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母羊的飼養管理

  母羊的生理期分為空懷期、妊娠前期妊娠前3個月、妊娠後期妊娠後2個月、哺乳前期約2個月和哺乳後期約2個月,養殖戶應分別做好這五個時期的飼養管理工作。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母羊的飼養管理方法,一起來看看。

  母羊的飼養管理方法

  空懷期一般羔羊已離乳,母羊停止泌乳。其營養需要僅是本身的維持需要。但對四季發情品種而言,由於產後至發情時間間隔短,往往羔羊還未斷奶,母羊尚未復壯則又開始妊娠,不能視為一般意義上的空懷狀態對待。

  妊娠前期胎兒發育較慢,營養需要比空懷羊增加不了多少,可視為空懷羊對待;妊娠後期則胎兒迅速增重,增重量約佔其初生重的80%~90%,且母羊為迎接泌乳哺羔,也進行營養儲備,因此,這段時期需要充足且全價的營養。

  哺乳前期,羔羊主要依靠母乳獲得營養物質,而此一時期,我國多數地區正值冬春枯草期,母羊靠放牧難以獲得充足營養;哺乳後期,母羊泌乳量下降,羔羊此時開始採食青草和飼料,對母乳依賴程度減少,此時重點是儘快恢復母羊體況,迎接下一輪繁殖。

  由此可以看出,母羊飼養管理的重點是緊密相連的妊娠後期和哺乳前期,約3~4個月。這段時期若飼養管理不當,則羔羊初生重小,發育不良,哺乳不足,羔羊死亡率會很高,同時,母羊體況嚴重下降,給以後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必須按飼養標準要求供給其充足營養物質,尤其要注意蛋白質、鈣、磷和維生家A、D的供給。但是,能最水平不宜過高。以免母羊過肥對胎幾造成不利影響。多喂些優質、易消化的多汁飼料,保證充足飲水。哺乳前期母羊的營養供給要依哺乳羔羊數而定。

  放牧情況下,產雙羔母羊每天補飼精料0.4~0.5千克,苜蓿乾草1千克,產單羔母羊補給精料0.3~0.5千克,苜蓿乾草0.5千克。不論母羊產單羔還是雙羔,均應補給多汁飼料1.5千克。

  母羊的產子流程

  做好母羊的分娩產羔工作,對於維護母羊健康,提高幼羔的成活率,促進羔羊的健康生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妊娠期滿的母羊將子宮內的胎兒及其附屬物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產羔。一般根椐母羊的配種記錄,按妊娠期推測出母羊的預產期,對臨產母羊加強飼養管理,並注意仔細觀察,同時做好產羔前的準備。

  分娩徵兆

  母羊在分娩前,機體的某些器官在組織學上發生顯著的變化,母羊的全身行為也與平時不同,這些變化是以適應胎兒產出和新生羔羊哺乳的需要而做的生理準備。對這些變化的全面觀察,往往可以大致預測分娩時間,以便做好助產準備。

  1.乳房的變化:乳房在分娩前迅速發育,腺體充實,臨近分娩時可以從乳頭中擠出少量清亮膠狀液體,或少量初乳,乳頭增大變粗。

  2.外陰部的變化:臨近分娩時,陰脣逐漸柔軟,腫脹、增大,陰脣面板上的皺壁展開,面板稍變紅。陰道粘膜潮紅,粘液由濃厚粘稠變為稀薄滑潤,排尿頻繁。

  3.骨盆的變化:骨盆的恥骨聯合,薦髂關節以及骨盆兩側的韌帶活動性增強,在尾根及兩側鬆軟,肷窩明顯凹陷。用手握住尾根作上下活動,感到薦骨向上活動的幅度增大。

  4.行為變化:母羊精神不安,食慾減退,回顧腹部,時起時臥,不斷努責和嗚叫,腹部明顯下陷是臨產的典型徵兆,應立即送入產房。

  正常接產

  母羊產羔時,最好讓其自行產出。接產人員的主要任務是監視分娩情況和護理初產羔羊。正常接產時首先剪淨臨產母羊乳房周圍和後肢內側的羊毛,然後用溫水洗淨乳房;擠出幾滴初乳,再將母羊的尾根、外陰部、肛門洗淨,用1%來蘇兒消毒。一般情況下,經產比初產母羊產羔快,羊膜破裂數分鐘至30分鐘左右,羊羔便能順利產出。正常羔羊一般是兩前肢先出,頭部附於兩前肢之上,隨著母羊的努責,羔羊可自然產出。產雙羔時,約間隔10~20分鐘,個別間隔較長。當母羊產出第一隻羔羊後,仍有努責、陣痛表現,是產雙羔的徵候,此時接產人員要仔細觀察和認真檢查。羔羊出生後,先將羔羊口、鼻和耳骨粘液淘出擦淨,以免誤吞羊水,引起窒息或異物性肺炎。羔羊身上粘液,在接產人員擦試同時,還要讓母羊舔幹,既可促進新生羔羊的血液迴圈,又有助於母羊認羔。

  羔羊出生後,一般都自己扯斷臍帶,這時可用5%碘酊在扯斷處消毒。如羔羊不能自己扯斷臍帶時,先把臍帶內的血向羔羊臍部順捋幾次,在離羔羊腹部3~4釐米的適當部位人工扯斷,進行消毒處理。母羊分娩後1小時左右,胎盤即會自然排出,應及時取走胎衣,防止被母羊吞食養成惡習。若產後2~3小時母羊胎衣仍未排出,應及時採取措施。

  難產的助產和處理

  1.難產母羊的助產:母羊骨盆狹窄,陰道過小,胎兒過大或母羊身體虛弱,子宮收縮無力或胎位不正等均會造成難產。

  羊膜破水30分鐘,如母羊努責無力,羔羊仍未產出時,應立即助產。助產人員應將手指甲剪短,磨光,消毒手臂,塗上潤滑油,根椐難產情況採取相應的處理方法。如胎位不正,先將胎兒露出部分送回陰道,將母羊後軀抬高,手入產道校正胎位,然後才能隨母羊有節奏的努責,將胎兒拉出;如胎兒過大,可將羔羊兩前肢後複數次拉出和送入,然後一手拉前肢,一手扶頭,隨母羊努責緩慢向下方拉出。切忌用力過猛,或不根據努責節奏硬拉,以免拉傷陰道。

  2.假死羔羊的處理:羔羊產出後,如不呼吸,但發育正常,心臟仍跳動,稱為假死。原因是羔羊吸入羊水,或分娩時間較長、子宮內缺氧等。處理方法:一是提起羔羊兩後肢,懸空並不時拍擊背和胸部;二是讓羔羊平臥,用兩手有節律地推壓胸部兩側,經過這些處理,短時假死的羔羊多能復甦。

  產後處理

  1.產後母羊的處理:產後母羊應注意保暖,防潮、避風、預防感冒,保持安靜休息。產後頭幾天內應給予質量好、容易消化的飼料,量不宜太多,經三天後飼料即可轉變為正常。

  2.初生羔羊的處理:羔羊出生後,應使羔羊儘快吃上初乳。瘦弱的羔羊或初產母羊,以及保姆性差的母羊,需要人工輔助哺乳。如因母羊有病或一胎多羔奶不足時,應找保姆羊代乳。有的母羊由於遺傳、免疫、營養、環境等因素,以及產出時順利與否等原因,常有新生羔羊出生後不久,便出現一些病理現象。因此應積極採取預防措施,如做好配種時公母羊的選擇,加強母羊妊娠期的飼養管理,注意畜舍的環境衛生及羔羊的個體衛生等,減少疾病的發生,從而提高羔羊的繁殖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