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的飼養管理

  從出生到斷奶,這個階段的羊,稱為羔羊。一般為3—4個月。羔羊飼養管理的目標是,提高成活率,減少發病率,提高整齊度,降低淘汰率,提高羔羊斷奶標準達標率。 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初乳階段

  初乳期羔羊***出生後7天內***要及時吃初乳,多吃初乳,至少早、中、晚各吃1次。同時,要做好肺炎、腸胃炎、臍帶炎、羔羊痢疾等疾病的預防工作。

  二、常奶階段

  1周齡至斷奶前安排好羔羊的吃奶時間,早、中、晚各1次。人工哺乳要做到“三定”,即定時、定量、定人,10~14日齡開始訓練採食精飼料和乾草,即早期補飼。每隻每日日糧幹物質供給量為[

  10日齡的羔羊,要將幼嫩青乾草捆成把,吊在房樑下,讓小羊自由採食。15日齡開始訓練吃料。在飼槽裡放上用開水燙後的半溼混合精料,注意燙料的溫度不可過高,應與奶溫相同。

  三、羔羊的斷奶

  儘可能提早補飼;當羔羊習慣採食飼料後,所用的飼料要多樣化、營養好、易消化;飼餵時要做到少喂勤添;要做到定時、定量、定點;保證飼槽和飲水的清潔、衛生;羔羊精飼料日補飼超過200克,60日即可實施斷奶。

  四、羔羊的管理

  1.產後護理。主要有去除口鼻中黏液;擦乾羊體;假死急救,將出生後無呼吸的羔羊浸在40℃的溫水中,同時進行人工呼吸,按拍胸部兩側,或向鼻孔吹氣,使其復甦;斷臍,在距離腹部2~3釐米處斷臍,並用5%碘酊消毒;喂初乳,羔羊出生後30分鐘內吃上初乳;稱重,將擦乾後的羔羊放在盤秤上稱重。

  2.鑑定、編號、斷尾和去勢。初生羔羊的鑑定是對羔羊的初步挑選。儘可能較早知道種公羊的後裔測驗結果,確定其種用價值。從初生重和品種特性方面做初步鑑定,把羔羊分為優、良、中、劣4級。挑選出來的優秀個體,可用母子群的飼養管理方式加強培育。

  羔羊出生後3天內要給羊打耳號或耳標。綿羊羔羊出生後10天內,在第三和第四尾椎處採用結紮法進行斷尾。非種用公羊,生後1~2周採取結紮和手術進行去勢。

  3.搞好棚圈衛生。圈舍狹小、髒亂、陰暗潮溼、通氣不良,都會引起疾病發生,必須搞好棚圈衛生和對周圍環境及用具的消毒。

  4.運動。羔羊20日齡以前,可在運動場或羊圈周圍自由活動,20天以後可組群外出活動。每天不超過4小時,距離不超過500米。2個月以後每天可運動6小時左右,往返距離不超過1000米。要防止羔羊吃毛、啃土等。

  5.飲水。羔羊每天飲水2~3次,水槽常備清潔水,最好是井水,水溫不低於8℃。

  6.搞好防疫注射。制定合理、實用的免疫程式,按時接種注射。

  羔羊的疫病防治

  ⒈預防措施

  ①對母羊,要加強飼養管理。做好夏、秋抓膘和冬季早春保膘工作,以保證所產羔羊健壯、奶水充足,增強羔羊的抵抗力。

  母羊哺乳前就剪去其乳房周圍的汙毛,並擠去幾滴初乳再讓羔羊吮乳。羔羊出生後要及時讓其吮到母乳,增強其免疫力。

  ②在羔羊出生後12小時內開始喂服土黴素,每隻每次0.15-0.2克,每日1次,連喂3日,可起到預防效果。

  ③定時驅趕羔羊,增強體質。

  ④仔細觀察,做到有病及時發現,立即隔離、治療。

  ⒉治療

  ①痢疾 鏈黴素或四環素靜脈注射效果佳,或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氟哌酸針劑肌肉注射。

  ②便祕 口服食母生、多酶片,嚴重的進行灌腸。

  ③肺炎 靜脈注射四環素效果非常好,但要注意不要過量,以防中毒。

  ④口膜炎 以碘甘油治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