本茶道進行改進並提高到了藝術層次。千利休把室內富麗堂皇的的裝飾簡化到了非常樸素的程度,讓日本茶道脫離了物質因素的糾纏,讓日本茶道更易於被大眾所接受。與此同時千利休還特別要求“本心”的重要,並提出簡化茶道的特殊動作,要隨意的品茶並放棄外界的形式操縱,來達到用心體會茶道的高深意境。

  二、傳統日本茶道中的審美觀念

  在伊藤古鑑所著的《茶與禪》中,把日本的傳統茶道分為了三個層次:品茶技巧、品茶禮儀、茶“道”。

  日本人的審美觀和品茶觀完美的體現在其中。品茶技巧就是茶人怎麼挑選合適的茶具、怎麼放置屋內的盆景和裝飾品、怎麼點茶、怎麼調配茶後甜點;品茶禮儀就是主人和賓客間的禮貌問題。主要方面就是主人對房屋的打掃和茶會上的表演節目;第三點茶道,就是品茶人在喝茶的過程中對人生的領悟、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下面我們就分別從這幾個方面來深入的走進日本茶道文化,領悟其精髓,感受其文化。

  ***一*** 茶具和裝飾品

  在日本的茶道文化當中,我們要深入的瞭解下其茶道文化的精髓,就要首先了解下其茶道文化中的重要的一個方面,即:茶具和裝飾品。

  日本茶道中的品茶工具、書畫文字、盆景等飾物,體現了日本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從日本傳統茶道的祖先村田珠光開始,日本人在查到中找到了寂靜和質樸,來探索平淡生活中的點滴趣味。

  在日本的名流中,也不乏在茶具和裝飾品中有自己特有要求的,他們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是:茶道鼻祖村田珠光。村田珠光追求的是質樸,村田珠光自己就經常選擇質樸的茶具,反對鋪張浪費,提倡節約簡樸。他認為大和名族的黑色陶器顏色暗淡,但卻擁有有簡譜、寂靜的美麗。使用這樣的簡約茶具,情真意切地待客,既有品茶的樂趣,對道德情操養成和鍛鍊也大有用處。

  再挑選和物的基礎上,應當多多選擇用淡色系的朽葉色、淡青色茶具和適應寂靜分為的茶具。茶道鼻祖村田珠光說‘正是這種以嚴峻、淡然、悠閒寂靜為美的審美觀點,才能讓人把握到生活的樂趣,來達到靈魂上的追求。

  自主獨立的品茶地點、露天場所、石頭燈籠等的設立都是千立休提出來的。品茶地點雖然簡約淡然,喝茶的人卻讓茶具茶室乾淨整潔。只有喝茶周圍的環境乾淨整潔才能“進入自悟之道的境界,和美、寂靜有佛家的氣氛才是最正宗的茶道。對於茶道的鑑賞千利休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也正好是日本人對傳統審美觀的具體表現。

  ***二*** 茶室周圍的佈置

  在佈置品茶地點周圍的環境方面,品茶的人所看重的就是喝茶時的虔誠心情,對周圍大自然的美特殊的重視。插花對於日本茶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必須選用應季的花草樹木,必須看重大自然之美,順應花朵枝幹的自然之勢,不要求奢華,只需要簡約自然,讓人怦然心動,讓他們所呈現的大自然的魅力,要和茶室中與季節、書畫遙遙響應,真正意義上的靠近生命的本質。

  從這裡看出,這就是日本人傳統的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理念。《茶之書》中也提到“花瓶滴落的清水其實並不需要加以抹去,因為它暗示著露水一般的純淨與清爽”。同樣體現了日本茶道中的人當與自然相融合,在茶道環境的佈置與高深技術中,重視大自然,輕慢人人之間的鎖事,注重生命最本真的和諧。

  ***三***和敬清寂

  17世紀前期,16世紀末期,千利休用“和敬清寂”四字囊括了日本傳統茶道的精神理念,建立了日本最正統的茶道。“和敬”主要代表的是人人之間的和睦相處用心交流,萬萬不能妄自尊大;“清寂”指的是冷靜嚴肅、淡然、悠閒的審美觀點。

  在舉辦品茶聚會之前,品茶人必須先打掃周圍的環境,保持室內整潔,茶具的乾淨,茶葉必須經過精心的加工碾碎,茶具要反覆清洗乾淨一塵不染,插花也要根據賓客的不同和季節的變換來選擇。

  茶人品茶時的動作符合規範迅速敏捷,“既要讓人產生舞蹈時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精確規範”。因為這樣賓客才能感覺到主人的重視和尊重,展現了主人待客的真誠。在茶會上,賓客們的穿著也非常重要,因為要與茶會的背景相互協調,身份再崇高的貴族都必須爬跪進入。入座之後也不能喧譁保持安靜,並需要向著主人放置在王床間的畫行禮致敬。這樣才能體現出人與人交流的“和敬”氣氛。

  到了室町時代中期,伴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城市慢慢變的奢華和喧鬧。很多人開始厭倦了這種喧鬧的生活,把寂靜、淡然、悠閒為美,他們期待著過上隱居的生活,來達到心靈上的安慰。茶道之茶稱為“佗茶”,“佗”有是幽遠寂靜”、“閒適”的含義。一邊喝茶一邊和朋友談天說地,不問世事,修養身心。“清寂”之美從這個時期得到廣泛的流傳。   ***四***禪茶之緣

  日本的傳統茶道是必須按照一定的流程規範來完成的一種藝術。並且日本茶道的根本精神,正是包含在這些看似複雜繁多的程式中。而這些繁雜的工序

  並不是要讓品茶人的注意力從茶本身上移走,而是要茶客細心體會整個品茶的過程,從而把品茶人從世俗的喧囂、和生活的瑣碎中解脫出來。

  茶道中禪的意義,就是通過繁瑣的品茶程式和規則來鍛鍊人們的本心,當這些繁文縟節不再使品茶者苦惱,當飲茶人隨意之間就能表現出茶道的禮儀規範,才算領悟了茶道本身的真諦。

  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把精神修養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通過茶會本身的形式,賓客和主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在寂靜淡然的品茶環境中,以喝茶、欣賞茶具、賓主間天天說地的形式,以此來達到修身養心的目的、還能讓我們潔身自好,擁有更加的完美意識和品質。這也就是禪宗裡的“勿使染塵埃”和“本來無一物”的兩個境界。

  在整理中,我們發現:人們只有通過不停的反問自己的內心,才能最終令塵埃無可染之處。日本茶道,是用一種儀式來向人講述禪的思想,是日本文化的結晶,是融佛教、道教、儒家學說為一體的一種精神文化。領悟了這些方面才能更好的領悟日本茶道文化的內涵。

  三、結語

  日本茶道其基本精神被日本學者概括為“和、敬、清、寂”四個字,主張通過在茶室中舉行茶會的方式來了悟禪法,參透本心。日本茶道推崇樸素的“閒寂”茶風,“在不引人注目的外表之下暗含著無價的寶物,在貧困之中深藏著難以言盡的恬靜的喜悅”,這種意境被日本茶人奉為美的極致。“閒寂”的美學理念不僅顯現於茶具、茶室、茶儀等諸多外在形式之中,更深深滲入了茶人的內心世界,成為日本茶道藝術最為鮮明的個性特徵之一,對整個日本民族的審美情趣構成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以上所說的,日本茶道不僅僅是單純的娛樂、和業餘活動,它讓人們在謹慎的品茶過程中養成認真、並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同時,其實茶道本身已經成為了大和民族對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並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參考文獻

  [1]村井康彥.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點及其在日本的發展[J].日本學,1995***5***:273.

  [3]千宗室.〈茶經〉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25-26.

  [4]錢樸.茶道淵源初探[J].農業考古,1995***38***:51.

  [5]鈴木大掘.禪與日本文化[M].北京:三聯出版,1989.

  [6]鈴木大拙.禪與藝術[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8.

  [7]吳平.禪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8]趙天相.〈茶禪一味〉尋蹤有感[J].農業考古,2000***5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