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種植中的常見誤區

  農民們在玉米種植中可能會陷入幾個誤區,那你們知道這些誤區有什麼嗎?應該如何防範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玉米播種的誤區

  1、普通種子可以做單粒播種使用。很多農民對單粒播種的種子不感冒,認為普通的種子自己用簸箕簸一下,挑挑小粒就行了,一樣可以做單粒播種的種子。

  2、隨意設定株行距,對密度沒有概念,總認為稠比稀好。有很多機手改造播種機成為隨意調整行距的結構,按50釐米行距播種。株距定到了17-18釐米。

  3、種肥不錯行。

  4、澆矇頭水進行大水漫灌。

  5、播種淺了受不了,播種越深越好。

  解釋:每年都會有農戶為此而受到損失。單粒播種技術是個新技術,單粒播種的成功不是單一環節的簡單改進,而是一個系統的新技術,為什麼幾年前沒有這個技術呢?原來很多農民採取手工點播的方法播種,也沒有現在的播種效果,什麼原因呢?

  單粒播種成功離不開以下要素,缺一不可。

  1、高質量的種子,純度要高,不能低於98%,芽率芽勢要高,不能低於95%,大部分普通玉米種子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手工挑一挑是不行的。

  2、單粒播種最大的成功就是實現了科學的種植密度,一個品種只有在合理密度下才能最高產,密度大了小了都不能高產。密度大了還會造成倒伏,空杆,感病等問題,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過稀了也會減產,但不會出現倒伏空杆的問題。

  3、播種保苗是關鍵,不恰當的播種方法會造成缺苗斷壟進而影響密度影響產量,化肥燒種,燜種爛種的問題是造成缺苗的主要因素。只有沒有灌溉條件的地塊才必須進行深播,以降低乾旱對出苗的影響,能隨時澆水的地塊必須淺播,播深不能超過5釐米,3釐米最佳。播種過深再大水漫灌會造成種子沒有呼吸而燜爛,種子和化肥不錯行施入會造成化肥燒種的問題,化肥使用量大的更嚴重。

  玉米澆水的誤區

  1、有水就澆,有肥就上。解釋:拔節期前不宜澆水,過度乾旱時例外

  2、玉米鼓泡不澆水。解釋:孕穗期和灌漿期是玉米需水的關鍵時期,此期乾旱無雨時要澆水。

  玉米果穗與產量的關係誤區  觀點:認為大穗就高產,大穗比小穗高產,粗穗比細穗高產。

  解釋:玉米高產的決定因素包括:畝密度、千粒重、穗重、出籽率等。任何一個因素不足都可能不會高產。大穗的品種如果軸粗粒淺出籽率低就不會高產,畝密度達不到合理的要求過稀即使個頭再大也不會高產,考察一個品種是否高產一定要綜合各個因素,單一的優勢都不是決定因素。一個地塊穗子勻實了,密度合理了,如果種植的品種出籽率高一般都會高產。

  玉米種植中除草劑使用的誤區

  1、不知道玉米除草劑的類別和使用時期,亂噴亂用。

  2、除草劑與有機磷農藥和微肥混用,圖省工。

  3、不按說明用量,隨意增加藥量。

  4、貪圖便宜買淘汰型別的除草劑。

  5、圖快使用機動噴霧器噴施。

  6、藥沒用完再噴一下。

  解釋:每年都會有農戶因除草劑的原因造成玉米減產。根本原因是農民對除草劑不瞭解,沒有掌握相關知識。玉米除草可分為三個時期,每個時期使用的除草劑種類不同,不得亂用。

  出苗前苗前除草俗稱封地除草劑,種類有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乙莠水、莠去津。苗前除草的地塊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土壤溼度要較大。在玉米播種以後,雨後或澆地後噴施,如土壤乾旱或長出小草以後,基本上是不能用的。

  二是當麥茬較高、田間麥草覆蓋地面時,這一類除草劑最好不用,因為噴不到地面形不成藥土層,就不能殺死頂土發芽的雜草。

  三是封地除草劑用藥時間最早,藥效期一過,雜草很快就會長起來,需要補噴第二次其他的除草劑,浪費人力物力。

  四是封地除草劑易使玉米葉片發黃,尤其是高溫時用藥,容易傷根。鑑於以上問題,現在苗前除草逐漸被苗後除草代替。

  出苗後2葉至5葉前主要消滅小草。此時使用的除草劑一般以碸嘧磺隆、煙嘧磺隆成分為主,複合製劑主要是添加了阿特拉津***莠去津***,如大捷等。一般在施藥後7 天左右雜草變黃,20天左右雜草枯萎死亡。在玉米苗後2~5葉期可全田噴霧,除草效果好、安全性高。也有個別品種對該類除草劑敏感,植株會葉片發黃,但1個月左右可恢復,不影響產量。甜玉米、制種田、糯玉米、登海部分品種易產生要害,應慎用。

  特別提醒:全田噴霧的玉米田應在5個葉以內進行,超過5個可見葉後就不要噴了,且施藥的前後7天不要使用有機磷農藥,否則,應定向噴霧。煙嘧在華北如果每畝施用有效成分超過3克,就容易出現藥害。用這類除草劑時遇氣溫高、用量大、重複噴霧、使用時期晚、藥液噴入玉米心等情況都可能引起藥害。6到9葉期是玉米對除草劑最敏感時期,此期施用會帶來藥害,過了9葉可以考慮行間低劑量定向噴霧防治草害,

  注意:2,4-D丁酯和二甲四氯鈉兩種成分的苗後除草劑不要使用,極易產生要害!玉米藥害表現症狀是玉米葉片變窄或者皺縮,心葉捲成直棒狀,或心葉難以抽出而呈牛尾巴狀。莖扭曲,根莖變脆,易倒折,莖基部發粗呈鵝頭狀,甚至開裂。嚴重的植株上部發育生長受阻,上部葉片畸形,雄穗發育不全,雌穗畸形。

  玉米生長的中後期在玉米中後期發生草荒時,可以選擇使用百草枯,用20%含量的150倍液,加防護罩進行定向噴霧。由於這是一種以觸殺作用為主的滅生型快速除草劑,即使藥液“濺”到玉米葉片上,也只是區域性乾枯,不會造成“死棵”。

  此期千萬不要使用草甘磷類,這是一種滅生型內吸性除草劑,主要是針對多年生雜草,多用於果園、溝渠、道邊防除雜草,也可在農作物播種後、出苗前使用。如玉米中後期使用該藥,因其具有內吸性,稍有不慎就會因下部葉片受害而傳導全株,導致玉米死棵、減產嚴重。

  玉米種植中化肥使用的誤區

  1、尿素使用的誤區。尿素不要這樣施:不要與碳酸氫銨混用,會造成尿素轉化慢進而造成揮發和流失損失;不要地表撒施,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轉化為氨的過程中被揮發掉,利用率只有30%;不要做種肥,尿素含有的少量縮二脲會對種子和幼苗產生毒害,影響種子發芽盒幼苗生長;使用尿素後不要馬上澆水,尿素的轉化需2-10天才能完成,馬上澆水會因尿素溶於水而隨水流失。

  重視玉米功粒肥的使用。玉米抽隨後很多時候土壤的養分已經滿足不了後期生長髮育的需要,要想獲得優質豐產,必須酌施一些速效氮肥,防治玉米早衰,促進玉米灌漿和籽粒飽滿,提高千粒重。

  2、過度施肥,認為多施肥就能多打糧。施肥過多會造成化肥殘留而土壤板結。增施有機肥農家肥,適當噴施鋅肥等葉面肥對玉米增產效果明顯。

  3、控釋肥的使用時間。控釋肥***緩釋肥***具有控制肥料中氮肥釋放時間的成分,所含氮素會根據不同玉米生長階段緩慢釋放,因此具有一次施肥,一季有效的特點。合格的控釋肥能保證玉米生長後期不脫肥。控釋肥的使用時間最佳為玉米出苗後20天。開溝施入。

  玉米種植中片面相信頁面肥的誤區

  葉面肥種類很多,分為四類:

  1、是營養型葉面肥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等;

  2、是調節型葉面肥成分為激素或生長素如蕓薹素內酯、赤黴素、多效唑等;

  3、是生物型葉面肥成分為氨基酸、固氮菌、腐植酸等;

  4、是複合型葉面肥,是以上型別的各種組合。本處指第一類。

  葉面肥在玉米根部提供營養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有效緩解缺素症狀,能夠改善玉米生長,提高產量。但應在保證土壤科學施肥的基礎上合理使用,避免本末倒置。葉面施肥應注意以下問題:掌握玉米葉面肥的適宜種類,掌握適宜的濃度不得過濃,掌握選擇施肥部位噴施方法和時期,避免高溫的午前午後噴施。以起到理想的效果。

  玉米種植誤區:空杆缺粒就是種子質量不好誤區

  觀點:空杆和缺粒是種子質量問題。

  解釋:玉米空杆和缺粒產生的原因有多種,肥力不足時,施肥氮磷鉀結構不合理,造成空杆;密度過大,通風透光差,植株間爭肥爭水易造成部分植株空杆;抽穗期前高溫乾旱土壤缺墒,會影響雄穗開花和雌穗花絲的抽出,造成花期不遇,花絲易枯萎不能授粉而空杆;雄穗散粉期遇到連陰雨天氣會使花粉爆裂,失去活力造成授粉不良導致空杆出現;化控劑和除草劑噴施時間不合理,遇到玉米雌雄分化敏感期會造成敗育;病蟲害的危害也會導致空杆的產生。現在的玉米繁種質量已經顯著提高,種子純度都可以達到國家要求,因純度原因造成的空杆現象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