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蘆薈的技巧

  蘆薈是一種好種易活的植物,在家中盆栽種植十分適合,那怎麼種植蘆薈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蘆薈的繁殖方法

  1、分生繁殖:分生繁殖就是將在蘆薈的根際和近盆土表面的地上莖葉腋間長出的短枝***植物學上稱為吸芽***,分離下來種植,可以是進行移栽或是直接在原位剝離後待其生根再移動。分生繁殖在蘆薈整個生長期都可以進行,但以春、秋兩季溫度條件最為適宜,此時進行分生繁殖,蘆薈小苗返青比較快,成活率高。

  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在蘆薈生長期採取生長充實的主莖或側枝作為插穗進行扦插,扦插時要保證蘆薈的傷口處已乾燥,這樣可以避免感染。待生根後,再澆水。在此之前可以像盆土噴霧水,保持盆土溼潤即可。另外,用生根劑處理晾放後的扦插蘆薈苗,可提高幼苗成活率並提早生根。

  蘆薈的種植方法

  1、盆土配置:蘆薈在盆栽條件下被限制在狹小的盆裡,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氣等功能,酸鹼度適宜中性,常用來配製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園泥、腐殖質***發酵、堆漚過的落葉、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配製的方法是田***園***泥、腐殖質、河沙***或媒灰***分別是4:4:2,配製時根據本地的材料來源,在不影響盆土對肥、水、氣的條件下,可以適當變動。

  2、花盆選擇:盆栽前根據所栽的品種選擇適合的花盆。翠葉蘆薈植株較大,種植一年半以上,葉片長50~80釐米,單葉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徑25~30釐米。中國蘆薈和木立蘆薈植株較小,花盆的口徑在20釐米左右,也可種植時先用小的花盆,待蘆薈植株長到與花盆不對稱時再轉栽到大的花盆。

  3、種植方法:盆栽時,先把盆土裝上三分之二,把種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張開,然後裝上餘下的盆土,把種苗輕輕提動一下,稍為壓實盆土,以種苗不倒為準,然後澆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蔭的地方,待蘆薈開始生長後,再移到陽光處。但夏天要防烈日,蘆薈在幼苗時對陽光較敏感,要適當遮蔭。種植後,有的蘆薈葉片會變色,這是蘆薈的緩苗期,當它開始正常生長後,葉色就會變好。

  蘆薈的日常護理

  1、澆水:蘆薈盆土要保持溼潤,水太多對蘆薈的根系不利,因為蘆薈有耐旱怕澇的特點,需要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衝,以免盆土容易板結,影響盆土的透氣性,當盆土出現板結時,要適時鬆土,深度1.5釐米左右。

  2、施肥:蘆薈在生長過程中,單靠盆土的養分是不夠的,適當施肥才能滿足生長需要,肥料以有機肥較好,如花生麩***餅***,肥效好,而且清潔衛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發酵,再用水稀釋澆施,如施化肥,以0.1%的濃度澆施,施肥的次數要根據蘆薈的生長情況而定,如經常需要葉片利用的,次數要多一些,一個月左右施一次。

  3、採摘:蘆薈葉片的採摘標準,以生長一年或12片葉以上採摘為宜,翠葉蘆薈要生長一年半以上採摘較好,採摘的葉片要飽滿、光滑、肉汁清澈透明,這樣蘆薈的各種成份含量高,利用效果好。採摘時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葉片基部兩邊各切一道口,然後輕輕一掰,採摘的數量要使植株保持12片葉為基礎。

  4、換盆:盆栽蘆薈養殖一般1~2年就要換盆一次,每年春天4~5月和秋季9~10月進行換盆為好。在換盆時要保持完好的土團,儘量不傷根系。換盆以後,還需放在半陰處養護一段時間,在完全緩苗後再移到有陽光處養護。

  5、日照: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除了初植的蘆薈不宜晒太陽***養殖半個月左右的***,只能在早上見見陽光外,其它時間可多晒太陽,晒得多才越生長得好。

  6、肥料:要想養殖長得好,肥料是不可缺少的,蘆薈可用氮磷鉀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肥料,而為了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可儘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如餅肥、雞糞、堆肥等。

  7、越冬:如果將盆栽蘆薈放在室內,一般都能安全越冬。要牢記5℃是蘆薈越冬的最低安全線,當溫度在在5℃以上時,要採取一些相應的保暖措施。冬季要儘量少澆水甚至不澆水,可適當進行葉面噴水,並儘量讓盆栽蘆薈多見陽光。

  種植蘆薈的要點

  澆水:蘆薈比較耐乾旱,是一種適宜盆栽的觀葉植物,在一般情況下,十天半月不澆水,問題也不大,雖然影響蘆薈正常的生長量,但不會引起乾旱死亡。相比之下,由於澆水過多,使盆土長期積水,蘆薈根系因氧氣不足而發育不良,最後發黑壞死和造成爛心死亡。

  施肥:

  堆肥:利用各種植物的殘枝落葉和有機廢棄物,經微生物發酵堆漚而成的一種安全有機肥,養分豐富,肥效持久。

  餅肥:即各種植物性的含油質果實經榨油後所剩下的油粕。餅肥含氮量較高,容易為植物所吸收。

  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效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的生長不良。

  蘆薈怕寒冷。如果低於0℃,就會凍傷。在5℃左右停止生長,它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溼度為45%~85%。利用大棚保溫栽培將解決北方地區大面積栽種蘆薈的越冬問題。 蘆薈和所有植物一樣,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溼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蘆薈在15℃~35℃左右生長最快,我國3~10月份,大部分地區都符合這個溫度。這期間要加強管理,多次鬆土除 草,可促進土壤的通氣性,加速轉化土壤養分,促進根系發達,提高抗病能力,達到快速健康成長。