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育肥期的飼養管理

  在肉雞的育肥階段相當重要,怎樣促使其正常地育肥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肉雞育肥期的營養要求

  根據肉仔雞的不同生長髮育階段的營養需要特點,及時更換該雞種相應飼養期的飼料,4周齡至出欄期飼養的重要手段。中期機體發育快,長肉多,日採食量增加,獲取的蛋白質營養較多,可滿足機體的營養需要;後期能量需要明顯高於前期,而蛋白質較前期降低。所以,後期易使用高能量飼料。按肉仔雞實際蛋白質需要量,理論上講,供給蛋白質水平應該隨周齡的增加而遞減,這樣可以保證初期高蛋白質水平和後期降低飼料成本,但生產實踐上每週換料一次難以執行,一般分為二、三段,這樣就可適時由上段飼糧轉換成下段飼糧。

  能量在提高增重速度和飼料轉化率方面起主導作用,後期催肥效果明顯。肉仔雞中後期應採取自由採食,增加食慾,提高採食量的做法。在中後期配合飼料中應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並新增油脂,儘量少用或不用糠麩類飼料。

  按飼養階段組成新的飼料配方時還必須注意以下因素:①預計出欄的體重和毛雞的價格,即以高能量的飼料不一定最合乎高生產效益,瞭解這一關係後就可以算出增加飼料成本,是否可以由增重部分創造高的經濟效益。②氣溫情況,所推薦的營養指標一般於20℃~25℃的溫度適用,如果氣溫變化很大,營養含量也應隨之調整,才能保證每隻雞獲得平衡的營養成分。③飼料的品質和價格,要考慮攝入營養的利用,以提高飼料的消化率和代謝率,使更多的飼料成分被利用。

  肉雞增肥技術

  一、飼料營養

  飼料營養應豐富、合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同時,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開胃健脾之藥,出欄前1-2周在肉雞飼料中以4%的比例均勻混入豬油。

  二、加強管理

  1.密度。小型肉雞飼養密度為:1周齡43羽/平方米,2周齡38羽/平方米,3周齡35羽/平方米,4周齡29羽/平方米,5周齡24羽/平方米,6周齡至出欄17羽/平方米;大型肉雞可適當減小。

  2.光照。2日齡前以23小時為宜,以後光照時間逐漸縮短,每天減少約0.5小時,減少到15小時後保持下去,光照強度“先強後弱”,在10-5勒克斯之間波動。

  3.溼度。育雛期間雞舍內溼度在65%-70%之間,育成期溼度在60%-65%之間,溼度高時應及時通風換氣,溼度低時帶雞噴霧消毒或在火爐上燒水蒸發。

  4.溫度。1周齡保持在33℃-35℃,以後每週下降2℃-3℃***注意降溫均勻、晝夜溫差在1℃之內***,22日齡以後溫度保持在22℃-24℃。

  5.衛生。每週對雞舍、水槽、料槽清掃、消毒2次以上,冬季每天通風換氣2小時以上,通風前將雞舍溫度提升3℃。

  6.飼餵。1周齡飼餵6次/天,2周齡飼餵5次/天,以後3次/天,每次飼餵應保證每隻雞都能吃飽,剩在料槽底部的飼料及時清理,以防酸敗變質後被雞食入。

  三、搞好防疫

  按照防疫程式,做好雞的免疫接種、藥物預防和無害化處理,通過減少或杜絕疾病,提高雞群採食量和飼料利用率。

  肉雞增肥八種飼餵方法

  1、喂無菌蠅蛆法

  以酒糟為原料,生產出500克鮮蠅蛆餵養肉雞,可增重0.9-1千克。

  2、喂煮熟玉米粉法

  1只雞每天喂200克熟玉米粉,分上午、中午、下午3次人工添喂,適當加些青菜葉效果更佳。

  3、喂多酶片法

  雛雞開食後3天,在日食中加入0.04%的多酸片***研細拌勻***,連喂兩週。

  4、喂蚯蚓法

  蚯蚓的幹物質含蛋白質高達70%,添喂蚯蚓量為日糧的0.5%,可把蚯蚓加工成粉末,喂時將蚯蚓粉與飼料混勻即可。

  5、喂艾粉法

  在肉雞日糧中新增2%的艾粉,日增重可提高10%-20%。

  6、豆油法

  在出售肉雞的前7天,在雞飼料中新增少許生豆油,可使肉雞膘肥肉嫩。

  7、新增蛋氨酸法

  在每5千克雞飼料中加入蛋氨酸4克和少量微生素餵雞,增重較快。

  8、新增肥雞粉法

  按乾薑粉20%、甘草粉9%、茴香粉7%、肉桂50%、熟黃豆粉6%、硫酸鐵8%的劑量配製成肥雞粉,每隻雞每次0.5-1克,加水拌入飼料中,2天喂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