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草種植方法_玉米草的種植要點

  有很多的農民都想要種植玉米草,但是有一些人不知道玉米草的種植技術。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玉米草的種植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玉米草的種植方法

  墨西哥玉米是遺傳穩定的青飼料類玉米新品種,具有分櫱、再生性和高產優質的特點是草食畜、禽、魚的極佳青飼料。

  墨西哥玉米在適宜的密度和水肥條件下栽培,年刈割7-8交,畝產青莖葉20000-3000公斤,其粗蛋白含量為13.68%、粗纖維含量22.73%、賴氨酸含量為0.42%,達到高賴氨酸玉米粒含賴氨酸水平,因而它的消化率較高,投料22公斤即可養成1公斤鮮魚,用其餵奶牛群,日均產奶量也比喂普通青飼玉米提高4.5%。

  墨西哥飼用玉米系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3-4米,分櫱力強,每叢有30-50多個分枝,高達60多個分枝,莖稈粗壯、枝葉繁茂、質地鬆脆,具有甜味。是牛、羊、兔、魚、豬的好飼料。墨西哥飼用玉米耐酸、耐水肥、耐熱,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於我省內地大部分農區種植,生育期為200-280天,再生力強,一年可割7-8次。

  玉米草的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6-***22-40釐米;直根圓柱形,徑2-4.5毫米。莖數個,直立或漸升,常在中部以下具分枝,不明顯四稜形,被倒向的小毛,常帶紫色。基生葉卵圓狀三角形,先端圓鈍,基部心形,具疏圓齒,具長柄,很快枯萎;下部莖生葉與基生葉近似,具與葉片等長之柄,中部以上者具短柄,柄為葉片之1/2-1/4以下,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鈍,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長1.4-4釐米,寬0.4-1.2釐米,兩面只在脈上疏被小毛及黃色小腺點,邊緣通常具不規則至規則的三角形牙齒或疏鋸齒,有時基部的牙齒成小裂片狀,分裂較深,常具長刺。輪傘花序生於莖或分枝上部5-12節處,佔長度3-11釐米,疏鬆,通常具4花;花梗長3-5毫米,花後平折;苞片長圓形,稍長或短於萼,疏被貼伏的小毛,每側具2-3小齒,齒具長2.5-3.5毫米的長刺。花萼長8-10毫米,被金黃色腺點及短毛,下部較密,脈常帶紫色,2裂近中部,上脣3淺裂至本身1/4-1/3處,3齒近等大,三角狀卵形,先端銳尖,下脣2裂近本身基部,裂片披針形。花冠淡藍紫色,長1.5-2.5***-3***釐米,喉部以上寬展,外面被白色短柔毛,冠簷二脣形,上脣短舟形,長約為冠筒的1/4,先端微凹,下脣3裂,中裂片扁,2裂,具深紫色斑點,有短柄,柄上有2突起,側裂片平截。雄蕊微伸出,花絲無毛,先端尖細,藥平叉開。花柱無毛,先端2等裂。小堅果長約2.5毫米,長圓形,頂平截,光滑。

  玉米草的分佈情況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及青海;生於乾燥山地、

  玉米草

  山谷、河灘多石處,海拔220-1600米***青海至2700米***。蘇聯西伯利亞,東歐,中歐,南延至克什米爾地區均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蘇聯。

  玉米草的種植技術

  1、適時播種:該草適應性極強,耐熱抗旱、耐鹽鹼貧瘠,全生育期200-260天,各地可根據其生育期及當地氣候情況選擇適當的播種時間,南方地區可四季播種。播前應平整土地,做成1.5米寬的畦,並施足底肥。每畝用種1.8—2.5公斤,播前種子用30℃的溫水浸泡24小時。按株行距40釐米×60釐米,採用穴播或育苗移栽方式進行。播種時只須略覆細土。播後應保持畦面溼潤,5天可出苗。

  2、田間管理:苗期或移栽初期應除草一次並保持土壤溼潤。每收割一次,可在當天或第二天結合灌水及除草鬆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或人糞尿按1:3比例對水稀釋後潑施,在生長期間如遇蚜蟲或紅蜘蛛侵襲,可用40%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施殺滅。

  3、收割留種。墨西哥玉米草株高3米,莖葉繁茂。播後30天進入快速生長期,每株可分櫱20株以上,多者可達60~70株。播後45天株高50釐米以上時開始收割,應留茬5釐米,以利速生。此後每隔20天可再割,全生育期可割8~10次。如管理得當,每667平方米可產青飼草3萬公斤以上。

  4、合理飼餵。據測定,墨西哥玉米草風乾物中含幹物質86%,熱能14.46兆焦/千克,粗蛋白13.8%,粗脂肪2%,粗纖維30%,無氮浸出物72%,其營養價值高於普通食用玉米。該飼草莖葉柔嫩,清香可口,營養全面,畜禽及魚類喜食。可將鮮莖葉切碎或打漿飼餵畜禽及魚類,如用不完,可將鮮草青貯或晒乾粉碎供冬季備用。

  從墨西哥引進的最新牧草品種,在我國的河南、河北、山西、廣東等地多點試種表明,667平方米1畝最高產量可達35萬公斤,較普通的墨西哥玉米草產量提高40-70%,其產量在所有牧草當中遙遙領先,極具推廣價值。墨西哥玉米草優12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鬚根發達,葉片寬大肥厚,形似我國的玉米葉片,直立叢生,植株可高達3米,分櫱性極強,最多每株分櫱可達100株以上。植株1米即可刈割,以後每隔30天左右即可刈割一次,每年可刈割5-8次,不僅適合青飼、青貯,也可用來調製乾草以備冬用。每次刈割後如適時澆水可使產量大幅提高澆水可使產量大幅提高,24小時最多生小時最多生長可達12釐米,其速生性令人稱奇。

  一般的牧草品種如果要獲得較高的產量,必須有充足甚至苛刻的肥水及栽培條件才能達到,而墨西哥玉米草優12經廣泛試種,不僅適合在肥水好的地塊栽培,而且可在貧瘠的土壤上栽培成功,且管理上簡便易行,極易栽培。墨西哥玉米草優12喜溫暖溼潤氣候,能耐40度的持續高溫。

  墨西哥玉米草優12莖葉味甜、脆嫩多汁,適口性極好,鮮草含粗蛋白19.3%,另含有多種畜禽所需的微量元素,牛、羊、豬、兔、鵝等均喜採食,同時也是草食性魚類的首選牧草,且消化轉化率高,667平方米鮮草可飼餵羊40-60只,鵝500只等,經濟效益極為可觀,是我國第一個667平方米產量突破3萬公斤、綜合效益超過2萬元的牧草品種。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墨西哥玉米草優12肯定會發展成為牧草業中的一個當家品種,將為我國以草養畜業發揮重要作用。

  玉米草的種植要點

  ***一***生物學特性

  墨西哥類玉米為喜溫、喜溼和耐肥的飼料作物。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2℃左右,最適溫度為24℃~26℃,生長適溫25℃~35℃。抗熱力強,分櫱力極強,達20根以上,高3—5米 。但不耐霜凍,當氣溫降至10℃以下生長停止,5℃時地下部變黃,1℃~0℃植株開始死亡。每畝可產鮮草500~15000公斤。由於植株高大,枝葉繁茂,用於生長和蒸騰的水份較一般植物顯著為多。6~9月如果持續半月以上高溫無雨,土壤水份不足,則生長停滯,葉片捲縮,植株出現萎焉,如不及時灌溉,將嚴重減產,又不抗澇,浸淹數日即引起死亡。

  ***二***栽培技術

  墨西哥類玉米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或微鹼性土壤均可種植。最適宜在水肥條件較好的土壤上栽培。畝施廄肥2000~2500公斤作基肥,施後耕翻,耕耙後起平畦種植,畦寬120釐米,每畦種2行。墨西哥類玉米生長期長,要獲得高產,應適時早播,畝播種量1公斤。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行株距為50×50或60×50,每穴下種3~5粒,覆土2~3釐米,育苗移栽的在苗高20~30釐米時即可移植大田。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每穴留1~2株,過多反而不利分櫱。播種後30~50天內生長較慢,不易封行,常雜草滋生,故要及時中耕除草,並追施磷、鉀肥,出苗60~70天生長迅速,分櫱增多,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養料,如果土質瘠薄,勢必影響生長,則要適時追施氮肥,追肥後隨即灌跑馬水一次。以後,每次刈割都應及時補肥、灌溉,以保證後茬的產量和品質。一般一年可刈割3~4次,當株高1.5米左右便可刈割,留茬8~10釐米,第二次刈割留茬應增加2釐米,不能割掉生長點。

  ***三***利用

  由於墨西哥玉米莖葉柔嫩、清香可口、營養全面,畜禽及魚類十分喜食。刈割鮮莖葉切碎或打漿飼餵畜禽及魚類,青飼直接飼餵量佔採食量的50%左右;草畜食量八成飽,青草配量佔喂量的1/3。青草如用不完,可將其青貯供冬季備用。

  玉米草種植知識

  墨西哥玉米草是由國外引進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遺傳穩定的飼草新品種。其株高3- 4米,分櫱能力強,每叢有分枝30-60多個,有的高達90多個。莖稈粗壯,枝葉繁茂,質地鬆脆,具有甜味,牛、羊、豬、魚、雞、鴨、鵝都喜食。

  墨西哥玉米草適應性極強,耐熱抗旱、耐鹽鹼貧瘠,全生育期200-260天,各地可根據其生育期及當地氣候情況選擇適當的播種時間,南方地區可四季播種。播前應平整土地,做成1.5米寬的畦,並施足底肥。播前種子用30℃的溫水浸泡24小時。採用穴播或育苗移栽方式進行。播種時只須略覆細土。播後應保持畦面溼潤,5天可出苗。

  墨西哥玉米草一般實行春播或夏播,溫度穩定在15℃左右即可播種,墨西哥玉米草採用開溝點播,每穴2粒,蓋土3-4釐米。株行距40釐米×30釐米,苗實株群5000株左右。苗期在5 葉前長勢緩慢,5葉後生長轉快開始分櫱。中耕培土,注意旱灌澇排。苗高40釐米可第一次刈割。割時應在分櫱點以上開鐮,注意不能割掉生長點,否則會影響再生,降低產量。

  墨西哥玉米草苗期或移栽初期應除草一次並保持土壤溼潤。每收割一次,可在當天或第二天結合灌水及除草鬆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或人糞尿按1:3比例對水稀釋後潑施,在生長期間如遇蚜蟲或紅蜘蛛侵襲,可用40%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施殺滅。

  墨西哥玉米草株高3米,莖葉繁茂。播後30天進入快速生長期,每株可分櫱20株以上,多者可達60~70株。播後45天株高50釐米以上時開始收割,應留茬5釐米,以利速生。此後每隔20天可再割,全生育期可割8~10次。如管理得當,每667平方米可產青飼草3萬公斤以上。

  墨西哥玉米草青貯原料含水量要適中,青貯原料中含有適量水分,是保證乳酸菌正常活動的重要條件。乳酸菌繁殖活動。最適宜的含水量為65%一75%,但青貯原料適宜含水量因質地不同而有差別,質地粗硬的原料,含水量可高達78%一82%,幼嫩、多汁柔軟的原料,含水量應低些,以60%為宜。玉米、高梁秸稈青貯時含水量要高些。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