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田間管理技術

  在田間種植金銀花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哪些呢?金銀花在田間如何管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金銀花種植田間管理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加強金銀花的田間管理,是豐產的主要環節。田間栽培管理一般包括合理安排群體結構、中耕除草、施肥澆水和病蟲害防治等。前期密植、修剪整形及常規的中耕除草和施肥澆水等方面的有關內容,供生產者在田間管理時應用。

  1.合理密植 金銀花群體結構的合理化一般通過前期密植、後期修整,使群體內植株對光溫水氣肥的競爭調整到總體效益最大化,以提高群體的通風透光性和水肥利用率,實現植株群體結構和密度合理化。合理密植一般指的是前期的合理密植。

  2.中耕除草 移栽成活後,每年中耕除草3~4次。第1次在春季萌芽發出新葉時;第2次在6月;第3次在7~8月;第4次在秋末冬初進行。中耕除草後還應於植株根際培土,以利越冬。中耕時,在植株根際周圍宜淺,遠處可稍深,避免傷根,否則影響植株根系的生長。第3年以後,視雜草生長情況,可適當減少中耕除草次數。

  3.追肥 每年早春萌發後和每次採花蕾後,都應進行1次追肥。春、夏季施用腐熟的人畜糞水或硫酸銨、尿素等氮肥,於株旁開淺溝撤入,施後覆土蓋肥;冬季每墩施腐熟廄肥或堆肥5~10千克、硫酸銨100克、過磷酸鈣200克,在花墩周圍開環狀溝施入,施後用土蓋肥並進行培土,厚5釐米。

  4.整形修剪 移栽成活後,每穴只留壯株1株,修剪培養成傘房形直立小灌木。具體整形修剪的方法:栽後的1~2年內主要是培育直立粗壯的主幹。當主幹高度在30~40釐米時,剪去頂梢,促進側芽萌發成枝。第2年春季萌發後,在主幹上部選留粗壯枝條4~5個,作為主枝,分兩層著生。在冬季,從主枝上長出的一級分枝中保留5~6對芽,剪去上部。以後,再從一級分技上長出的二級分枝中,保留6~7對芽,剪去上部。再從二級分枝上長出的花枝中,摘去勾狀形的嫩梢。如沒有這種嫩梢,則不要摘除。一般入春後在二級分枝中或原來的老花枝上萌發出的節密而短、葉細的幼枝均是花枝,應予保留。通過整形修剪,金銀花便從原來纏繞生長改為枝條疏朗、分佈均勻、通風透光、主幹粗壯直立的傘房形灌木狀花墩。由於金銀花具有當年新生枝條能發育成花枝的特性,通過上述修剪措施,能促進多發新枝,多形成花蕾,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每年冬剪於霜降後至封凍前進行,還應剪除枯老枝、病蟲枝、細弱枝、交叉擾亂樹形的長枝等,使養分集中於抽生新枝和形成花蕾。在每茬採花後,同樣進行夏季修剪。每次修剪後,都應追肥1次。

  5.排灌水 花期若遇乾旱天氣或雨水過多時,均會造成大量落花、漚花、幼花破裂等現象。因此,要及時做好灌溉和排澇工作。

  6、越冬管理 金銀花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自然越冬,但在吉林等寒冷地區種植金銀花就要注意保護老枝條越冬。老枝條若被凍死,次年重發新枝,開花少,產量低。具體方法是在地封凍前,將老枝平臥於地上,加蓋蒿草6~7釐米厚,草上再覆蓋泥土,就能安全越冬,次年春天萌發前,去掉覆蓋物。

  金銀花田間管理注意事項

  ***1***中耕除草移栽成活後,每年要中耕除草3-4 次,3年以後,藤莖生長繁茂,可視雜草情況而定,減少除草次數。

  ***2***追肥每年春季、秋季要結合除草追肥,農家肥、 化肥均可,每畝追施尿素30-40千克,在植株下要培土保根。

  ***3***修技整形生長1-2年的金銀花植株,藤莖生長不規則,雜亂無章,需要修技整形,有利於樹冠的生長和開花。具體整形修剪辦法:栽後1~2年內主要培育直立粗壯的主幹。當主幹高度在30-40釐米時,剪去頂梢,促進側芽萌發成技。第二年春季萌發後,在主幹上部選留粗壯枝條4-5個,作主枝,分兩層著生,從主枝上長出的一級分校中保留5-6對芽,剪去上部頂芽。以後再從一級分枝上長了的二級分枝中保留6-7對芽,再從二級分枝上長出的花枝中摘去勾狀形的嫩梢。通過這樣整形修剪的金銀花植株由原來的纏繞生長變成枝條分明、分佈均勻、通風透光、主幹粗壯直立的傘房形灌木狀花墩,有利於花枝的形成,多長出花蕾。金銀花的修校整形時提高產量影響很大, 一般可提高產量50%以上。

  ***4***病蟲害防治白粉病對金銀花葉片的危害較大, 應修技整形,改善通風條件,另外,可用粉鏽寧1500倍液進行葉片噴霧。其他病蟲害可用常規方法防治。

  金銀花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法

  可利用向陽的荒坡沙地、梯田邊、河溪旁種植。畝施有機粗雜肥2000-3000公斤後翻耕整地。即可播種。方法有以下幾種:

  1.壓條種植。分春秋兩季,春季宜在新芽末萌發後;秋季在8月底至10月中旬為好。一般選擇l-2年生健壯的枝條作壓條,長50--80釐米,覆土後踩緊,壓條露出土面2/5,遇大旱要及時澆水。半個月開始髮根,次年春季或秋季進行定植移栽,採用一穴一株,定苗移栽。

  2.分根種植。秋季陰雨天氣,將金銀花母株挖出,然後分開種植。此法影響來年花的產量,種源也有限,一般適宜於觀賞用的大株金銀花的繁育。

  二、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3-4次:出新葉時進行第1次,7月、8月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在秋末冬初霜凍前進行最後一次。結合中耕培土,以免花根露出地面。 除草應從花棵外圍開始,先遠後近,注意切勿損壞根系。

  2.追肥:栽植後的頭1年-2年內,是金銀花植株發育定型期,多施一些人畜糞、草木灰、尿素、硫酸鉀等肥料。栽植2年-3年後,每年冬前或春初,應多施畜雜肥、廄肥、餅肥、過磷酸鈣等肥料.“立夏”後每茬花采收後即應追適量氮、磷、鉀複合肥料,為下茬花提供充足的養分。每年早春萌芽後和第一批花收完時,開環溝 澆施人糞尿、化肥等。在人冬前最後1次除草後,施腐熟的有機肥或堆肥***餅肥***,然後培土,以利銀花植株的安全越冬。

  3.修剪:栽種後頭兩年的主要任務是使金銀花的植株能夠生長成傘形的植株造型。以後每年的秋冬季節,修剪掉老枝、弱枝及徒長枝。使金銀花植株的內外層次分明,通風透光,以利提高產量。每年的早春發芽前,將枝條頂端剪去,促使枝條下部逐步粗壯,直立生長。較大的植株應除去老枯枝和內堂無效枝,生長旺盛的植株要輕剪,生長弱的老齡花株要重剪,促使多成花枝。

  三、病蟲害防治

  1.褐斑病 葉部常見病害,造成植株長勢衰弱。多在生長小後期發病, 8~9月份為發病盛期,在多雨潮溼的條件下發病重。發病初期在葉上形成褐色小點,後擴大成褐色圓病斑或不規則病斑。病斑背面生有灰黑色黴狀物,發病重時,能使葉片脫落。防治方法:剪除病葉,然後用1:1.5:200波爾多液噴灑,每7~10天1次,連續2~3次:或用65%代森鋅500倍稀釋液或託布津1000~1500倍稀釋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2~3次,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2.白粉病 在溫暖乾燥或植株廕庇的條件下發病重;施氮過多,植株茂密,發病也重。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白色小點,後逐漸擴大成白色粉斑,繼續擴展布滿全葉,造成葉片發黃,皺縮變形,最後引起落花、落葉、枝條幹枯。防治方法;清園處理病殘株;發生期用50%託布津1000倍液或BO-10生物制噴霧。

  3.炭疽病 葉片病斑近圓形,褐色可自行破裂,潮溼時其上著生橙紅色點狀黏狀物,為大量聚集的分生孢子。防治方法:①清除殘株病葉,集中燒燬;②移栽前用1:1:150~200波爾多液浸栽種,5~10分鐘;③發病期噴灑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

  4.鏽病 受害後葉背出現茶褐色或暗褐色小點;有的在葉表面也出現近圓形病斑,中心有1個小皰,嚴重時可致葉片枯死。防治方法:①收花後清除枯株病葉集中燒燬;②發病初期噴50%二硝散200倍液或25%粉鏽寧1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噴2~3次。

  5.蚜蟲 危害葉片、嫩枝,引起葉片和花蕾捲曲,生長停止,產量銳減。4~6月蟲情較重,“立夏”前後,特別是陰雨天,蔓延更快。防治方法:用40%樂果1000~1500倍稀釋液或滅蚜鬆***滅蚜靈***1000~1500倍稀釋液噴殺,連續多次,直至殺滅。

  6.天牛 5月份成蟲出土,在枝條上端的表皮內產卵,幼蟲先在表皮內活動,以後鑽入木質部,向基部蛀食,秋後鑽到莖基部或根部越冬。植株受害後,逐漸衰老枯萎,乃至死亡。防治方法:成蟲山土時,用80%敵百蟲1000倍液灌注花墩。於產卵盛期,每7~10天噴1次5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500倍液,連續數次。發現蟲枝,剪下燒燬。將80%敵敵畏原液浸過的藥棉塞入蟲孔用泥封住,毒殺幼蟲;或用鋼絲插入新的蟲孔刺殺。

  7.尺蠖 頭茬花後幼蟲蠶食葉片,引起減產。防治方法:入春後,在植株周圍1米內挖土滅蛹。幼蟲發生初期,噴2.5%魚藤精乳油400~600倍液;或用敵敵畏、敵百蟲等噴殺 ,但花期要停止噴藥。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