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喂水有什麼要求

  野雞飼養是有要求的,那麼野雞怎樣去喂水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野雞喂水要求,希望對你有幫助。

  野雞喂水要求

  野雞出殼後12-24小時內應先飲水,俗稱開飲。及時供給野雞的飲水對提高野雞的成活和促進幼雛健壯生長有重要作用。出殼後的野雞還有一部份蛋黃未吸收,這部分營養物質需要3-5天才能基本吸收完畢。飲水能促進對這些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這對野雞的生長髮育有明顯的作用。飲水還可以補充在孵化過程中胚胎所喪失的水分,刺激食慾,促進胎在飲水中加入適量的藥物糞排出,並有助於飼料的消化和吸收。如不及時飲水,野雞會因蛋黃未充分吸收等原因而絨毛髮脆,影響健康,甚至脫水死亡。

  飲水溫度,寒冷冬季提供不低於20度的溫開水,炎熱季節儘可能給野雞提供涼水。第一次飲水,可結合防疫病或補充營養的需要***如0.02%的土黴素、0.01%d高錳酸鉀***或新增劑***如5%-8%的紅糖,葡萄糖或白糖及少量的複合維生素B***開始時,雛野雞不懂飲水,可以教飲,即抓一隻健壯的雛野雞,將喙浸到水槽中粘上水,其他雛山雞也會效仿。育雛期間多用乾粉性飼料飼餵山雞,必須保證全天24小時供應飲水,注意水槽和水盆等飲水器最好選用開口不太大的容器,每次加水量不宜太深,以免野雞溺水死亡。

  一:野雞經過長途運輸,到養殖場後,讓其安靜一會即可進水,一般要求在30小時內完成第一次飲水。

  二:1-7日齡飲用涼開水,適量新增速溶多維***或電解多維***或增加白糖或萄葡糖水。

  三:新進野雞初次飲水的飲水器水深2-3毫米,最深處7毫米,不會將雛雞淹死,也不會將其羽毛淋溼,可使其安全度過飲水關。在飲水器的底盤中加入小石子或填放塑料管以減少水的深度。

  四:雛雞首次飲水關係到它的生死存亡,飼養人員注意觀察,每隻雛雞都應喝到水,對沒有喝上水的要用手抓起來將喙放在飲水器內蘸一下,讓其學會飲水。對於沒有飲水慾望的個別野雞雛雞用滴管向其口中滴水。總之,要保每隻野雞雛雞都喝上第1次水。

  野雞光照時間要求

  野雞光照時間,光照強度要求:光照可促進野雞採食和飲水,增加運動,促進骨骼,肌肉增長,並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合理的光照,除利用自然光照外,還應補充一定的人工光照。

  燈光的主要作用:一是照明,便於野雞採食和飲水。以及飼養管理人員工作。二是促進野雞的生長髮育和性成熟,光照時間:1-7日齡內雛,實行20小時至全日光照,8-14日齡的雛山雞採用16小時的光照;15日齡以後公雛實行12小時光照。母雛則進行14小時光照。光照強度每平方米用2瓦燈泡即可。光照較弱時,野雞安靜,溫馴,活動少,生長快。光照較強時,野雞顯得神經質,敏感易驚群,活動量大,易發生互鬥,啄羽,啄趾,啄肛,黃光,青光易導致野雞發生惡癖,而橙黃,紅,綠光則不易使野雞發生惡癖。

  野雞0-3日齡:光照時間24小時;野雞4-7日齡:光照時間22-20小時;野雞8-30日齡:光照時間18-12小時;野雞30日齡以後:自然光照。

  光照強度:

  1周齡野雞,可按每15平方米的雞舍,在2米高的位置掛一個40瓦的燈泡。

  2周開始,按每平方米1.5--2瓦的計算燈泡瓦數與個數。

  山雞養殖通風技術

  山雞養殖通風標準:是山雞養殖育雛階段必需掌握的一個技巧,山雞大腸桿菌和支原體綜合感染症,己經是危害山雞養殖業的頭號殺手。很多山雞養殖戶的野雞在10日右大規模出現眼睛紅腫,流眼淚,進一步發展到山雞眼晴嗐掉失明,大量死亡,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主因就是通風沒有做好。

  山雞育雛溫度要求高,育雛飼養密度大,同時雛雞代謝率高,每天需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糞和尿,糞尿及撒落的飼料一起發酵,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這些氣體濃度高,雛雞易患呼吸道疾病,眼病,且易患雞瘟死亡率提高,加之山雞苗雖然很小,但新陳代謝旺盛,比其他禽類需要更多的新鮮空氣,因此在注意保溫的同時,又要適當的開窗通風換氣,以排出室內的二氧化碳和氨氣等有害氣體。

  但是,必須在中午氣溫較嘎的時候,開小窗通氣或在門窗上掛通風簾,使新鮮空氣緩慢進入,不讓風直接吹到山雞苗身上,以防感冒。一般以人進入育雛舍內無氣悶感覺,無刺鼻氣味為宜,在冬天育雛和育雛前期,可在育雛舍安裝風斗或紗布氣窗等辦法,使冷空氣逐漸變暖和後流進室內,3周齡後,可選擇晴暖無風的中午,開窗通風透氣。通風透氣要注意避免空氣直接吹到山雞苗身上,而使其著涼感冒,也忌間隙風,育雛箱內的通氣孔要經常開啟換氣,尤其在晚間要注意換氣。

  另外提醒新山雞養殖戶:如果用煤爐保溫,產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定要通過無縫煙管排放到室外,一定要確保進風口暢通,防止室內缺氧出現雞苗,和人員傷亡。這是有血的教訓,千萬不要大意,否則後果嚴重。

>>>下一頁更多精彩“野雞飼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