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絲瓜有什麼種植方法

  絲瓜為葫蘆科攀援草本植物,以成熟果實、果絡、葉、藤、根及種子入藥。它起源於熱帶亞洲,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另有一說,原產印度***。大約在宋朝時傳入中國,成為人們常吃的蔬菜。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大棚絲瓜的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大棚絲瓜的種植方法

  一、培育壯苗

  1.適時播種

  品種選擇。溫室大棚栽培,宜選擇果肉厚、纖維少、風味美的肉絲瓜品種;播種時期。絲瓜的適宜苗齡為50天左右。一般在越冬的單層棚中栽培,4月末至5月上旬定植;越冬的多層覆蓋棚,約為4月下旬。根據定植期與苗齡推算,可比定植期提前2個來月,開始在加溫溫室中播種育苗;浸種催芽。用55℃左右的溫水燙種10分鐘,期間要不斷攪拌。燙種後,用常溫下的水浸種10個小時左右,撈出沖洗乾淨,甩掉種子上附著的水滴,用透氣性較好的溼紗布或溼毛巾等包好,放在28℃~30℃的溫暖處催芽;播種方法。可以播在育苗盤中,待子葉展平後再分苗。如果育苗場所比較寬裕,最好直接播到營養缽或紙缽中,以減少用工量。直接播於營養缽時,每缽播帶芽種子1粒,覆土2.0~2.5釐米***營養土同黃瓜***,澆透水,放在溫暖的地方促進出苗。絲瓜比較喜溫,最好放在電熱溫床或架床等育苗床上,也可以扣小拱棚保溫。

  2.苗期管理

  出苗前的管理 出苗前給以較高溫度管理有利出苗。一般日溫為30℃左右,夜溫15℃以上,地溫30℃左右;出苗後的管理 幼苗出土後適當降低溫度,抑制下胚軸徒長。日溫保持在20℃~25℃、夜溫10℃~13℃、地溫20℃~25℃。儘量增加室內光照強度,土壤不幹不澆水。真葉出現後,溫度要逐漸升高,日溫為25℃~28℃、夜溫13℃~15℃、地溫25℃左右。讓土壤見幹見溼。如果發現葉片顏色變淺,葉片變薄時,就可以用0.246毫克/千克磷酸二氫鉀 溶液進行葉面噴灑。及時除草和防治蚜蟲。在定植前1周逐漸加大通風量降溫、控水進行秧苗鍛鍊,提高秧苗的適應能力。

  二、適時定植

  1.塑料薄膜大棚的準備

  需要更換新膜最好在前一年秋天進行,越冬棚內凍土層淺,解凍也快,適於提早定植。進行多層橙蓋的大棚,在定植前半個月就要準備好二層幕、小拱棚、地膜等多層覆蓋材料。

  2.整地施肥

  深翻地20釐米,由於絲瓜生長期很長,可以一直收到上凍拉秧,因此要多施基肥,2/3全園撒施,1/3溝施。可按1.2米間距作畦,在畦中間開溝施肥,溝1鍬深,撒肥厚度10釐米左右。然後合畦,畦高10釐米左右。將畦面刮平,提前1周覆土地膜。

  3.定植時期

  無論單層棚,還是多層覆蓋大棚,絲瓜的適宜定植期要比黃瓜稍晚幾天,最早與黃瓜同期。絲瓜比黃瓜喜溫,不能盲目提前,以免發生低溫冷害。

  4.定植方法

  絲瓜在大棚內生長髮育比露地栽培旺盛,因此要比露地的栽植密度小些。1.2米寬畦栽雙行,行間距離50釐米左右,株距50釐米左右。

  選寒末暖初的晴天上午,打好定植孔,選優質適齡壯苗,溼坨下地,每垵施磷酸二銨5克做口肥,肥與土拌勻以免燒根。苗坨頂端與畦面等高或稍高出畦面,用土填充苗坨與定植孔周圍土壤之音質縫隙,使幼苗根系與周圍土緊密相接。淺透定植水,待水完全沉下後封好垵以利保溫保溼。

  三、定植後的管理

  1.緩苗期的管理

  定植後,進行多層覆蓋栽培的應立刻扣上小拱棚。這個時期關鍵是嚴密悶棚升溫,促進緩苗,不達38℃不用通風。在高溫高溼的條件下,5天左右就能緩苗。如遇寒流,在大棚周邊圍上草苫保溫。

  2.緩苗後到根瓜坐住前的管理

  當心葉見長時,幼苗就已經恢復生長,要立刻澆適量緩苗水以促進生長髮育。這個時期主要以防寒保溫為主,不超過35℃不通風。要適當控水蹲苗,促進發根。多層覆蓋,白天開啟,以利增加透光量。緩苗水澆後,表土見干時立刻用竹竿插直立架,然後“8”字形綁蔓上架。一般根瓜下的側枝全打掉。

  3.結果期的管理

  大棚春季的環境條件不利於絲瓜坐果,絲瓜又不像黃瓜的單性結實力那麼強,需要輔助人工授粉。如果人手少,也可以使用濃度為15~20毫克/千克的2.4~D溶液噴花或塗抹果柄,以提高坐果率。結果期需水需肥量急劇增加,要加強肥水管理。根瓜坐住後結束蹲苗,開始追肥灌水,結果前期每天灌1次水,後期1周左右灌水1次,每公頃追施磷酸二氫鉀或硝酸銨224千克,刨坑施或順水追施,施肥後及時灌水。絲瓜全生育期追肥4次左右。進入結果期,外溫逐漸升高,當夜間棚內溫度不低於13℃時,可撤掉小拱棚。當棚溫超過30℃時開始通風,先開門或在大棚兩邊扒縫通小風,逐漸加大通風量,捲起大棚四周膜,下午棚內溫度降到25℃左右時閉風;當外溫不低於13℃時,晝夜通風。9月份開始逐漸縮小通風口,最後完全閉風保溫。隨著植株生長,不斷綁蔓上架,根瓜上部的側枝選強壯者留5~7個左右,結瓜後摘心,主蔓離棚膜15釐米左右摘心,如果大棚架能吊蔓,那麼主、側蔓均可任意生長,不進行摘心。

  四、病蟲害防治

  絲瓜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霜黴病、蔓枯病等。其中褐斑病為害較大。褐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屬真菌病害。初生病斑水浸狀,後呈黃褐色或灰色,邊綠黃褐色,嚴重時全葉枯死。蟲害主要是瓜蚜:炎熱多雨季節容易發生。要加強輪作,注意園田清潔,減少越冬蚜源,發現蚜蟲及時防治。

  五、收穫與採種

  收穫:開花後兩週收穫,一般果頂飽滿、果皮出現光澤時採收。採收時不要硬拉,最好用剪刀剪。大棚每公頃產45000~60000千克;採種:留種要採取隔離措施,或束花人工授粉。選留具本品種特徵的中部果實做種瓜,開花後40多天摘下後熟,然後剖瓜取子,晾乾後貯藏。

  絲瓜生長環境

  光照:絲瓜為短日照作物,喜較強陽光,而且較耐弱光。在幼苗期,以短日照大溫差處理之,利於雌花芽分化,可提早結果和豐產。整個生育期當中較短的日照、較高的溫度、有利於莖葉生長髮育,能維持營養生長健壯,有利於開花座果、幼瓜發育和產量的提高。

  溫度:絲瓜屬喜溫、耐熱性作物,絲瓜生長髮育的適宜溫度為20-30℃,絲瓜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8-30℃,30-35℃時發芽迅速。

  水分:絲瓜喜溼、怕乾旱,土壤溼度較高、含水量在70%以上時生長良好,低於50%時生長緩慢,空氣溼度不宜小於60%。75%-85%時,生長速度快、結瓜多,短時間內空氣溼度達到飽和時,仍可正常地生長髮育。

  土壤:絲瓜是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的蔬菜作物,在各類土壤中,都能栽培。但是為獲取高額產量,應選擇土層厚、有機質含量高、透氣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砂壤土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