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辣根

  辣根為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為主要食用部分,具有強烈的辛辣味,脫水乾燥後製成辣根粉,是一種佐餐調料,在國際市場上暢銷。它的種植方法是怎樣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辣根的方法。

  辣根的特徵特性

  辣根株高60釐米左右,根圓柱形,肉質白色,皮厚,淡黃色,長30-50 釐米,粗4-6釐米,鬚根4列,易生不定根,短縮莖,根出葉,叢生,色綠,有光澤。葉片長卵圓形,葉緣有缺刻。性喜冷涼氣候,具有較強的耐寒能力,冬季葉枯死,肉質根仍能越冬,生長適溫為17~20℃,辣根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土層深厚、地力肥沃而水分充足的壤土最為適宜。

  辣根的栽培技術

  選留優良種根

  種根以一年生未受傷的根為好。長14 釐米左右,粗1.0-2.5 釐米。百株重2.0-2.5 公斤,每666.7 米2需根量50-60 公斤。種根選好後,於11月底選一土質較好、背風向陽的地塊,挖深30釐米、寬40釐米的貯藏溝貯藏,貯藏期間防止受熱受凍。

  整地施肥

  辣根忌連作,前作最好為豆科作物。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地塊,每666.7 米2施優質圈肥3000公斤,碳酸氫銨50 公斤,過磷酸鈣30 公斤,硫酸鉀30公斤,或相應比例的複合肥。深耕30-40釐米,然後做成75-80 釐米寬的大壟,在壟頂栽植。

  打孔栽植

  辣根春秋兩季均可種植,但以春季栽植為主,最佳定植時間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起好的壟頂上按株距30-33 釐米,深度15-20 釐米打孔,孔須斜插,孔與地面呈45°左右,然後將種根頭部向上,插入孔中,切勿倒栽,栽後覆土3-5 釐米,每666.7 米2栽植2500-3000株.

  覆膜

  栽植後將壟坡壟頂摟平摟細,然後邊噴除草劑***乙草胺***,邊蓋薄膜。蓋膜時一定要拉緊,周圍壓實、壓牢,防止風吹。蓋完後將每個栽辣根的穴頂破3-5 釐米圓孔,再挖細潮土將孔蓋嚴,覆土厚2釐米,這樣有利於引苗出膜,防止灼傷葉片。

  田間管理

  早春栽植的辣根,一般35天左右出苗,其間易受乾旱和蟲害的影響,造成缺苗。因此,出苗時要注意查苗補苗。當苗高10-15釐米時追施尿素10kg,促苗早發快長,5-6月辣根生長旺盛,對肥料要求較多,每666.7米2可穴追尿素20kg,過磷酸鈣20 kg,硫酸鉀20 kg,促進莖葉旺盛生長。7月中旬每666.7 米2追施硫酸鉀15kg促進發育,對補栽苗及弱小苗應採用大水溝灌。

  治蟲

  辣根由於其地下根具有辛辣味,極少發生地下害蟲,地上部主要受菜青蟲及菜蛾危害,可選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

  收穫

  地上部葉片枯萎是地下部採收的適期。一般在地上封凍前採收完畢。挖出後,及時清除泥土,放在潮溼的地方儲存,待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