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種植成本是多少

  白芍是很常見的中藥之一,然而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應該怎麼種植白芍為好。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了白芍的種植成本,一起來看看吧!

  白芍的種植成本

  1、種苗:種植投入每畝3200株×0.6元/株=1920元/4年,平均投入480元。

  2、肥料投入:每畝需投入肥料300元,分兩次,一次底肥,一次兩年後追肥。

  3、農藥投入:畝需投入土壤調理劑,殺蟲劑除150元,年均40元。

  4、人工費投入800元,畝需栽種成本100元,管理成本200元,除草、追肥等合計500元。

  5、土地平整和起挖費用2000元。

  6、土地租金可根據當地土地租金情況定:a+b+c+d+e=4880元。

  由此看出,規模種植白芍,畝均種植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利潤

  收益***4年***每株按照年產幹品2公斤計算,畝栽培成活株數3000株,鮮品每公斤保底價按5元計算。3000×2公斤×5元/公斤=30000元/畝,年均7500元/畝。

  按目前價格每公斤年產幹品10元/公斤計算:3000株×2公斤/株×10元/公斤=600000元/年,年均15000元,扣除種植投入和土地租金後,每畝白芍等年收益應該在6000元-13000元之間。

  白芍高產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腐殖土,粘土及排水不良的低窪地、鹽鹼地不宜種植。地的四周不應有樹木及其他廕庇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物遮蔭,以免影響產量。忌連作。

  芍藥是深根植物,栽培後要經3~4年才能收穫,故栽植前的整地非常重要,要求精耕細耙耕翻1~2次,耕深30~60cm,以不翻出生土為原則。每畝施廄肥或堆肥2500~4000kg作基肥***如肥料少,也可穴施***,然後耕細整平,作成120~210cm寬的平畦,畦間作灌、排水溝,深、寬各21~24cm.

  繁殖方法

  主要採用分根繁殖法:在收穫時,先把芍藥根部從芽頭的著生處全部割下,加工作藥用;選形狀粗大、不空心、無病蟲害的芽頭,按其大小和芽的多少,順其自然生長情況,切成數塊,每塊應有芽苞2~3個作種苗用。一般一畝芍藥所得的芍芽,可栽3~4畝,最好隨收隨切隨種。

  芍藥在9月上旬~10月上旬均可栽種,愈早愈好。栽植的行距為45×45cm,每畝栽4000~4500株為宜。栽時先按行株距挖穴,穴徑18~21cm,深9~12cm,在穴中施入已腐熟的農家肥0.5~1kg做底肥,每穴放芍藥芽1~2個,芽子向上。但因芍芽長短不一,應以芽子在地面以下3~6cm為宜,然後覆土固定,後壅成小土堆,所用覆土必須細碎。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栽後第二年,於早春解凍後,鬆土保墒,便於出苗。出苗後由於行距寬、苗小、雜草滋生,故應勤除。以後每年出苗後至封壟前,除草4~6次,雨後或澆灌後鬆土,防止土壤板結。10月下旬地凍前,在離地面6~9cm處剪去枝葉,在根際培土12~15cm,以利越冬。

  2.追肥 生長期需肥較多,應分期追肥。於栽種第一年起,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於3月下旬~4月下旬,施淡人糞尿;第二次於4月下旬每畝施入人糞尿500kg;第三次於10~11月旬,以施欄肥為主,每畝數千公斤,於行間開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溝施下。第三年植株長大,需肥量也隨之增加,在3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750kg、腐熟餅肥50kg、過磷酸鈣25kg;4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1000kg,11月間施欄肥數千公斤。第四年追肥2次,3月下旬每畝施人糞尿1000kg,加硫酸銨10kg,過磷酸鈣25kg;4月下旬,除磷肥外按上述肥量再施一次,每次施肥宜於植株兩側開穴施下。

  3.排灌 白芍耐旱怕積水,只有在嚴重乾旱時才需灌溉。多雨季節,注意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免引起爛根。

  4.摘除花蕾 為了使養分集中,供根部生長,每年春季現蕾時,應及時將花蕾摘除。

  白芍的藥用禁忌

  1、白芍有酸寒收斂作用,外感風寒、內傷生冷、脾胃虛寒、腎陽虛衰等不宜用量過大或單味用。

  2、月經不調或白帶量多質稀、小腹下墜、腰腹酸重屬虛寒者不宜用量過大或單味用。

  3、白芍酸寒收斂,傷寒病在上焦之陽結、疹子忌用,孕婦產後不宜用量過大或單用。

  4、白芍有鎮靜作用,昏迷患者忌用,嬰幼兒及老年人不宜長期服用或過量服用。

  5、白芍可拮抗桂枝、川芎等藥材的發汗作用,惡芒硝、石斛,畏鱉甲、小薊,反藜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