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北方玉米

  玉米是北方種植較廣泛的一種作物,那麼北方玉米怎麼種植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北方玉米種植的方法。

 

  北方玉米種植的方法

  種植北方玉米:買種

  要購買貨真價實的種子,是保證產量的基礎,其一:一定要選用已經過國家審定或省審的品種,其二:要選擇大廠家生產的種子,應該有較好的包裝,不裝袋不能有二次封口,生產公司信譽好且有售後服務,標籤標註資訊***生產廠家、質量標準、生產日期、經營許可證號品質簡介***和信譽卡等要仔細閱讀檢查,其三,要選擇“三證一照”手續齊全的種子經銷店購買,保證售後,最後要注意識別種子質量,主要靠目測、手感判斷,玉米種子一般要求淨度不低於98%,純度不低於97%,發芽率要達到95%以上,水分16%以下。

  種植北方玉米:選地整地

  整地:宜選用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力中上等,保肥保水能力較強,具有良好的土體構造,耕層深厚的土壤。一般在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滅茬或來年四月初土壤解凍時進行滅茬,並對未起壟地塊進行犁耕、耙耮作業保墒作業,一般深度500px~625px,耙耮儘量做到無大土塊,表土疏鬆,地面平整,這有利於疏鬆土壤,掩埋殘茬,消滅雜草。

  施基肥:整地時結合有機肥全程一次肥的施入,施用基肥時,應使其與土壤均勻混合,一般每公頃基肥施農家肥3-60噸。如用氮肥作基肥,每公頃可施碳酸氫銨375千克或尿素150千克。一定要深施,以防氮素揮發損失。在缺磷土壤中,每公頃施過磷酸鈣450-600千克;在缺鉀土壤中,每公頃施氯化鉀150千克;在缺鋅土壤中,每公頃施七水硫酸鋅15千克。

  種植北方玉米:播前處理

  晒種、浸種、催芽:晒種2-3天,發芽早,出苗率高,幼苗粗壯;2%硫酸鋅溶液將種子浸泡12小時,陰乾後播種;浸過的種子可以催芽播種,經過催芽的種子可提早出苗5-7天,但土壤墒情差時需催芽做水種,排除芽幹風險。

  種子包衣:主要用以防治種傳、土傳病害和蟲害並促進種子生根發芽,增加種子抗逆能力,有的廠家已將種子包好出售,需要自己包衣的可購買種衣劑按說明使用,採用專門包衣機進行機械包衣或人工包衣。而目前市場常用的包衣劑成分以福美雙+克百威混劑為主,國內廠家居多,價位相對較低,而進口產品目前市場常見、推廣力度較大的主要有先正達公司的滿適金***35g/L咯菌. 精甲霜混劑***+銳勝***70%噻蟲嗪***、拜耳公司的高巧***600g/L吡蟲啉***+衛福***400g/L萎鏽靈+福美雙***。

  芽試:準備細沙和花盆,大盆100粒,小盆50粒,上覆2公分沙子,用笤帚擋一下水,用塑料薄膜蓋上,三天露錐澆點水,5-6天查苗,達到芽率即可使用。

  種植北方玉米:播種

  播種時間:吉林東部地區5釐米低溫穩定通過8-10℃、含水量20%左右時可播種,中、西部地區5釐米低溫穩定通過6-8℃、含水量20%左右時可播種,吉林省種植時間集中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

  施種肥:春播前或播種同時,用少量氮、磷、鋅、鉀化肥進行條施或穴施,用量為每公頃二胺200公斤+尿素100公斤+50-10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硫酸鋅,其中種肥施入種下3-5公分;注意沙土地、高崗地多施氮、鉀肥,相應減磷肥,窪地增施磷肥。

  播種方法:播種時採用單粒播種,將播種器進行播量除錯,控制好播量、播深,稀密幅度一般在3000-5000株/畝之間,深淺適宜,土壤墒情好的可適當播淺些,一般在3-釐米,土壤質地疏鬆,易於乾燥的砂壤土地可適當播深些4-5釐米,坐水種地塊應適當淺播,噴灌地塊播深以鎮壓後三指深為宜。切忌覆土過深影響出苗質量。

  播後鎮壓:按墒情確定鎮壓輕重和次數,播後鎮壓得當,土壤乾的應該重鎮壓,溼的應該輕鎮壓,土壤水分大時可不鎮壓。

  種植北方玉米:田間管理

  雜草防治

  播後苗前土壤封閉除草:播後苗前使用封閉除草劑對闊葉草和禾本科雜草進行封閉防治,可使用38%莠去津懸浮劑266-400克+900克/升乙草胺***禾耐斯***100-133克每畝用量,兌水30-45升進行噴施,對於已經出現明草的地塊可適量加入少量二四滴丁酯,切勿過量以免產生玉米藥害。

  莖葉處理除草:玉米3-5葉期,雜草2-4葉期進行莖葉噴霧處理防除雜草,可使用4%咽嘧磺隆油懸浮劑60-70毫升+38%莠去津懸浮劑160-200克每畝,或10%硝磺草酮懸浮劑100克+38%莠去津懸浮劑150克每畝,兌水45-60升。

  在玉米6-9葉時,每畝用20%百草枯水劑150毫升-200毫升兌水40-50升,使用扇形噴頭帶防護罩進行玉米行間定向噴霧除草。

  中耕

  要求三次為宜,第一次在定苗前,深度3-5釐米,以不壓苗為宜,第二、三次在定苗至拔節期,深度10釐米左右,6葉前全部完成為宜。目前許多地方因施用除草劑放棄中耕,這並不可取,中耕可疏鬆表土、增加土壤通氣性、提高地溫,促進好氣微生物活動和養分有效化、去除雜草、促使根系伸展、調節土壤水分狀況,從而達到增產目的。

  追肥

  玉米追肥是玉米豐產栽培的一項重要措施。由於春玉米生長期較長,苗期生長緩慢,吸收養分少些,因此春玉米追肥多采用"前輕後重"的施肥方式,即在玉米拔節前施入追肥的1/3***拔節肥***,每公頃施尿素75-150千克,在大喇叭口期施入追肥2/3***穗肥***,每公頃追施尿素150-300千克,滿足玉米雌穗的小穗、小花分化以及籽粒形成階段對養分的需要,實驗結果證實,春玉米採用"前輕後重"的施肥方法,比採用"前重後輕"施肥方法增產1%。***若後期穗肥不足時,果穗節以下黃葉多的田塊,應適當補施粒肥,用量不宜過大,但對穗肥足,長勢旺,葉色深,果穗節下緣葉多的不宜施用,以免延遲成熟***

  種植北方玉米:病蟲防治

  苗期:以防治玉米蚜、蛀莖夜蛾、旋心蟲、缺鋅症為主。結合間定苗拔除田間雜草,及時將雜草、病株集中燒燬,減少蟲源。加強水肥管理,促進幼苗早發。用40%樂果乳油或40%氧化樂果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蚜兼治灰飛蝨。局部發生蛀莖夜蛾、旋心蟲的地塊,用40%樂果乳油500倍液或90%敵百蟲300倍液或50%敵敵畏400倍液灌根。每畝用%-%硫酸鋅溶液25-30公斤在2-5葉期葉面噴霧防治缺鋅症,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心葉期和穗期:主要防治玉米螟和蚜蟲、紋枯病、黑粉病、和大、小斑病為主。玉米螟的防治應掌握在心葉末期,用%辛硫磷顆粒劑或3%克百威顆粒劑按每畝—2公斤用量丟心,防治效果明顯,也可用菊酯類農藥兌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摘掉噴霧器的噴頭,將藥液噴入心葉叢中。對於蚜蟲,抽雄和剪雄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其危害,也可用40%樂果乳油或10%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黑粉病的防治,可採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50克,加50公斤種子拌種預防。如發現田間有發生黑粉病的植株,應急時拔除,在葉斑病發病初期,及時摘除下部2-3片病葉;可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500-800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和葉斑病,也可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對病部噴霧或塗莖防治紋枯病。

  灌漿成熟期:以防止發生青枯病、全蝕病和早衰為主。主要通過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保證單株營養面積,加強田間管理,改善玉米群體的通風透光條件等農業栽培措施來防止。

  種植北方玉米:收穫

  適當晚收:大部分地區玉米能在霜前,活稈成熟,含水量30%以上,除霜後仍有一段好天氣,莖葉中營養還能向籽粒輸送,增加粒重,適當晚收還可進一步降低籽粒水分,提高賣糧等級。

  收穫:時可機械收棒、秸稈粉碎;有條件上烘乾塔的可直接收粒;水分過大的可上凍後收穫,但注意上凍後收穫易影響下年整地。

  北方種植玉米的技巧

  玉米是喜溫植物,因黑龍江的氣候原因,一般在5月初開始準備,耕地~打壟~施肥準備完畢可以開始種植,一般在5月中旬就全部播種完畢,最晚不能超過5月末,如果5月末還有沒種完,成熟期不夠會影響玉米的產量。

  種子的品種,溫度和溼度會影響種玉米的出芽時間,一般7到10天左右全部出齊。

  玉米苗生長到20公分左右要噴灑除草劑就一次

  8月中旬到9月以後稈莖會長到2米左右,品種不同生長的高度也不同,這個時候的玉米授粉完成已經結玉米棒,還沒達到成熟期,但是可以食用,可以做以玉米為原料的各種美食,而且營養豐富。

  10月出到10月中旬玉米棒成熟,可收割,晾晒。

  量晒15天到30天就可以脫粒。

  玉米的種植方法

  選地 首先是選地並精細整地,要選擇土層深厚、肥力好、通透性好、酸鹼度適中、灌排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塊種植。對玉米種植地塊進行深翻後暴晒數日,並施入優質農家肥或化肥,整平田面,準備播種。

  選種 然後是選好種子,根據個地區的土地情況選擇相應的種子,我們這裡近兩年主要是德美亞1號 和 2號。其次是做好種子處理,包括浸種和種子催芽等。種子在土壤中也易遭地下害蟲取食危害,造成缺苗。因此,最好是採取催芽播種的方式進行播種。主要是精選飽滿健壯的種子,先用清水浸泡24小時,再用50%多菌靈或75%託布津500倍液浸種2―3小時,撈出後清洗乾淨,控幹催芽。

  播種 當土壤溫度穩定在15℃左右時即可播種,再是科學施肥,由於北方氣溫低玉米成熟期較短,因此必須要做到施足底肥,合理肥料配比,北方地區在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的基礎上,建議畝施入三元複合肥***N、P、K各15***15-20公斤底肥,以保證玉米對養分的需求。

  管理 田間管理的主要技術措施有:一是查田補苗。當玉米長到3―4葉期時,如果發現現缺株少苗,但沒有明顯的缺行斷壟現象,可以在缺株的臨近株穴,在定苗的時候,留雙株來補足密度。出苗不足一半時,建議毀種重播。

  玉米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6~7℃,但發芽速度極為緩慢,易受土壤中細菌和真菌侵害而腐爛。有的地方為了避免伏旱影響和高溫季節帶來的授粉不良,在入春時過早播種,由於土溫低、季節性氣溫尚未穩定,從播種到出苗往往需要20天,其間如遇陰雨或寒潮,常造成出苗不齊或種子黴爛。玉米種子在10~12℃的溫度下發芽較快而且整齊,生產上把這一溫度作為開始播種的最低溫度指標。

  病蟲害防治 東北地區基本上沒有病毒病和小斑病流行,但有大斑病和絲黑穗病,有時還發生玉米螟危害,因此要求抗這些病蟲害。玉米植株易招致玉米螟、蚜蟲等害蟲,因此,必須抓好苗期害蟲和中後期玉米螟的防治。為防止玉米矮縮病發生,在玉米6~8葉期噴施玉米粗縮靈一次。大斑病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在玉米雄穗期噴施,間隔10~15天再噴一次。適時放赤眼蜂防玉米螟,亦可用50%辛硫磷或50%甲胺磷,50%1605,0.5公斤拌毒砂50公斤,在大喇叭口期投入心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