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雀魚怎麼養長得快

  當買到了自己喜歡的孔雀魚,剛養沒幾天便生了一窩小魚時,很多人都不知如何把小孔雀魚養大。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小孔雀魚長得快的養法

  如果魚媽媽一胎生的比較少就要儘快撈出,要是生的太多比較麻煩就先放一放,讓大魚把體質弱的小魚吃掉,留下健壯的。不過也別讓大魚吃掉太多。撈出來後用原缸裡的水養在大小適當的容器裡,第一天不要喂也不要換水,讓小魚吸收卵黃,穩定下來。

  第二天可以適當喂點豐年蝦、細小的水蚯蚓。注意分幾次放,一次放多了容易造成浪費。這不是說它們吃不完,而是它們剛把這個吸進嘴巴里,眼睛又看到那個,於是吐出嘴巴里的轉而去吃另一個。一次少放些容易引起小魚爭食,無形中加強了鍛鍊,長得更快。而且小魚比大魚容易撐死,要控制餵食的量。

  如果沒有活食,冷凍的也可以,但注意不要太冰,避免刺激小魚。我沒有多少豐年蝦卵,一次孵的不夠它們吃一頓,所以我常常把喂大魚吃的餌料碾成粉喂,它們也很喜歡。注意喂人工餌料時看到小魚肚子有點鼓就夠了,人工餌料會吸水,喂多了容易撐死。

  溫度不要超過27度,儘量保持水溫恆定。溫度太低會得白點病,上次我家的魚缸裡白點病爆發,死了好幾條小魚,直到提高溫度才有所改善。一定要勤換水,一週左右用很細很軟的皮管子小心吸掉底上的髒物,然後加點太陽下晒過的新水。

  餵養剛出生的小孔雀魚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掌握好餵食的時間,在小魚出生後的第一天不要開始餵食,可以從第二天開始餵食。注意,水環境對幼魚的影響是致命的,因此確保水質條件穩定平衡***如水溫、酸鹼度等等***,這是確保幼魚能存活的關鍵。

  其次,餵養剛出生的孔雀魚,在選擇食物方面需要特別注意。可以選擇專業的魚飼料;又或者用紗布包住雞蛋黃,然後捏碎後餵給小孔雀魚。此外如果要選用其它固體飼料,那麼最好先將飼料捏碎,然後在給小孔雀魚吃。

  最後,在餵養孔雀魚的過程中要注意,一定要適量,一般保證魚兒能在10分鐘左右將食物吃完即可。記住,食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期間發現孔雀魚有任何的異常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處理解決,千萬不要拖延時間,否則孔雀魚小命可能不保了。

  孔雀魚的飼養要點

  孔雀魚是熱帶魚中最常見的品種,由於它外型小巧美觀,是新手養魚愛好者最廣泛的選擇。那要如何飼養這像公主般的孔雀魚呢,下面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些孔雀魚的飼養要點。

  【溫度】

  孔雀魚的適溫在22到26度之間,成魚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魚則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魚友魚友則把幼魚溫度提高到27、8度,認為這樣幼魚才活躍,食量和新陳代謝增加,才能發育的快,此話說的不假,但這種高溫的負面影響卻被忽視掉了。在這種高溫下,幼魚新陳代謝過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謝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鈣質,因此在一段時間後就可能會出現突發畸形等病症,而且即使是在成魚後也易發生如早衰、母魚產後塌腰或公魚突然塌腰、母魚產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負面情況。這些例子在大棚養殖時,在夏天高溫期繁育出的魚是最好的例證,有經驗的玩家應該都遇到過的。

  孔雀魚留做種親魚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魚,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溫恆定適宜的。

  【餌料】

  對於餌料來說,主要是指餌料的種類、餵食的量和每天餵食的次數,以及隨著魚齡的增長不斷增加餌料的品種和喂量的調整。

  孔雀魚

  剛出生的子魚,當天是不喂的,因為一是先使其適應環境,二是有卵黃囊還未吸收完,呵呵,孔雀魚可是卵胎生的哦。從第2天開始,最好是以活豐年蝦幼蟲開口,其營養豐富並易於吸收,又有促進排便的功效。這個時期使子魚儘量多吃、吃飽,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時缸中還可保留少許活餌的程度。兄弟總結了一句諺語是“4周內儘量撐,二月內使勁喂,3、4個月吃得飽,5月以後喂的少”。由於兄弟另有工作在身,因此這段時期只能每天早晚抽空各喂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喂完後在子魚缸中要略保留少許活餌為好。在這段時期內,如果按歐美、倭國等專業玩家的標準,每天應喂6到8次,每次間隔2、3個小時左右,這樣的喂法可以供專業玩家去參考。

  【密度】

  對於子魚放養的密度,缸是40*25*30釐米的,放養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密度過大,水質不宜控制容易發病,千萬注意!密度過小,缸大魚少,子魚不用搶食會導致興奮度和運動缺乏,從而到影響生長速度的,這是很多玩家沒注意到的地方,需要注意。  一般在2周後,就會看到隨著子魚的長大,缸的密度也隨著增大起來,這時候如果再不增加空間,就會影響到子魚的生長速度了。這時就將它們移到50*40*30的缸中,給它們寬闊的空間,為它們進一步的快速發育提供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