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藕的栽培技術_淺水藕的栽培要點

  藕是很多人分喜歡吃的食物之一,那藕是如何種植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淺水藕的栽培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淺水藕的栽培技術

  深水藕

  一、選擇優良品種和種藕。深水藕應選擇適宜深水栽培的優良品種。如絲苗、京塘絲藕等。選擇具有本品種優良特徵,後把節較粗的整藕或較大的子藕作種藕。種藕必須新鮮、粗壯、完整無缺、至少有2節以上充分成熟的藕身,頂芽完整。

  二、選擇適宜的水面。深水藕應選擇淺湖、河灣、水流平緩、漲落平穩、水下淤泥層厚達20釐米以上的水面。夏季汛期最大水位不超過120釐米。

  三、適當整地,施足基肥。深水藕栽植前如果條件允許,應帶水耕耙。如果水位較深,不便耕耙,可用大鏟將田土適當整平。每畝施堆廄肥1500—2000公斤或綠肥鮮草2500公斤作基肥,基肥應耕耙入土。深水田易缺磷,最好每畝施過磷酸鈣20—30公斤,以促進壯苗早發。

  四、適時栽植。因水位較深,土壤溫度回升緩慢,種植期要比淺水藕推遲10—15天。

  五、固體追肥。深水中肥料易流失,不宜施液體肥料。追肥時應將廄肥或青草埋入泥中,如用化肥作追肥,應將化肥與河泥充分混合,做成泥團,施入藕田。

  六、防澇防風浪。深水藕水位不易調節。在汛期到來時,如果立葉被淹沒,應在8小時內緊急排水,使荷葉露出水面,以防淹死。深水藕易受風浪影響,特別是結藕期受颱風襲擊,常造成嚴重減產。因此,可在藕田四周種幾行茭白,以防風消浪,減輕風害。

  七、適時採收。深水藕多為晚熟品種,不採收嫩藕,在立葉全部發黃時,即可挖藕上市。

  淺水藕

  一、選擇優良種藕。淺水藕應選擇適合淺水栽培的優良品種作種藕,如:海南洲、武蓮2號等。種藕最好是有3—4節以上,子藕、孫藕齊全的全藕。要求種藕粗壯、芽旺,無病蟲害,無損傷。

  二、選擇肥沃的粘壤土田塊。蓮藕的產品器官是在地下泥土中形成的,因此,種植淺水藕的藕田以能保蓄水分、富含有機質,淤泥層深厚,肥沃的粘壤土最適宜。

  三、合理密植。蓮藕種植密度與成熟期、產量有密切關係,適當密植,有早熟增產作用。一般早熟品種密度為:行距2米,穴距0.7米。晚熟品種應適當稀植,其密度為:行距2—20.5米,穴距1米左右。

  四、基肥與追肥並重。蓮藕的生長期長,需肥多,淺水藕施肥總的原則是基肥與追肥並重。一般每畝施人畜糞肥或廄肥1500—2500公斤作基肥。早熟藕一般每畝追施人糞尿肥1500—2000公斤。分三次追肥,重點在結藕初期。

  五、科學調控水位。淺水藕水層管理總的原則是前淺、中深、後淺。萌芽生長期水層宜淺,以4—7釐米為好,莖葉旺盛生長期水層要深一些,以12—15釐米為好。結藕期水層宜淺,以4—7釐米為好。

  六、勤轉藕梢,及時除草。在蓮藕莖葉旺盛生長期,藕鞭生長迅速,當卷葉離田邊1米左右時,為防止藕梢穿越田埂,每隔2—3天將近田埂的藕梢向田內拔轉。藕梢很嫩,應將泥土與藕梢一起拔轉,防止折斷藕鞭,拔轉後再將泥土壓好。轉藕梢時以在中午進行為好。淺水藕生長前期,雜草較多,對蓮藕的生長影響大,應及時除草,以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為好。

  七、適時採收。蓮藕在終止葉出現後,終止葉的葉背呈微紅色,基部立葉的邊緣開始枯黃時,藕已充分成熟。此時即可挖藕上市。

  淺水藕的栽培要點

  ***1*** 栽培季節及栽培制度:蓮藕要求溫暖溼潤的環境,主要在炎熱多雨的夏季生長,栽培制度主要有親一稻輪茬、藕與其它水生蔬菜輪茬兩種。

  ***2*** 藕田選擇:蓮藕怕風,宜選擇避風的田塊栽培。藕田以能保持水分、富含有機質的粘壤土最為適宜。

  ***3*** 種藕選擇:選擇藕大、芽旺、無病蟲害、後把節較粗,並具備本品種特徵的藕作種藕。整藕與子藕均可作種藕。

  ***4*** 栽藕:斷霜後,將種藕挖起,隨挖隨種,以防葉芽乾枯。

  ***5*** 除草、摘葉:在荷葉封行前,結合施肥進行除草,拔下雜草塞人藕頭下面泥中,作為肥料。定植1個月左右,浮葉枯萎,應摘去,使陽光透人水中提高土溫。

  ***6*** 追肥:第1次在藕蓮生出6~7片葉進人旺盛生長期時;

  第2次於結藕開始時,稱催藕肥。追肥約佔全生育期肥量的30% ,每次追施人糞尿1 000公斤左右或硫酸銨25公斤。

  ***7*** 水位調節:田藕排後10余天內至萌芽階段保持淺水,以提高泥溫,促進發芽。隨著主葉及分枝的旺盛生長,逐漸加深水層到15釐米左右,在採收前1個月應放淺水位,促進結藕。

  ***8*** 轉藕梢:“夏至”到“立秋”時節為植株旺盛生長期,蓮鞭迅速生長,當立葉離田邊1米時,隨時將梢向田內撥轉,一般中午時分進行,以免折斷。

  ***9*** 病蟲防治:主要病害有腐敗病,用70%的託布津800~

  1 0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害蟲有斜紋夜蛾、蚜蟲,用50%的可溼性滅蚜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殺。

  ***10*** 採收:在採收前10天將藕田水排幹,然後採挖。釆挖時,將藕身下面的泥掏空,然後慢慢地將整藕拖出。

  淺水藕肥水管理方法

  淺水藕為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其田間管理比水稻簡單一些,但由於在我縣部分鄉鎮種植時間短、面積小、肥水管理技術尚未被廣大農戶掌握。為了保證各新區試種成功,現就其生育期的調控原則和水層管理、分次追肥等問題作簡要介紹: 淺水藕各生育期的調控原則:

  1、萌芽出土階段***種藕萌芽開始至出現立葉止***促“兩早”-早出立葉、早分枝。本階段要求種藕肥大、新鮮、完整無缺,莖肥充足,水位較淺,水溫較高,以促進植株早抽蓮鞭、早生立葉,為旺盛生長打好基礎。

  2、旺盛生長階段***自抽生立葉開始到出現後把葉止***保“兩大”-立葉高大、葉面積迅速增大。這個時期是營養生長主要階段,其標誌是主鞭、側鞭顯著伸長,葉片越來越多,越長越大,整個水面基本被葉片覆蓋。此階段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既要保持旺盛的生長勢,又要形成發達的根系,為長藕階段打基礎。

  3、長藕階段***自抽生後把葉開始到植株完全停止生長***求“兩緩”-枝葉生長轉慢、上層立葉緩慢落黃。本階段是蓮藕產量形成的主要時期,植株體內吸收和製造的養分除少部份輸向蓮子外,其餘的都向下輸送,蓮鞭先端幾節鑽入較深土中,迅速膨大,形成新藕。 水層管理:俗話說:“漲水荷葉落水藕”,藕田的水層深淺關鍵在調控。要做到淺水定植,以水護藕;深水旺長,以水護荷;溼潤結藕,形成活泥。生長前期:栽後15天內一般保持水深在6cm左右,這樣可以提高土溫,促進萌芽出土;以後逐漸加深到10-15cm。生長中期,即植株長1-2片立葉後,逐漸加深到20cm左右,最深不宜超過50cm,以促進立葉逐張高大,並抵制細小分枝的發生,提高大分枝的結藕率。生長後期,當地下莖開始膨大時,應在2-3天內將水排至10-15cm,以加大溫差,促進碳水化合物運轉,加速藕身肥大。結藕後水位不宜過深,以防再生立葉,延遲結藕。總之,整個生長期不能缺水,若田間比較乾旱,則會造成地下莖節間逐漸縮短,嚴重時可導致蓮藕乾死。夏季暴雨後,若水深超過荷葉,須立即排水,否則2-3天內,荷葉及蓮藕會腐爛。 分次追肥:藕是喜肥作物,需肥較多。由於今年新擴藕田施用基肥、尤其是有機肥,普遍不足,應提倡分期追肥。第一次追肥在栽植後25天左右***小滿前後***,當田間出現1-2片立葉時,畝施腐熟的人畜糞1000-150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栽後40-45天***芒種前後***,當田間出現3片左右立葉,地下出現側鞭時,再畝施人畜糞1500-200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複合肥20公斤;第三次追肥在第二次追肥後半個月***夏至前***重施結藕肥,一般畝施尿素20公斤加過磷酸鈣20-25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以促進新藕肥大。每次追肥前一天要儘量放幹或放淺水位,保持土壤溼潤狀態,有利肥料被土壤吸收。施肥應在晴天、無風、露水乾後進行,不可在烈日的中午追肥。施肥第二天應還水到原位。


猜你感興趣:

1.如何種植淺水藕

2.蓮藕高產栽培技術方法

3.如何種植淺水蓮藕

4.最新蓮藕種植方法

5.淺水藕不同時期的管理技術介紹

6.如何種植淺水白蓮藕

7.食用蓮藕的種植技術

8.蓮藕種植技術

9.廣西怎樣種植淺水蓮藕

10.廣西蓮藕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