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魚飼養誤區

  紅龍在飼養的時候要特別細心,紅龍魚養殖的時候有什麼誤區呢?怎樣正確地飼養紅龍魚,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紅龍魚飼養的十個誤區

  誤區一:優良紅龍是印尼獨有的紅龍是印尼原產的不錯,在人工養殖後的今天,在大馬和新加坡業者不懈努力下,在大馬和新加坡地區都有都有優良紅龍的足跡.由其是新加坡業者,佔到新加坡是世界龍魚集散地和中轉站的極大便利條件,新加坡業者較雄厚的經濟條件支援下,進口大量的印尼頂級紅龍種魚才能完成優良紅龍的培育。新加坡國土狹小,缺乏淡水,能用於生產紅龍的地方實在是少之又少,但請別忘了,新加坡的生物科技目前仍是全球領先的。大馬好在國土不小,不缺乏淡水,能用於生產紅龍的地方可以說是大於新加坡百倍,由於太受馬來文化影響,和龍魚普遍的高產出,業者們似乎都不太愛改變,少有魚場進行品系的純化固定工作。大馬的土地和水質,更適合於金龍系的繁殖,直到今天,大馬還是於優秀的金龍魚而聞名於世。

  誤區二:缸養的紅龍真能體長超70CM或更大更長缸養的紅龍體長超70CM或更大更長是以前媒體中提到的。媒體對早期所謂野生龍魚的描述,都稱野生龍魚的體長有超過80CM甚至於更多的,但鮮有實體和參照物的對比,對長期生活在產地的業者和老者的詢問,真正能確定這種說法的也在極端的少數.在目前的養殖場裡,8歲左右的種魚,能超70的也極鮮見.魚場多在紅色這塊下功夫,加上受種群數量的影響,近親繁殖的現象普遍存在,在多數的時間裡,體型大小是極受影響的,絕大多的魚場並沒有把龍魚養的比上一代更大.養在家中魚缸的紅龍,因受空間水質和遺傳的影響,能達到這等體長的恐怕更少吧.總結出缸養的紅龍並非都能如我們所願,我們想像可能是若干年前媒體見過一些很大的紅龍,也可能是紅龍當時最大的若干個體,再加上媒體的一些想像吧。

  誤區三:紅龍還有野生的什麼在產地看到成群野生紅龍,誰有優質野生紅龍出售等等純屬子須烏有。紅龍和金龍是一樣的,是人們頒佈了保育法案後絕跡於野生環境的,本來頒佈了保育法案是為了讓它們的自然種群能在原來的水域存活下來,但情況卻是相反,龍魚的價格暴漲,而人工養殖場也需要更大量的種魚,非法捕撈根本滅絕了野生的種群.目前野外條件就不存在有遺留的種群,即使偶爾看到幾隻也是人們棄養的。在新加坡林厝港邊上有一片和大馬相通的自然水域,朋友們都說常有人釣到一些人們棄養的青龍魚和號半或紅尾金,釣到紅龍還沒聽說過,當然,這也並不是絕對,但若說紅龍還有野生的種群,顯然是不現實的.

  誤區四:體型夠大就是優秀的一條優秀紅龍的髮色與體形是需要相互襯托的,體型夠大是強健有力,威武的表現,但不應是肥碩。若有一條65-75CM體長紅龍,應該是相當壯觀的。但若是髮色不盡人意,說到底也是和紅龍的"紅"字不相符的,這不是養紅龍的本意.相對的,只有襖的髮色而沒有威武強健的體型,也是一大遺憾!培養一隻既有威武強健的體型,又有良好髮色的紅龍,相信才是愛好者的最終願望.

  誤區五:鑽石眼,熊貓眼,福龍等非常珍貴嗎鑽石眼,熊貓眼,福龍等並非非常珍貴,前者首先它是一種遺傳缺陷或後天的病變,後者完全是遺傳缺陷造成,熊貓眼的紅龍極少,多見於金龍系,伴隨著半透明的腮蓋.熊貓眼因是遺傳缺陷或基因的突變,而福龍首先就是體型怪異,一些龍魚的收藏者會特意收集,當然,魚場也不會低價出售,高價並不等同於珍貴,畢竟絕大多數人還是遵循大眾化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的.

  誤區六:產地同,則品相同有些愛好者經常用一隻紅龍來作為樣板,要知道同產地同魚場甚至於同胎魚的品相也是不同的,有些條件好的魚場,比如泗水、紅外線、洛賓,皇宮,亞洲,金崗等,他們多年置力於龍魚的優化改良,不斷的引進優異的種魚個體,成為優秀龍魚的代名詞,但是,種魚產下的後代,並不是每隻都能達到或超越親本的品質的,所以魚場本身也會將它們再分為三六九等,好魚賣好價就是了.衝著魚場的品牌,不見得一些表現一般的就比名不見經傳的別的魚場的魚要好.用來維繫品牌命脈的,當然是些精挑細選的優秀個體了。

  誤區七:迷信所謂的專家和商家某某專家說那裡的龍魚最好,某某又是繁育專家,請不要太相信這些東西。單從繁育鑑賞角度講,國內外目前還沒有一系列規範龍魚品質國際認定標準,因為龍魚的遺傳基因並不穩定,配對的人為干涉困難,想要哪隻公魚去配哪隻母魚難於做到,並不是想要哪隻公魚去配哪隻母魚而產下想要的哪種小魚就能實現,事實上,龍魚在相當的時間內的伴侶較固定,一旦配對成功,這種關係能維持幾個繁殖期甚至更久.有時一隻母魚的兩次產卵也會由兩隻不同的公魚抱卵,所以龍魚的社會結構並不單一,要想穩定哪隻龍魚的遺傳基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研究.高水平的愛好者和業者也是有很多的,今天的龍魚世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大方向是一致的,但審美觀就可能因人而異了,我認為好的,別人並不一定要認同,反之亦然!國內接觸龍魚的歷史不長,龍魚經營者的水平極其參差,很大一部份還停留在為賣魚而賣魚的階段,這型別的經營者的水平,恐怕還要遠低於一些愛好者.

  誤區八:印尼的紅龍繁殖領先新馬嗎一直不少的媒體和網站登載了不少的印尼的紅龍,絕大多剛剛入門的愛好者更是對印尼的紅龍大加讚賞。誠然,印尼是擁有很多優秀的紅龍,那也是因為印尼是紅龍的故鄉,印尼在紅龍的保有量和產量絕對是佔據新馬印保有量和產量總和的90%以上。正是因為擁有數量和地質上的絕對優勢,精品極品倍出也就不奇怪了,換句話說就是"蟻多咬死象".同是因為高量產,一般品質和次品魚的數量也絕對是大得驚人的,而在新加坡,同樣是地方的限制,紅龍並不能象印尼一樣的量產,業者很難賺到量產的錢,只能把紅龍這本並不是土產的東西做精,去引進印尼頂級的種魚藉此在頂級紅龍繁殖上下苦功!同時靠從印馬挑選優質的小龍分級販售,打上自家的品牌。在這一塊上和印尼業者分一杯羹.這點有點象韓國和日本,在中國購買廉價鋼鐵,運回加工後再高價賣回中國.願廣大龍魚愛好者多看多學,更多的掌握除養魚外的基本知識,開闊視野,也希望媒體、網站正確的引導剛剛入門的愛好者。

  誤區九:何為原生種紅龍就"原生種紅龍"來講,恕本人資歷有限,至今還沒有弄懂太多。我所理解的"原生種紅龍",是在經歷10多年的人工養殖後,原來野生採集的種魚逐漸消亡,魚場也不可能有更多第一代野生採集的種魚了,歷代的雜交或反交,後來的龍魚基本不能保有野生魚時代的一些體貌特徵,偏偏玩家和愛好者在某個時期會懷念野生魚時代龍魚的一些體貌特徵,並逐漸對市場有了要求,而魚場當然會第一時間去順應這種需求,於是將一些仍保留野生魚如炮彈頭鮭型和湯勺頭鯛型的種魚再歸類繁殖,儘可能產下具這些特徵在下一代或幾代的小魚,再冠於"原生種紅龍"的商業名稱進行販售.但我要提醒魚友的是,"原生種紅龍"不是某一地區野生的魚種,對於魚商利用這種稱謂向你推介某一隻龍魚,你還是要三思而後行,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誤區十:目前紅龍產量不少,價格為何還不低價格高低永遠是相對的,高低永遠並存.就現在而言,紅龍在大陸的售價幼魚13-15CM低的可以在4千多,而高的可以達1萬多,20CM以上時,這個價格又將拉大不少了.市場上有售價5萬同時也有5千的紅龍,好的魚,魚商肯定要賣你好的價位,消費者遇到的問題只是魚商將不好的魚也賣你高的價格而已,這和好魚賣好價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情.紅龍產量是不少,但有一點是持標題內容想法的朋友忽略掉的,那就是需求的量更大!僅在亞洲,除了老牌的日本,臺灣和新加坡三地穩定的需求增長,大陸緊隨其後,且大陸的現需量和潛在的市場是可怕的,新興的韓國,越南市場......因此,紅龍的價格並不會因為產量的"不少"而降到紅尾的價格的,除非是全球或全亞洲的經濟動盪,如97年亞洲金融風暴....

  紅龍魚的飼養方法

  養出一條通體鮮紅,威武霸氣的紅龍魚是所有紅龍魚玩家的夢想,但很多的養殖者都會有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把紅龍魚養大沒問題,但紅龍魚髮色怎麼才能到最佳狀態,紅龍魚怎麼養體型怎麼才能夠威武,最大的紅龍魚是怎麼養成的,養紅龍的水質應該怎麼把握,這些問題搞不明白,充其量只能算個龍魚玩家,稱不上紅龍魚玩家,根據以往資深玩家的經驗,總結出這麼幾條紅龍魚飼養方法,其中也不乏和青龍魚飼養相似之處。

  首先在準備購入紅龍魚的時候,要事先準備一個足夠大的龍缸,因為如果長勢還不錯的話,紅龍魚的體長是會達到60到70公分的,特別在亞成龍階段龍魚必須有一個足夠大的環境來成長,龍缸的尺寸最少要達到長120公分,寬至少60公分,高60公分。過大的魚缸也會對幼魚造成一種壓迫感,這時候可以給魚缸加個隔板來緩解魚的緊張感,當然,也可以在紅龍魚飼養過程中隨著它的成長來更換魚缸,只是比較麻煩一點。

  要想有一條健壯的紅龍魚,可以利用水流的強度來增加龍魚的遊動力度,培養出一條後三鰭寬大的紅龍魚。

  紅龍魚飼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體色的培養,在餵食方面可以喂一些小魚,青蛙,昆蟲,小蝦等,喂小蝦最有助於紅龍魚髮色,但要注意餵食的營養均衡,可以不停的更換餌料,少食多餐,每次餵食最好能一口一口的喂,避免紅龍魚挑食,搞清楚紅龍魚吃什麼最好,才能養好健康的好龍。

  儘量給紅龍魚一個較暗的生活環境,可以給魚缸的三面貼深色的背景,只留一個足夠大的觀賞空間即可,在這樣的環境中紅龍魚的情緒波動比較小,才可以有個穩定持續的成長。家裡儘量不要養小貓小狗之類的寵物,會影響到紅龍魚的精神狀態。

  在紅龍魚飼養過程中切記水溫和PH的保持,變化幅度不可過大。溫度最好設定在28、29度,PH在6.5—7.5之間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