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佛手

  佛手被稱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稱“金佛手,主產於閩粵、川、江浙等省。佛手在食用和藥用方面都極具價值。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佛手簡介

  佛手的果實即佛手瓜,是一種葫蘆科蔬菜品種佛手瓜的苗也是營養豐富的蔬菜,是多種蔬菜不能比擬的。佛手瓜清脆多汁,味美可口,營養價值較高,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也是一種健胃、理氣的中藥。用佛手的葉、花、果泡茶浸酒飲用,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舒筋活血之功效。佛手瓜肉質細嫩,每100克佛手瓜的果實中含有水分90-92克,蛋自質0.9-1.2克,碳水化合物2.6-7.7克,維生素C12-22毫克,胡蘿蔔素20微克。鉀的含量較高,可達190毫克,核黃素0.1毫克,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鈉10毫克、銅0.03毫克、鎂7毫克、鋅8.35微克、硒2.3微克

  佛手種植技術

  1、土壤:佛手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條件,盆土要用質地疏鬆的沙土與紅黃壤土,加入適量的腐熟有機肥混合而成,粘重鹼性土對其生長髮育不良。盆土可用60%的粗砂,20%的腐熟有機肥,20%的田間土進行配製。

  2、定植:先要選好苗,要求根系發達、粗壯、分枝均植時期,秋植在9月至10月,春植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上盆前,先進行整枝、修根,保持完整的鬚根。

  3、澆水:佛手苗上盆後,立即澆透壓根水,以後土見幹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但要防止盆內漬水,影響根系生長。澆水是種佛手成敗的關鍵,4至5月後,氣溫升高,佛手生長迅速,需水量增加;夏季炎熱高溫,除盆內泥土保持溼潤外,還應在周圍噴水,保持一定的環境溼度;秋天氣溫逐漸下降,澆水量可慢慢減少;冬天,樹體進入休眠,應搬入暖棚,盆上保持一定溼潤程度即可,防止過溼、過幹,以免爛根或植株幹萎。佛手澆水還應根據苗株的具體情況靈活對待,小樹、弱樹少澆,大樹、壯樹多澆;果實膨期不宜澆水,以免落果。

  4、施肥:結合澆水追肥,盆栽佛手施肥在一年中,可分四個不同階段:一是春分至芒種間,每隔7天左右要施薄肥,還可用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目的是增強樹勢。二是芒種至大暑間是盛花期和結果期,每隔3至5天要施肥一次,肥分可比以前濃些。此時多施磷鉀肥,目的是多開花少落果,並可進行人工授粉。三是大暑至秋分間,果實正是膨大期,多用鉀、磷等複合肥,少用氮肥,否則果實推遲成熟期。四是白露到霜降期,採果後施稀薄磷鉀肥,控制澆水和氮肥,目的是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分化。總之在結果初期要控制肥水,果實膨大期增施肥水。

  5、修枝:佛手上盆後,開始以營養生長為主,頂芽連續生長,沒有自剪性,因此,要注重主梢摘心,促進分枝,矮化樹冠。疏剪密弱枝,結合撐、拉、吊的方法,調整樹姿,美化樹勢。結果後,針對生長、結果勢,進行春夏抹芽,結果枝頂梢摘心、疏花疏果,促進各期的梢、果平衡,防止大、小年現象。

  6、防寒:佛手比一般柑橘抗寒力差,遇到低溫時就會大量落葉,枝條凍枯,影響來年的開花坐果及生長髮育。因此,佛手冬季入室後要提高室內空氣溫度和溼度,增強樹體抗性。

  7、病蟲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和介殼蟲,5至6月份和8至9月份在蚜蟲危害佛手花枝頂端嫩葉時,6至7月份,乾熱天氣紅蜘蛛易危害葉片,發現後可噴40%的樂果1000倍液***或諮詢農藥店***進行防治。

  佛手的功效與作用

  佛手的功效: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種藥用功能。對老年人的氣管炎、哮喘病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對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脹悶,有更為顯著的療效。赤松金佛手可製成多種中藥材,久服有保健益壽的作用。由於赤松金佛手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它的經濟價值也相對較高。用金佛手製成的各種藥酒,芳香撲鼻、甘純味美,多次受到專家的肯定;用金佛手製成的保健茶,獲得國家專利,經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鑑定,金佛手保健茶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是祖國中草藥遺產寶庫的新發掘;用金佛手果、皮、葉提取的芳香油,已被國際上作為高階煙用香精的重要原料。

  佛手的作用:

  佛手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經濟價值。佛手全身都是寶,其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辛、苦、甘、溫、無毒,入肝、脾、胃三經,有理氣化痰,止咳消脹、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種藥用功能。據史料記載,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痠軟;花、果可泡茶,有消氣作用;果可治胃病、嘔吐、噎嗝、高血壓、氣管炎、哮喘等病症。據《歸經》等載,佛手並具治鼓脹發腫病,婦女白帶病及醒酒作用,是配製佛手中成藥的主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