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如何飼養技術

  隨著我國農業養殖的進一步發展,農村秸杆資源的豐富,通過大力發展圈養黑山羊生產,提高農民增收,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重要的支撐產業基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黑山羊飼養技術,一起來看看。

  黑山羊飼養技術

  ***一***羊舍建造

  山羊舍是山羊長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山羊提供安全的環境條件。所以,一棟理想的山羊舍要有防雨淋、防太陽晒、防疾病傳播、防野獸為害等功能。根據山羊的生物學特性和馬山縣自然條件,羊舍建造要符合如下要求:

  1.羊舍面積。羊舍應有足夠面積,使山羊在舍內不太擁擠,可自由活動。每隻山羊平均佔有最低面積是:種公山羊為1.2—1.5平方米,成年母山羊為0.8—1.0平方米,哺乳母山羊為2.0—2.5平方米,幼齡公、母山羊為0.5—0.6平方米,閹山羊為0.6—0.8平方米。

  2.山羊舍外要有運動場,運動場的面積為山羊舍面積的2—5倍。運動場圍牆的高度,小山羊為1.5米,母山羊為2米,公山羊為2.2米。運動場內應架設飲水裝置、草架、食槽等。

  3.馬山縣屬高溫多溼地區,防暑、防溼重於防寒,因此羊舍要建成內部乾燥、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冬暖夏涼的敞開式羊舍,簷高3米以上,舍內架設的羊床離地1-1.5米,舍外應種樹以利防暑降溫。

  4. 屋頂要完全不透水,排水良好,能耐火耐用,要有一定坡度,除平頂和圓拱頂外,若用樹皮、瓦、草料做屋頂,分別需要有15、35、50度的坡度,以利防水和排水。馬山縣氣候炎熱,羊舍屋頂應側重於防暑,所以用水泥屋頂時應設隔熱層。

  5.羊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面20—30釐米,地面緻密、堅實、平整、無裂縫、由裡向外應有一定傾斜度,靠外面的低地處應開設排糞溝。

  6.門、窗、牆要堅固耐用。

  7.羊舍外邊要建有貯糞池。

  ***二***及時去勢

  不宜留種的公羊,除部分公羊留作試情公羊外,其餘的在出生7-60日齡應進行去勢,去勢後的公羊性情溫馴,便於管理。

  ***三***合理搭配青、粗、精料

  羊屬食草動物,飼料應以牧草、樹葉為主,精料為輔,在夏秋季節,應多喂些草料、樹葉或牧草***一般種植桂牧一號0.15畝可養成年羊一隻***,禾本科***如桂牧一號、象草、類玉米等***與豆科***如銀合歡、任豆樹、沙皮樹葉等***牧草投喂比例為 4:1,適當補充精料。冬春飼草比較缺乏,有條件的地方,應利用冬閒田種植黑麥草作補充,也可通過多喂些混合飼料解決飼草不足的問題。混合料參考配方:玉米粉54%、草粉40%、黃豆或花生餅4%、麥麩2%,外加礦物質適量,每隻羊每天餵食鹽5克。

  ***四***供足飲水

  為消化食入的粗飼料,山羊每天必須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同時體內迴圈、養分輸送也離不開水分。所以山羊缺水的後果往往比缺料更嚴重,容易導致食慾下降、消化不良、膘情下降等。因此,應供給充足而乾淨的飲水,冬季應飲溫水。

  ***五***精心管理

  1、每天清潔羊舍地面一次,圈舍及其周圍要定期消毒,每半個月清除羊樓下羊糞一次,並將其遠離羊舍堆積發酵。重胎母羊、哺乳母羊及其所帶羔羊要隔離於小單間飼養***2㎡/間***,以防擁擠造成母羊流產和壓死羔羊,小單間應保持乾燥清潔衛生,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溫度以18-20℃為宜。

  2、山羊的繁殖

  ***1***性成熟。公羊一般3—4月齡,睪丸可產生精子和雄性激素,母羊4—5月齡,卵巢可產生卵子和雌激素。此期可繁衍後代。

  ***2***母羊發情表現。不安心食草,鳴叫搖尾,有的爬跨它羊,初期陰部流出透明粘液,末期粘液成膠狀稠樣***粘稠***,從發情開始到結束,一般1—2天,發情周期18—21天。

  ***3***母羊適宜的初配期為8月齡,第一胎於4月初配種,9月初產羔,第二胎10月初配種,來年3月產羔。目前馬山縣山羊多為自然交配,因人工授精所需的裝置、技術要求較高,推廣山羊的人工授精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條件尚未成熟。

  ***4***妊娠與分娩。母羊配種後20天不再發情,說明可能已受孕。羊懷孕期為五個月。母羊受孕一兩個月後,乳房發育、色紅潤;臨產前行走遲緩,腋窩下陷,腹部下垂,陰部腫脹流粘液,舉動不安,時臥時起或回頭望腹鳴叫。當陰部流出透明粘液、臥地或努責視為快臨產,應作好接產準備。經驗:流白粘液為活胎,流紅帶白粘液為死胎;胎水不破為正產,胎水先破為難產。

  3、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對種公羊的要求是體質結實,保持中上等膘性,性慾旺盛,精液品質好。而精液的數量和品質,取決於飼料的全價性和合理的管理。種公羊的飼養,要求飼料營養價值高,有足量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 A、維生素 D及無機鹽等,且易消化,適口性好。較理想的飼料中,鮮乾草類有柱花草、銀合歡、木豆、苜蓿、花生秸等,精料有玉米、豆粕等,其他有桂牧一號、胡蘿蔔、南瓜、糠麩、骨粉等。動物蛋白對種公羊也很重要,在配種期或採精頻率較高時,要補飼生雞蛋、牛奶等。種公羊宜單圈飼養***或拴養***、單獨運動和補飼,除配種外,不要和母羊放在一起。配種季節一般每天採精1-3次,採精後要讓其安靜休息一會兒。定期進行檢疫、預防接種和防治內、外寄生蟲,並注意觀察日常精神狀態。

  4、母羊的飼養管理

  ***1***配種前:配種前,對母羊抓膘復壯,為配種妊娠貯備營養。日糧配合上,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為基礎,對斷奶後較瘦弱的母羊,還要適當增加營養,達到復膘目的。幹粗飼料如玉米稈、花生秸等任其自由採食,有條件的每天放牧4小時左右,每天每隻另補飼混合精料0.15-0.4公斤。混合精料配方:玉米60%,豆餅粕25%,糠麩15%。

  ***2***妊娠期:在妊娠的前3個月,由於胎兒發育較慢,營養需要與空懷期基本相同。在妊娠的後2個月,由於胎兒發育很快,胎兒體重的80%在這兩個月內生長。因此,這兩個月應有充足、全價的營養,代謝水平應提高15-20%,鈣、磷含量應增加40-50%,並要有足量的維生素 A和維生素 D。每天每隻補飼混合精料0.6-0.8公斤,骨粉3-5克。產前10天左右還應多喂一些多汁飼料。懷孕母羊應加強管理,要防擁擠,防跳溝,防驚群、滑倒,日常活動以“慢、穩”為主,不能吃黴變飼料和冰凍飼料,以防流產。

  ***3***哺乳期:產後1-2個月為哺乳期。在產後2個月,母乳是羔羊的重要營養物質,尤其是出生後15-20天內,幾乎是唯一的營養物質,所以應保證母羊的全價飼養。到哺乳後期,由於羔羊採食飼料增加,可逐漸減少直至停止對母羊的補料。注意產後 1-3天內,哺乳母羊不能餵過多精料。羔羊斷奶前,應逐漸減少多汁飼料和精料喂量,防止發生乳房疾病。為提高母羊的繁殖力,羔羊出生15-20天,開始補飼商品乳豬全價料,並逐步喂些青飼料,一般羔羊到2月齡左右斷乳。

  5、羔羊的護理及培育

  初乳期 :母羊產後5天以內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它是羔羊生後唯一的營養。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7-23%***、脂肪***9-16%***等營養物質和抗體,具有營養、抗病和輕瀉作用。羔羊生後及時吃到初乳,可增強體質,增強抗病能力,促進胎糞排出。初生羔羊應儘量早吃、多吃初乳,吃得越早、越多,增重越快,體質越強,發病少,成活率高。

  常乳期***6-60天***:這一階段,奶是羔羊的主要食物,輔以少量草料。從初生到45日齡,是羔羊體長增長最快的時期;從出生到75日齡是羔羊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此時母羊的泌乳量雖也高,營養也很好,但羔羊要早開食,訓練吃草料,以促進前胃發育、增加營養的來源。一般從10日齡後開始給草,將幼嫩青草吊掛在羊舍內,讓其自由採食。生後20天開始訓練吃料:在飼槽裡放上用開水燙後的半溼料,引導小羊去啃,反覆數次小羊就會吃了。注意燙料的溫度不可過高,應與奶溫相同。

  奶、草過渡期***45天至斷奶***:45天后的羔羊逐漸以採食飼草料為主,哺乳為輔。羔羊能採食飼料後,要求提供多樣化飼料,注意個體發育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以促使羔羊正常發育。日糧中可消化蛋白質以16-30%為佳,可消化總養分以74%為宜,並要求適當運動。隨著日齡的增加,羔羊可跟隨母羊外出放牧。

  舍飼黑山羊的好處

  1、黑山羊生長髮育快。由於減少了遊走覓食活動,飼草轉化成羊肉的比例提高,單位草量能產出更多的羊肉,飼養週期可縮短一半時間,週轉快,效益高。

  2、積肥多。放養一隻羊年平均積肥500kg,而圈養時為1000kg。

  3、疾病少,產羔成活率高。放養山羊由於“風餐露宿”,容易感染疾病,而且不容易及時發現病羊,所以羔羊夭折現象經常發生。圈養山羊可以進行精細管理,不喝髒水,染病機會少,因而母肥仔壯,成活經幾乎可達100%。

  4、促進植被的恢復,解決林牧矛盾,有利於飼草業商品化,帶動草食動物生產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