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種植的注意事項

  蘆薈是家庭種植的首選植物,那麼蘆薈應該怎麼在家庭裡種植呢?蘆薈的種植需要注意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種植蘆薈的注意事項。

  種植蘆薈的注意事項:光照

  與其他植物一樣,蘆薈需要陽光才能生長。初種植的蘆薈,最好在早上讓蘆薈見見陽光,切忌中午時分被陽光直射。

  種植蘆薈的注意事項:施肥

  肥料對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

  為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使用生物有機肥作底肥,按花盆直徑計算:20釐米的2勺,30釐米的4勺***一般的白瓷勺,生物有機肥性溫和多一些少一些都可以的,不會燒苗的,親***。德沃多液體肥做追肥,按1:300的比例稀釋,當水使用就好了。澆一次稀釋後營養液,乾透了,澆一次清水,再幹透了,再使用一次營養液,依次迴圈間隔使用就好。

  種植蘆薈的注意事項:溫度

  蘆薈畏寒,5℃左右就回停止生長,0℃時就會凍傷。因此,蘆薈養殖溫度在15-35℃時候生長最快。

  種植蘆薈的注意事項:怕積水

  蘆薈需要生在在排水效能較好的地方,因此栽種時土壤可以選用專業的營養土或泥炭土,可以摻和一些珍珠岩、蛭石、沙礫,以防土壤板結,降低蘆薈根部的泡水透氣性,造成根部呼吸受阻。夏季澆水需注意。蘆薈喜光耐熱,但在夏季溫度高時也要防止乾旱,適當地澆水可讓蘆薈快速成長。澆水造成不能過量,一般5~10天澆一次即可,還是要以乾透澆透的原則,具體澆水方法,可以回覆“澆水”檢視。

  種植蘆薈的注意事項:防病

  影響蘆薈生長的主要是黑斑病,它不僅發生普遍,而且發生程度較嚴重。黑斑病的發生和流行主要是因為多雨和低溫,一般春季發病明顯。在防治措施上,應以預防為主,要採用清溝排漬、降低土壤溼度的農業栽培措施和藥劑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以達到減輕危害的目的。藥劑一般選用多菌靈就好了。

  種植蘆薈的注意事項:繁殖

  蘆薈的種苗繁殖以無性繁殖為主, 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插株繁殖,繁殖季節宜在春秋進行。

  分株繁殖是指當蘆薈的分櫱苗在5片葉以上時,把幼苗小心撥起,儘量不要損傷根系,移栽到其他地方或花盆上。插株繁殖是指切取蘆薈側枝15釐米左右,放在通風遮蔭處兩三天,當切口收縮幹後,插植到其它地方或花盆,再遮蔭一個月,此期間儘量不要澆水,當插株開始生長時,再移到所放的地方,這時開始澆水。

  經多年生長的蘆薈老株,長到一定的高度後,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影響觀賞,因此在葉基7釐米處切斷,採用插株法,可使蘆薈老株重新煥發青春。

  蘆薈種植技術

  繁殖

  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3—4月換盆時,將母株周圍密生的幼株取下盆栽。如果幼株帶根少可先插於沙床,待生根後再上盆。扦插在5—6月開花後進行,剪取頂端短莖,待晾乾後再插於沙床。

  栽培

  在早春生長旺盛,必須充分澆水,並每半月施肥1次。夏季有較短的休眠期,控制澆水保持乾燥為好。幼株不耐高溫和雨淋,宜略加遮陰。秋後搬入室內養護,宜放陽光充足和通風場所,控制澆水。

  病蟲害

  發生炭疽病和灰黴病危害,可用10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和粉蝨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應用

  矮小多姿,色彩斑爛、肥厚多汁的葉片在烈日下仍然蒼翠悅目。早春還能從頂端抽出橙黃色花枝,特別誘人。盆栽適合廳室點綴和庭院佈置。

  施肥

  肥料可分有機肥和無機肥兩類。有機肥營養成分較全面,肥效較慢。無機肥又稱化肥。如常用的硝酸銨、尿素、二銨等,其有效成分高,肥效快,用量少,與有機肥結合施用效果更好。為了保證蘆薈的質量,一般儘量不施用化肥。

  澆水

 

  蘆薈耐乾旱能力特強,3~5個月不澆水也不會幹死,但生長受到抑制,葉片乾癟無汁,利用價值降低。澆水過度,盆土長期陰溼,則能爛根,最後全株死亡。要根據植株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及自然條件來靈活掌握,如果周圍空氣溼度大,蒸發強度低,要少澆;若空氣乾燥,氣溫高,空氣通強,就要及時澆水,防止盆土和葉片失水過快。要見幹見溼,乾透澆透,要做到合理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